漆倩荣
- 作品数:17 被引量:42H指数:4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女性体质量指数对排卵障碍不孕患者夫精人工授精妊娠结局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讨女性体质量指数(BMI)对排卵障碍不孕患者行夫精人工授精(AIH)助孕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5月在我中心因排卵障碍因素行AIH助孕的不孕患者共1240个周期的临床资料,根据女性不同BMI值分为4组:BMI<19 kg/m^(2)为低体重组(n=154)、19 kg/m^(2)≤BMI<24 kg/m^(2)为正常体重组(n=799)、24 kg/m^(2)≤BMI<27 kg/m^(2)为超重组(n=197)、BMI≥27 kg/m^(2)为肥胖组(n=90),比较各组患者的一般情况、促排卵及AIH治疗、妊娠结局及新生儿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的影响因素。结果各组间女方年龄、不孕年限、既往妊娠和促排卵次数、及基础FSH水平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超重组和肥胖组基础雌二醇(E 2)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体重组(P<0.05),与正常体重组比较,低体重组、超重组和肥胖组患者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正常体重组比较,超重组和肥胖组促排卵方案中使用尿促性腺激素(HMG)所占比例显著升高(P<0.05),各组间优势卵泡数、授精日内膜厚度、精液参数、授精时机和次数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低体重组临床妊娠率显著低于正常体重组(P<0.05),各组间多胎妊娠率、流产率、异位妊娠率、活产率、新生儿出生体重和性别比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低体重组早产率显著高于正常体重组(P<0.05),超重组和肥胖组剖宫产比例显著高于正常体重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排除年龄和卵巢储备功能等混杂因素后,女性BMI对AIH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对于排卵障碍性超重和肥胖患者,BMI的升高并未降低其AIH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而低体重可能潜在降低患者AIH的临床妊娠率。
- 李岚新武世勋谢青贞漆倩荣
- 关键词:体质量指数夫精人工授精
- 拮抗剂方案用于前次IVF/ICSI-ET失败卵巢储备功能减退患者的自身对照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讨拮抗剂方案用于前一周期激动剂方案促排卵助孕失败的卵巢储备功能减退(DOR)不孕症患者的临床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3年6月在我院生殖医学中心接受IVF/ICSI-ET治疗的69例DOR患者的临床资料,第一周期使用激动剂方案(包括黄体期长方案或卵泡期长方案)促排卵助孕失败,第二周期改用拮抗剂方案促排卵。采用自身对照的研究方法比较前后两个周期的助孕结局。结果前后两个周期间的Gn天数、Gn总量、扳机日E 2及P水平、扳机日子宫内膜厚度、扳机日直径≥14 mm卵泡数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第二周期的扳机日LH水平显著高于第一周期[(2.42±1.83)U/L vs.(1.77±1.40)U/L,P<0.05];第二周期的获卵数[(6.80±3.56)枚vs.(5.45±3.83)枚]、MⅡ卵数[(5.59±3.15)枚vs.(3.91±3.48)枚]、受精率(76.03%vs.61.87%)、2PN率(67.97%vs.53.07%)、D3优质胚胎数[(2.61±2.40)枚vs.(1.25±1.57)枚]及囊胚形成率(44.44%vs.33.56%)均显著高于第一周期(P<0.05);前后两周期的2PN卵裂率、优质囊胚形成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前后两周期的周期取消率和鲜胚移植异位妊娠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第二周期鲜胚移植的HCG阳性率(45.65%vs.18.18%)和临床妊娠率(36.96%vs.12.73%)显著高于第一周期(P<0.05),流产率显著低于第一周期(11.76%vs.85.71%,P<0.05)。结论对于第一周期使用激动剂方案促排卵助孕失败的DOR患者,第二周期采用拮抗剂方案促排卵可以提高获卵数和优质胚胎数,有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结局。
