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毛自朝

作品数:130 被引量:609H指数:13
供职机构:云南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0篇期刊文章
  • 19篇专利
  • 7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9篇农业科学
  • 24篇生物学
  • 9篇文化科学
  • 4篇化学工程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 4篇医药卫生
  • 3篇经济管理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理学

主题

  • 19篇基因
  • 18篇芦笋
  • 12篇蛋白
  • 11篇烟草
  • 11篇斑病
  • 10篇玉米
  • 10篇植物
  • 9篇烤烟
  • 9篇克隆
  • 7篇菌株
  • 6篇芽孢
  • 6篇肿病
  • 6篇根肿病
  • 5篇烟区
  • 5篇叶片
  • 5篇转录
  • 5篇课程
  • 4篇玉米灰斑病
  • 4篇生防菌
  • 4篇生物合成

机构

  • 124篇云南农业大学
  • 10篇云南省烟草农...
  • 5篇玉溪市农业局
  • 4篇北京大学
  • 4篇中国热带农业...
  • 3篇北京农林科学...
  • 2篇四川省农业科...
  • 2篇红云红河烟草...
  • 2篇云南生物谷药...
  • 1篇福建省农业科...
  • 1篇云南师范大学
  • 1篇中南民族大学
  • 1篇纽约州立大学
  • 1篇云南农业职业...
  • 1篇云南省农业科...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国家工程研究...
  • 1篇北京市农林科...
  • 1篇柏林洪堡大学
  • 1篇云南省林业和...

作者

  • 127篇毛自朝
  • 51篇林春
  • 44篇刘正杰
  • 43篇何月秋
  • 38篇吴毅歆
  • 17篇杨焕文
  • 15篇赵昶灵
  • 12篇董玉梅
  • 11篇张园
  • 9篇李兴玉
  • 8篇张柳
  • 6篇李军营
  • 6篇陈严平
  • 6篇徐绍忠
  • 6篇文国松
  • 6篇卢灿华
  • 6篇吴兴兴
  • 6篇王志远
  • 5篇周惠萍
  • 5篇沈晓静

传媒

  • 13篇云南农业大学...
  • 7篇分子植物育种
  • 6篇西南农业学报
  • 6篇中国农学通报
  • 5篇西北农业学报
  • 5篇中国植物病理...
  • 4篇云南农业大学...
  • 4篇植物生理学报
  • 3篇生物技术通报
  • 3篇中国烟草科学
  • 3篇华中农业大学...
  • 2篇北方园艺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云南大学学报...
  • 2篇江西农业学报
  • 2篇高教论坛
  • 2篇中国生物防治...
  • 1篇生物技术通讯
  • 1篇植物保护学报
  • 1篇江西农业大学...

