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红岩
- 作品数:48 被引量:121H指数:6
- 供职机构:甘肃省妇幼保健院更多>>
- 发文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兰州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甘肃省卫生行业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溶栓后行PCI治疗对AMI患者血清CRP及CTn-I与CK-MB水平的影响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 探讨溶栓后行PCI治疗对AMI患者血清CRP、CTn-I、CK-MB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3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72例AMI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直接PCI治疗,观察组采取静脉溶栓后行PCI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安全性及实验室指标。结果观察组IRA再通率、胸痛症状缓解率、ST段下移率分别为91.67%、88.89%、88.89%,均高于对照组66.67%、69.44%、63.8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CRP水平为(23.26±3.26)mg/L,高于对照组,而CTn-I、CK-MB水平分别为(2.65±0.58)μg/L、(11.95±2.89)μg/L,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血尿、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穿刺部位血肿发生率及住院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静脉溶栓后行PCI治疗AMI疗效显著,能够改善患者心肌组织再灌注,减轻心肌损伤,保护心功能,且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高。
- 毛红岩
- 关键词:溶栓CK-MB
- 甘肃省基层地区乳腺癌筛查方案现状及原因分析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比较不同筛查方案在甘肃基层乳腺癌早期筛查中的价值,并探索适合甘肃省基层地区乳腺癌早期筛查最佳方案。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法按四个年龄组抽取甘肃妇幼保健网络覆盖地区35~65岁的常住农村妇女共24 000人作为研究对象,每个年龄组抽取6 000人,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各2 000人,A组采用乳腺体格检查+电脑近红外线检查,B组采用乳腺体格检查+乳腺彩超检查,C组采用乳腺体格检查+乳腺彩超+电脑近红外线检查分别对人群中乳腺癌进行筛查,将筛查出的阳性人群进一步行乳腺钼靶检查,再经病理诊断确诊,比较三种不同初筛方法准确性。结果经乳腺组织活检,病理诊断证实后共检出乳腺癌患者37例,乳腺癌检出率为154.17/10万(37/24 000),三种筛查方法中,A组乳腺癌检出4例,检出率为0.50‰,B组乳腺癌检出15例,检出率为1.87‰,C组乳腺癌检出18例,检出率为2.25‰。结论:乳腺临床体格检查联合乳腺彩超,再选择性结合乳腺钼靶及病理活检的筛查策略在乳腺癌筛查中有较高准确率,有效提高乳腺癌早期检出率,没有明显增加医疗负担,适合在基层地区推广。
- 隆建萍张婷马秀芬杨涛毛红岩张清霞独晓燕
- 关键词:乳腺癌超声检查近红外线检查
- 左西孟旦辅助治疗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神经内分泌激素的影响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分析左西孟旦辅助治疗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神经内分泌激素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10月—2017年11月收治的90例老年CHF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左西孟旦辅助治疗。分别于治疗前1d及治疗后10d,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两组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PRA、AngⅡ及AL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上述指标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的降低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左西孟旦应用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辅助治疗中,可有效调节患者的神经内分泌激素水平,改善预后,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 毛红岩宁国贤
- 关键词:左西孟旦老年人慢性心力衰竭神经内分泌激素
- 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的疗效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介入治疗中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n=60)与对照组(n=60),对照组单纯实施介入治疗,观察组在介入治疗中应用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54/6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67%(49/6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TIMI 2~3级占91.67%(55/60),sumSTR>50%占85.00%(51/60),LVEF为(46.36±3.65)%,对照组分别为80.00%(48/60)、73.33%(44/60)、(39.99±3.12)%,观察组上述冠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的临床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冠脉血流情况,临床上值得推广。
- 毛红岩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血栓抽吸替罗非班
- 早期乳腺癌的钼靶、超声、钼靶和超声联合与MRI影像学特征对比研究
- 赵丽杨琳毛红岩钱吉芳杨磊周庆云叶建军马秀芬朱大玲
- 本课题以高度可疑早期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可疑早期乳腺癌患者术前行钼靶、超声及MRI检查,观察早期乳腺癌的钼靶、超声、钼靶和超声联合与MRI影像学特征。并将各项影像学特征与术后病理进行对照,回顾性分析钼靶、超声、钼靶和...