- 吴静漆倩荣谢青贞
- 关键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拮抗剂方案
- 宫腔微生物与女性生殖健康疾病的关系被引量:5
- 2022年
- 近年,应用二代测序和微生物组学技术证实,宫腔内存在独特的微生物菌群定植,宫腔微生物的变化不仅与生理因素有关,更与女性生殖健康疾病密切相关。然而,对宫腔核心微生物组成以及宿主-微生物间的关系仍未阐明。宫腔内微生物菌群紊乱与慢性子宫内膜炎症、胚胎反复植入失败、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宫腔粘连等生殖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但对于宫腔微生态失调的评估方案及纠正菌群紊乱的最佳治疗方案仍未达成共识。研究发现,经阴道给予益生菌/益生元可在一定程度上辅助治疗宫腔内微生物紊乱,改善妊娠结局。综述宫腔微生物及其与女性生殖健康状态的关系。
- 张明玮漆倩荣谢青贞
- 关键词:宫腔微生物群胚胎植入
- 拮抗剂方案下波塞冬4组患者不同时机添加人重组黄体生成素的临床效果
- 2024年
- 目的 探讨拮抗剂方案中不同时机添加重组人黄体生成素(rLH)在波塞冬4组患者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VF/ICSI)周期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我中心行拮抗剂方案促排卵并符合波塞冬4组诊断标准的卵巢低反应(POR)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是否添加rLH和添加时机分为4组:对照组(促排卵过程中未添加rLH,n=481)、早卵泡期添加组[在促性腺激素(Gn)启动日添加rLH,n=116]、拮抗剂日添加组(拮抗剂添加日添加rLH,n=100)和晚卵泡期添加组(Gn使用8 d后添加rLH,n=82),比较各组患者的一般情况、促排卵情况、胚胎发育情况和鲜胚移植临床妊娠结局。结果 (1)一般情况:各组间患者年龄、不孕年限、既往IVF/ICSI治疗周期数和不孕类型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2)促排卵情况:与对照组比较,早卵泡期添加组Gn刺激天数、Gn总量均显著减少(P<0.05),而晚卵泡期添加组的Gn刺激天数和Gn总量均显著增加(P<0.01),拮抗剂日添加组Gn刺激天数显著减少(P<0.05);拮抗剂日添加组E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早卵泡期添加组HCG日≥18 mm卵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早卵泡期添加组和拮抗剂日添加组HCG日内膜厚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胚胎发育情况:在IVF和ICSI周期中,早卵泡期添加组获卵数、2PN数、2PN卵裂数、D3优胚数和可利用胚胎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IVF周期中,拮抗剂日添加组获卵数、2PN数和2PN卵裂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妊娠结局:早卵泡期、拮抗剂日和晚卵泡期添加组鲜胚移植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早卵泡期和拮抗剂日添加组周期取消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高龄、卵巢低储备的POR患者,早卵泡期添加rLH可获得更多的卵母细胞、第3天优质胚胎和可利用胚胎,降低周期取消率,获得更多的移植机会。
- 漆倩荣吴静王雅琴熊孟能刘傲然谢青贞
- 关键词:黄体生成素卵巢低反应高龄拮抗剂方案
- 姐妹胚胎单囊胚结局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 探讨姐妹胚胎继续单囊胚培养后影响其囊胚形成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D3优质胚胎移植、 剩余姐妹胚胎单囊胚培养的7662个胚胎的相关信息,根据D3胚胎质量分为优质胚胎组及非优质胚胎组;根据形成囊胚的情况分为无囊胚形成组及囊胚形成组,其中囊胚形成组又按时间分为D5组和D6组,按囊胚形成的质量分为优质囊胚组和非优质囊胚组.结果 D3优质胚胎组的囊胚形成率、 优质囊胚形成率、D5/D6囊胚形成率、D5/D6优质囊胚形成率均显著高于非优质胚胎组;0PN、2PN胚胎的囊胚形成率、 优质囊胚形成率均显著高于1PN胚胎;囊胚形成组与无囊胚形成组间D3优质胚胎、1PN、2PN胚胎比例有显著差异;优质囊胚形成组与非优质囊胚形成组之间0PN、1PN、D3优质胚胎比例有显著差异;D5与D6囊胚形成组组间0PN、1PN、2PN、D3优质胚胎比例均存在显著差异.Logistic回归结果表明,原核数、 胚胎质量均对单囊胚培养结局有显著影响.结论 原核数、D3胚胎质量与姐妹胚胎单囊胚培养的结局密切相关.