年份

  • 5篇2024
  • 7篇2023
  • 9篇2022
  • 4篇2021
  • 6篇2020
  • 10篇2019
  • 8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6篇2015
  • 6篇2014
  • 17篇2013
  • 14篇2012
  • 14篇2011
  • 5篇2010
  • 7篇2009
  • 1篇2003
  • 2篇2002
  • 1篇1998
1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富花青素紫色番茄组织培养再生体系的建立被引量:4
2018年
以樱桃型紫色番茄"砚紫1号"种子为试材,通过无菌处理获得无菌苗,用无菌苗的幼嫩子叶为外植体,研究了诱导愈伤组织分化及生根情况,以期建立高效的离体培养再生体系。结果表明:紫色番茄无菌苗子叶在MS+IAA 0.1mg·L^(-1)+6-BA 0.5mg·L^(-1)培养基条件下的愈伤组织诱导状态最佳;将愈伤组织进行暗培养处理,可诱导愈伤产生不定芽,其中最佳的培养基条件是MS+NAA 0.01mg·L^(-1)+6-BA 2.0mg·L^(-1);诱导再生的不定芽经过2周光培养接种至MS+NAA 0.05mg·L^(-1)培养基中,诱导生根良好,可获得完整的再生植株。
张园张婉荣林春林春毛自朝
关键词:愈伤组织不定芽
蔗糖:蔗糖1-果糖基转移酶基因Ao1-SST的克隆及表达分析被引量:2
2019年
芦笋根茎间物质转化主要碳水化合物形式是果聚糖,为研究芦笋果聚糖合成相关基因及其表达模式,本研究以四倍体芦笋品种“紫色激情”为供试材料,采用同源克隆结合RT-PCR的方法克隆了蔗糖:蔗糖1-果糖基转移酶基因Ao1-SST,核心编码区长度为1 887 bp,编码一个含有628个氨基酸的蛋白质。蛋白序列分析显示,Ao1-SST蛋白含有糖基水解酶32功能域。预测分析发现,该蛋白为亲水性蛋白,其二级结构以无规则卷曲为主;该蛋白序列在物种间具有高度的保守性,系统发生进化树分析表明Ao1-SST氨基酸序列与龙舌兰亲缘关系最近。qRT-PCR分析表明,Ao1-SST基因在贮藏根中表达量最高,其次是母茎和吸收根。本研究为后续解析紫色芦笋中Ao1-SST基因在根、茎中以果聚糖为主要贮藏物质的分子机制功能提供了研究依据。
张园林春林春杜加欢毛自朝刘正杰
关键词:OFFICINALIS克隆
烟草NtPP2C37-like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2019年
2C型丝氨酸/苏氨酸蛋白磷酸酶(PP2C-type protein phosphatases, PP2C)是ABA信号转导途径中的关键组分,在植物生长发育、细胞周期调节及应对逆境胁迫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利用本实验室构建的‘云烟87’转录组数据库,从‘云烟87’烟草中克隆到一个NtPP2C37-like基因,该基因开放阅读框为1 275 bp,编码425个氨基酸残基。通过对NtPP2C37-like蛋白质进行相关分析,该蛋白不存在信号肽,可能属于非分泌蛋白;不具有跨膜结构,不属于跨膜蛋白。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说明NtPP2C37-like蛋白与茄科植物有高度同源性。本研究获得了烟草NtPP2C37-like基因完整ORF,这为将来深入研究烟草NtPP2C37-like基因功能提供了科学依据。
何晓健何晓健张柳杨焕文杨焕文
关键词:ORF生物信息学
不同气候条件对“云烟87”旺长期叶片光合速率及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4
2015年
为揭示烟草植株对不同气候环境响应的分子机理,采用相同土壤栽培和管理,在云南3个不同气候试验点盆栽烤烟品种"云烟87",测定烟株旺长期农艺性状、SPAD值和净光合速率,以iTRAQ标记技术开展叶片差异表达蛋白分析,并对部分差异表达蛋白基因的转录进行q-RT-PCR验证。结果表明:在不同实验点间农艺性状、SPAD值和净光合速率有显著差异;不同生态点间烟叶差异蛋白富集到碳、氮代谢和逆境响应等途径。与昆明烟叶相比,丽江金庄试验点烟叶中光合光反应相关的蛋白上调表达,而与糖呼吸消耗相关的酶类下调表达;丽江片角试验点烟叶糖合成途径相关的酶类上调表达而与呼吸代谢相关酶类则下调表达。丽江片角和金庄试验点烟叶中,蛋白质和氨基酸等含氮化合物合成酶类下调,而与其分解酶类上调表达。随机选取6个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用q-RT-PCR进行其转录表达水平的间接验证,表明与iTRAQ分析的差异蛋白在mRNA水平上有相似的表达趋势。本研究初步阐明丽江烟叶通过提高碳含量和降低氮含量来形成高"碳氮比"烟叶的气候因子诱发机制。
蔡永占周普雄张柳王铮徐琼华杨焕文毛自朝
关键词:气候条件旺长期蛋白质组学ITRAQ
燃料乙醇工程菌的代谢工程进展
2012年