- 关键词:
- 关键词:早期乳腺癌钼靶超声MRI影像学特征
- 纤维乳腺导管镜下碘染色对导管内增生性病变的诊断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讨纤维乳腺导管镜下碘染色对导管内增生性病变的作用。方法纳入2015年10月至2017年6月因乳头溢液来本院就诊患者18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n=90)行FDS下碘染色,对照组(n=90)仅行常规FDS检查。对可疑病变定位后手术切除并行病理检查,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方法对导管内增生性病变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对导管上皮内瘤变(DIN)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6.43%和80%。观察组的敏感性,特异性和约登指数分别为97.82%、80%、0.764;对照组的相应值分别为86.74%、55.56%、0.355。观察组的灵敏度,特异度和诊断符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FDS下碘染色对DIN的诊断优于常规FDS,有助于乳腺癌的诊断。
- 独晓燕马秀芬毛红岩隆建萍
- 心脉隆注射液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病人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0
- 2019年
- 目的 观察心脉隆注射液治疗扩张型心肌病(DCM)心力衰竭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12月—2017年6月DCM心力衰竭病人52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两组均予常规心力衰竭标准化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心脉隆注射液5mg/kg加入0.9%氯化钠溶液100mL,静脉输注,每日2次,连用10d。观察两组病人入院24h及出院时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6min步行距离(6MWT)变化。结果 治疗10d后治疗组BNP为(623.34±18.33)ng/L,hs-CRP为(6.43±0.65)mg/L,心脏功能LVEDd(32.27±3.11)mm、LVEF(58.02±2.57)%,6MWT为(365.31±10.25)m,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DCM合并心力衰竭病人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心脉隆注射液可有效降低心肌细胞炎性反应,提高LVEF,改善心功能,提高心力衰竭病人的生活质量。
- 毛红岩
- 关键词:心力衰竭扩张型心肌病心脉隆注射液心脏功能
- 麦默通微创旋切技术在乳腺病变诊治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探讨麦默通微创旋切技术在乳腺病变诊断与治疗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B超引导下对116例乳腺肿块或有可疑病变的患者进行麦默通微创旋切术,评价其诊断和治疗效果。结果116例145处乳腺病灶经麦默通微创旋切术后获得明确病理诊断,良性病变同时获得治疗。术后发生切口下血肿5例(4.3%);皮下淤血斑21例(18.1%);无一例感染。结论B超引导下的麦默通微创旋切术是一种安全微创的诊治技术,具有传统开放手术无法比拟的优点,对于乳腺多发性良性病变的肿块可彻底切除,对乳腺可疑病变能及时明确诊断,合理治疗。
- 毛红岩
- 关键词:B超引导乳腺病变
- 抗缪勒氏管激素在围绝经期乳腺癌患者诊治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乳腺癌患者月经状态评判的新检测指标。方法:选择120例乳腺癌患者,其中激素受体(Hor⁃mone receptor HR)阳性60例,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60例,行内分泌全项检测及抗缪勒氏管激素测定,每间隔3月复查1次,连续观察12月,收集相关数据,观察患者月经状态。结果:2组检测化疗后FSH水平分别对比基线,均有统计学差异,两组间FSH值相互比较,TNBC组均高于HR+组,均有统计学差异。对TNBC组及HR+组患者雌激素(E2)对比化疗前基线均降低,且有统计学差异,2组分别行抗缪勒氏管激素(AMH)检测,组间AMH水平对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围绝经期乳腺癌患者使用蒽环类、紫衫类等药物化疗后,受药物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患者绝经率达70%;AMH水平不受TAM影响,AMH可能成为乳腺癌患者月经状态评估的一个指标。
- 张旭杨涛马秀芬毛红岩隆建萍
- 关键词:乳腺癌
- 经桡动脉与经股动脉介入治疗静脉桥血管病变100例
- 2016年
-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介入治疗与经股动脉介入治疗静脉桥血管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静脉桥血管病变患者100例,其中40例患者给予经桡动脉介入治疗,设为试验组,另外60例患者给予经股动脉介入治疗,设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X线曝光时间、操作时间以及造影剂用量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操作成功率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血管径路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住院治疗期间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静脉桥血管病变患者进行治疗时,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安全可靠,能有效降低血管径路并发症,但是对介入治疗的相关器械和临床医生的技术水平要求更高。
- 毛红岩
- 关键词:经桡动脉介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