- 尹太郎丁锦丽兖娜娜张怡罗金漆倩荣徐望明杨菁
- 关键词:胚胎质量囊胚培养
- 短时体外受精周期中受精失败的影响因素分析
- 2022年
- 目的探讨短时体外受精中受精失败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共8107个短时IVF周期的数据,根据受精结果分为短时IVF组(n=7214)和早期补救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R-ICSI)组(n=893),比较两组患者的周期特点和妊娠结局。结果短时IVF组和R-ICSI组患者的年龄、体质量指数(BMI)、促排卵方案、Gn用量和Gn使用时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R-ICSI组的不孕年限显著长于短时IVF组[(5.05±3.80)vs.(3.99±2.56),P<0.05],原发性不孕和不明原因性不孕比例显著高于短时IVF组(分别为56.55%vs.42.15%,P<0.05;23.40%vs.12.92%,P<0.05),HCG日黄体生成素(LH)和孕酮(P)水平显著高于短时IVF组[分别为(2.23±4.39)U/L vs.(1.92±3.14)U/L,P<0.05;(3.53±1.62)nmol/L vs.(2.77±1.37)nmol/L,P<0.05];短时IVF组和R-ICSI组的胚胎实验室结局,以及鲜胚移植后的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和活产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不孕年限延长、不明原因性不孕、HCG日LH和P水平升高可导致短时IVF失败风险增加;R-ICSI可挽救短时IVF失败,且并不显著影响鲜胚移植结局。
- 惠燕惠燕罗金罗金王雅琴张怡谢青贞
- 关键词:受精失败孕酮
- 妇产科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规范化培训期间科研能力的培养被引量:3
- 2021年
- 妇产科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具有专业性强、临床实践技能要求高的特点,其在“双轨合一”培养模式下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在临床实践,存在科研时间少、科研意识淡薄等问题。本文基于科研能力对研究生的重要性,结合妇产科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训现状,分析妇产科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规范化培训的现存问题,并探讨提高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方法,如改革教学方法,合理调整住培时间等。
- 张琦漆倩荣谢青贞
- 关键词: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妇产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 黄素化颗粒细胞分离提纯方法的比较研究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 比较不同人卵巢颗粒细胞分离提纯方法的效果。方法 收集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患者取卵后的卵泡液,分别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红细胞裂解法、密度梯度离心法+红细胞裂解法分离、提取黄素化颗粒细胞,比较3种方法获取的细胞数量、存活率、纯度以及生长、贴壁情况。结果 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的颗粒细胞数量最低,但体外培养生长状态良好且细胞贴壁状态最佳;红细胞裂解法获取的颗粒细胞数量均多于其他两种方法(P<0.05),但细胞存活率低,体外培养生长状态欠佳、细胞贴壁差;卵泡刺激素受体(FSHR)细胞免疫组化及荧光鉴定显示3种方法获取的颗粒细胞纯度均>90%。结论 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的细胞数目少,但生长状态及贴壁情况最佳,是分离提纯颗粒细胞较为理想的选择方法。
- 周小丹罗金漆倩荣谢青贞钟方圆梅忆媛张祎明
- 关键词:颗粒细胞细胞分离原代培养
- 内膜准备方案及BMI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冻融胚胎移植结局的影响被引量:6
- 2021年
-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准备方案及体质量指数(BMI)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冻融胚胎移植(FET)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9月在我院生殖中心行FET助孕PCOS患者的临床资料(共550个周期)。根据不同内膜准备方案分为3组:人工周期组(A组,366个周期),降调节+人工周期组(B组,116个周期),促排卵周期组(C组,68个周期),比较各组患者的年龄、不孕年限、BMI、优质胚胎率、复苏胚胎数、移植胚胎数、胚胎复苏率、转化日子宫内膜厚度、临床妊娠率、胚胎着床率、早期流产率和继续妊娠率等指标;又根据不同BMI分组,比较不同BMI组间妊娠结局的差异。结果不同内膜准备方案各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转化日子宫内膜厚度B组显著高于A组和C组(P<0.05),临床妊娠率(65.51%vs.53.01%)、继续妊娠率(57.76%vs.44.81%)和胚胎着床率(48.84%vs.39.09%)B组均显著高于A组,早期流产率B组显著低于A组(7.89%vs.12.37%)(P均<0.05),其余指标各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BMI亚组间,超重组的临床妊娠率(50.00%vs.59.66%)、继续妊娠率(41.49%vs.53.22%)和胚胎着床率(36.36%vs.44.38%)均显著低于正常组,早期流产率肥胖组(17.50%)和超重组(14.89%)均显著高于正常组(7.38%)(P<0.05)。结论采用GnRH-a降调节后联合人工周期方案可以有效提高继续妊娠率、降低早期流产率,而BMI的升高则会降低胚胎着床率和继续妊娠率,同时使不良妊娠的风险增加。因此,对于PCOS患者,控制BMI到正常范围以及采用降调节+人工周期方案进行内膜准备可能更有利于改善FET周期的妊娠结局。
- 付贝贝漆倩荣谢青贞
-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冻融胚胎移植
- 基于仿真实验室的混合式教学在生殖医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
- 2023年
- 生殖医学是研究生教育的重点学科之一,其教学内容重、知识点广、实践操作学习难度大,如何采用更有效的教学模式来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成效是医学教改的重点和难点。本文以目前基于仿真实验室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在生殖医学教学中的探索与建设成果,在课程设计、教学方式和内容、仿真实验室平台搭建、成果评价等方面进行了重点阐述,以期为生殖医学教学提供合适的建议和理论依据。
- 漆倩荣周晗璟吴德斌王雅琴张怡谢青贞
- 关键词:生殖医学混合式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