能源问题是现今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伴随着21世纪生物发展的步伐,基于微生物合成生物学、蛋白组学和代谢组学的研究进展,利用组合基因的无标记基因删除与重组DNA等技术,构建以廉价的可再生生物原料为碳源、高效合成生物乙醇的发酵工程菌已成为研究热点。我们简要总结了以大肠杆菌、啤酒酵母和运动发酵单胞菌为宿主的乙醇代谢工程改造的相关进展。
程倩吴毅歆何月秋毛自朝
关键词:代谢工程合成生物学燃料乙醇
青枯劳尔氏菌在不同植物根际土中的动态变化被引量:4
2012年
在田间自然状态下,以青枯劳尔氏菌菌悬液直接浇灌玉米、小麦、萝卜、甘蓝、茎芥菜、白菜、蚕豆、小葱和大蒜等9种作物及曼陀罗和杜氏鼠尾草2种杂草根围,以TZC平板法定期检测根围土中青枯劳尔氏菌的菌落数。结果表明:玉米、小麦、萝卜、甘蓝、茎芥菜、白菜、蚕豆、曼陀罗和杜氏鼠尾草等9种植物对青枯劳尔氏菌有一定的富集作用,其中曼陀罗和杜氏鼠尾草的富集作用最强;小葱和大蒜对青枯劳尔氏菌具有一定的拮抗作用,其根围土中菌落下降速率快于空白对照。这些结果对青枯病生态防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李鹏李鹏吴毅歆毛自朝
关键词:根际土根系分泌物
果实和茎尖专一性表达ipt和iaaM基因及其对植物发育的调控
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是两类重要的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它们通过严格控制代谢途径与运输过程,调节着其活性浓度、空间分布及两类激素的比例关系,它们与其它信号分子一起,通过复杂的信号传导途径激活或抑制特定基因的表达,进而引发一系...
毛自朝
关键词:细胞分裂素生长素IPT转基因植物
紫芦笋的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3
2019年
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半)制备型HPLC等方法从紫芦笋中分离纯化得到了7个化合物,通过波谱学数据分析等方法鉴定为:1-methoxy-4-[5-(4-methoxyphenoxy)-3-penten-1-ynyl]benzene(1)、benzylβ-D-glucopyranoside(2)、5-(β-D-glucopyranosyloxy)-2-hydroxy benzoic acid methyl ester(3)、20-hydroxyecdysone(4)、methyl-2-O-β-glucopyranosylbenzoate(5)、syringaresinol-O-β-D-glucopyranoside(6)、integristerone A(7).其中化合物2~7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艾洪莲张娴李庆庆陈芷萱李薇林春毛自朝何隽
关键词:化学成分甾体类化合物
辣椒白粉病生防菌株Bs2的筛选鉴定及田间防效研究被引量:6
2011年
从40份农田土壤中分离筛选出了69株芽孢杆菌对Fusarium oxysporum、Botrytis cinerea、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Cylin-drocarpon具有拮抗作用,其中Bs2菌株发酵液稀释50倍(5.6×107cfu/mL)后处理,连续用3次后的第7天,对辣椒白粉病的防治效果达到60.77%,略低于化学农药粉锈灵(0.8 g/L)的防治效果。通过形态特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及16S rDNA序列分析,Bs2与菌株Bacillus pumilusSBT2-9的相同,其16S rDNA序列同源性高达99.41%,被鉴定为短小芽孢杆菌。
孙睿揆王志远飞兴文吴毅歆吴兴兴毛自朝何月秋
关键词:辣椒白粉病拮抗细菌短小芽孢杆菌生物防治
一种生物诱抗剂防治黄瓜白粉病效果及对诱导酶的影响被引量:7
2013年
为了明确生物诱抗剂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及抗性相关诱导酶的影响,通过盆栽接种实验测定防效和诱导酶活性测定,以感病品种‘新津研4号’为试材,通过实验室制作的一种生物诱抗剂(biologicalresistanceinducer,BRJ)为诱导剂,研究了诱导剂对白粉病的预防效果以及抗性诱导过程中一些抗病相关物质的变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施用诱抗剂浓度越高和次数越多,防病效果越好。喷施诱抗剂10、20、100μg/mL24h后,接种病菌72h后,防病效果分别达59.91%、85.02%和89.43%;每隔24h喷施100μg/mL,1次、2次、3次和4次,72h后,防治效果分别达80.32%、98.23%、98.30%和100.00%。诱抗剂提高了黄瓜叶片中的POD、SOD、PAL和CAT等防御相关酶活性,至第5~7天仍然保持很高的水平,其中PAL活性至第9天仍达空白对照的4.37倍。
刘琴吴毅歆薛原毛自朝黄莲英何月秋
关键词:黄瓜白粉病诱导抗性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