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毕颖楠

作品数:11 被引量:33H指数:3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机械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9篇微流控
  • 9篇微流控芯片
  • 3篇生物发光
  • 3篇微生物
  • 3篇细胞
  • 3篇裂解
  • 3篇病原
  • 3篇病原微生物
  • 2篇肿瘤
  • 2篇肿瘤细胞
  • 2篇消耗量
  • 2篇裂解反应
  • 2篇免疫
  • 2篇免疫识别
  • 2篇多肽
  • 2篇捕获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质
  • 1篇蛋白质分析
  • 1篇电渗

机构

  • 11篇第三军医大学

作者

  • 11篇毕颖楠
  • 10篇张惠静
  • 7篇管潇
  • 5篇郝敦玲
  • 3篇张莉
  • 2篇邓金
  • 1篇陈华
  • 1篇张莉
  • 1篇韦劲宇

传媒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重庆医学
  • 1篇生物工程学报
  • 1篇中国测试
  • 1篇第四届全国微...

年份

  • 1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 5篇2006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微流控分析芯片在医学领域的应用被引量:14
2006年
微全分析系统(μ_TAS)又称为芯片实验室,自从Manz等于20世纪90年代首次提出这一概念以来,经过十余年的发展μ_TAS已成为生物分析的一个独立领域并被学术界所认可。微流控分析芯片作为μ_TAS发展的主要方向以其快速、高效分析,低消耗和微型化等特点发展非常迅速。在此结合微流控分析芯片在医学领域的应用状况,着重从基因检测、蛋白质分析和细胞分析等方面,对该技术在医学领域里的应用及其未来发展趋势作一综述。
毕颖楠张惠静
关键词:基因检测蛋白质分析细胞分析
RGD多肽功能化的微流控芯片识别/捕获肿瘤细胞的研究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经RGD多肽功能化后的微流控芯片系统识别/捕获肿瘤细胞的效果。方法采用化学共价连接的方法固定RGD多肽,建立由流体控制系统、免疫反应系统构成的细胞识别芯片系统,用于细胞的筛选/捕获;选用不同密度的细胞进行进样试验,考察不同细胞密度对通道内细胞数量的影响,并讨论不同的孵育时间对细胞捕获的影响。结果随着进样细胞密度的增加,进入通道内的细胞明显增多;此功能化后的芯片系统在15min内对A549的捕获率为90%,在20min内可完全将细胞捕获于管壁。结论经RGD多肽修饰的微流控芯片系统可在短时间内对A549细胞进行有效的筛选,且在细胞数量很低时,也能对其进行捕获。
毕颖楠张惠静管潇邓金
关键词:微流控芯片
RGD功能化微流控细胞培养芯片的研究
生物功能化是近年来微流控芯片技术中新兴的研究热点,在本研究中,选用了纤粘连蛋白(FN)的有效识别单元RGD肽作为功能化的目标物,借助RGD 与靶细胞膜表面所表达的intgren家族的特异性识别,将RGD固定于微通道表面以...
毕颖楠张惠静管潇邓金
关键词:微流控芯片RGD肽
文献传递
微流控免疫芯片富集/捕获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的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基于免疫微珠的微流控芯片识别捕获EHEC O157:H7的效率。方法采用化学共价连接的方法将抗EHEC O157:H7抗体固定于粒径为50txm的玻璃微珠上,再将微珠填充于PDMS/玻璃复合芯片中,建立由流体控制、免疫反应构成的细菌分选芯片;通过对进样流速、冲洗流速及冲洗时间的优化,在降低芯片对细菌的非特异性吸附的同时,增加芯片的特异性捕获效率。结果在10μl/min和5min的最佳冲洗流速和冲洗时间下,该芯片在10min内可完成对EHEC O157:H7的捕获,捕获效率达到40.00%-63.96%,且实验组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本研究构建的EHEC O157:H7识别芯片具有较高的捕获效率。
管潇张惠静毕颖楠张莉郝敦玲韦劲宇
关键词:微流控芯片
一种病原微生物分析检测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病原微生物分析检测方法,其包含步骤:1)将经抗体修饰的免疫微珠装填于免疫识别/富集腔中;2)将待测样品溶液引入免疫识别/富集腔,被免疫微珠识别、捕获和富集;3)将裂解剂、生物发光试剂分别传输至免疫识别/富集...
张惠静管潇毕颖楠张莉郝敦玲
生物功能化微流控细胞芯片的初步研究
微流控芯片作为新出现的微分析技术平台,以其结构缩微化、功能集成化、样品和试剂耗量低、高通量输出、分析时间短等优点,近年来发展非常迅速,现已成为国内外生物化学、分析化学等领域的研究热点。随着微流控芯片系统的在加工制作方面的...
毕颖楠
关键词:微流控芯片生物化学小分子多肽
文献传递
用于检测病原微生物的微流控芯片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检测病原微生物的微流控芯片,所述芯片包括盖片和基片,盖片上设置有流体传输通道、识别/富集腔、生物发光检测单元和储液池,识别/富集腔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第二流体传输通道连通,第一、二储液池分别与第一、二...
张惠静管潇毕颖楠张莉郝敦玲
文献传递
超临界二氧化碳技术在医药领域的应用被引量:11
2006年
陈华张惠静毕颖楠
关键词:中药天然食品超临界CO2萃取技术
生理缓冲液应用于微流控芯片分析系统中的电学特性的研究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本研究通过绘制TE缓冲液的伏安曲线和电流一时间曲线.对芯片内TE缓冲液的伏安特性和稳定性进行了讨论。方法对高场强下TE缓冲液体系的电流变化进行监测。结果在本实验加电压范围之内(0~5000V),不同PH值的TE缓冲液在同一芯片上均显示出良好的伏安线性;在连续高场强的作用下,随着加压时间的延长.两种不同PH值的缓冲液的电流均显示出了相同的变化趋势:即在经过了一定的稳定期后.电流急速下降后又急速上升.且极不稳定。结论在以电渗流为驱动的芯片系统中,选用TE缓冲体系有着巨大的优势。另外,长时间的连续施加高电压可能会使通道内的液体性质发生改变,继而影响其内发生的生物化学反应。
毕颖楠张惠静管潇
关键词:微流控芯片电渗流伏安特性
一种病原微生物分析检测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病原微生物分析检测方法,其包含步骤:1)将经抗体修饰的免疫微珠装填于免疫识别/富集腔中;2)将待测样品溶液引入免疫识别/富集腔,被免疫微珠识别、捕获和富集;3)将裂解剂、生物发光试剂分别传输至免疫识别/富集...
张惠静管潇毕颖楠张莉郝敦玲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