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段炜

作品数:13 被引量:67H指数:5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动脉
  • 5篇动脉狭窄
  • 5篇颈动脉
  • 5篇颈动脉狭窄
  • 4篇认知功能障碍
  • 4篇缺血
  • 3篇再灌注
  • 3篇灶性
  • 3篇中动脉
  • 3篇缺血再灌注
  • 3篇卒中
  • 3篇西酞普兰
  • 3篇脑缺血
  • 3篇脑缺血再灌注
  • 3篇灌注
  • 3篇大脑
  • 3篇大脑中动脉
  • 2篇多奈哌齐
  • 2篇血管
  • 2篇盐酸

机构

  • 13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重庆三峡中心...

作者

  • 13篇陈康宁
  • 13篇段炜
  • 10篇柳春雨
  • 7篇刘国军
  • 5篇黄河清
  • 4篇陈长宇
  • 3篇郑霁
  • 3篇周振华
  • 2篇李长清
  • 2篇陈胜利
  • 2篇冉鸿
  • 1篇杨涌涛
  • 1篇黄圆媛

传媒

  • 5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重庆医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中国卒中杂志
  • 1篇第九次全国神...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7
  • 10篇2006
  • 1篇2005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改善颈动脉狭窄所致认知功能障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5
2006年
目的研究解除颈动脉不完全狭窄后是否对不同程度颈动脉狭窄后所致认知功能障碍有治疗作用。方法用SD大鼠制作不同程度颈动脉狭窄模型,2周后将颈动脉狭窄解除,分别在解除2周、4周后各组进行水迷宫行为学检测、P300检测,同时取颈动脉狭窄处比较狭窄解除前后颈动脉横截面积狭窄率的变化。结果解除狭窄2、4周后对照组大鼠P300潜伏期、水迷宫实验逃避潜伏期均比假手术组大鼠明显延长,狭窄解除组大鼠的颈动脉面积狭窄率同对照组比较明显减少,并且P300潜伏期、水迷宫实验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结论颈动脉狭窄可以导致认知功能障碍,同时认知功能障碍的程度与颈动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并且解除颈动脉狭窄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有显著的治疗作用,并且随着解除时间延长认知功能障碍改善更加明显。
段炜陈康宁柳春雨周振华陈长宇刘国军
关键词:轻度认知功能障碍颈动脉狭窄血管性痴呆
高压氧对大鼠脑梗死后运动诱发电位的影响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观察高压氧治疗对大鼠脑梗死后诱发电位潜伏期及波幅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4-04/12在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高压氧舱中心和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完成。选用健康雄性SD大鼠用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待大鼠清醒后进行评分,1~3分为模型成功,剔除死亡及不符合标准的动物。将入选的48只大鼠随机分为2组,高压氧组和对照组各24只,再分别分成大脑中动脉闭塞后第1,2,4和8周4个亚组,每组6只。高压氧组造模成功后2h开始接受高压氧治疗,治疗压力30.4kP,吸氧时间为120min/次,1次/d。对照组造模成功后不作治疗。两组大鼠均在大脑中动脉闭塞手术后第1,2,4,8周检测运动诱发电位,将刺激电极放置于大鼠右侧的运动皮质脑膜表面,作为阳极电极,阴极电极夹在大鼠舌尖,同时将两银针电极作为记录电极,插入大鼠腓肠肌肌腹,左右分别刺激和检测。结果:纳入48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失。①两组大鼠运动诱发电位潜伏期的比较:对照组大鼠损伤侧各时点运动诱发电位潜伏期均比健侧明显延长(t=36.186~127.594,P<0.05)。高压氧组大鼠损伤侧在第1,2,4,8周末时运动诱发电位潜伏期均比对照组损伤侧明显缩短(t=-36.104~-13.770,P<0.05)。②两组大鼠运动诱发电位波幅的比较:对照组大鼠损伤侧各时点运动诱发电位波幅均比健侧明显降低(t=-131.909~36.859,P<0.05)。高压氧组损伤侧第1,2,4,8周末时运动诱发电位波幅均比对照组损伤侧显著升高(t=11.149~31.756,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可以改善急性脑梗死大鼠瘫痪侧肢体运动诱发电位的异常程度。
陈胜利李长清陈康宁黄河清段炜
关键词:脑梗塞高压氧
缺血性脑卒中脑干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变化与卒中后睡眠障碍的研究被引量:18
2008年
搞要:目的利用大鼠中动脉栓塞模型,观察对比正常大鼠与中动脉栓塞24h后,大鼠脑干各区的去甲肾上腺素(NA)和多巴胺(DA)与五羟色胺(5-HT)含量的变化。方法18只健康成年雄性Spraque 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6只和模型组12只。其中模型组中6只用来取材测递质,6只做四氮唑染色(TTC染色)。模型成功后24h后,6只正常大鼠和6只模型大鼠断头取脑分离脑干,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递质。6只大鼠做TTC染色。结果显示大鼠在栓塞24h后,中脑的DA、NA、5-HT与正常组无明显区别。脑桥与延髓中DA、NA与正常组无明显区别,而5-HT明显高于正常组。与正常组对比P<0.05。结论单胺类递质在脑卒中后的变化过程,可能是一种动态平衡的破坏。是一种早期增高然后恢复到正常水平,进而降低的变化过程,而且不是单一递质的变化,而是多递质协同作用的结果。多递质的动态失衡(特别是递质减少阶段)促进了卒中后睡眠障碍的发生。
刘国军黄河清陈康宁杨涌涛柳春雨段炜
关键词:单胺类递质卒中睡眠障碍
改善颈动脉狭窄所致认知功能障碍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解除颈动脉不完全狭窄后是否对不同程度颈动脉狭窄后所致认知功能障碍有治疗作用;方法:用SD 大鼠制作不同程度颈动脉狭窄模型,2周后将颈动脉狭窄解除,分别在解除2周、4周后各组进行水迷宫行为学检测、P300 检测,...
段炜陈康宁柳春雨周振华陈长宇刘国军
文献传递
盐酸多奈哌齐、西酞普兰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
2006年
目的观察盐酸多奈哌齐、西酞普兰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6只SD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缺血90 min再灌注0.9%氯化钠溶液治疗组(B组)、盐酸奈哌齐治疗组(C组)和西酞普兰治疗组(D组)。采用Zea Longa's线栓法制备SD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评定术后B、C、D组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观察A组、B组术后14 d红四氮唑(TTC)染色以及各组水迷宫实验及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测试。结果术后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均>2分。B组大鼠术后第14 d TTC染色的结果显示了模型的可靠性。定位航行试验:实验的第2~5 d,B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显著长于A组(P<0.01);C组、D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显著短于B组(P<0.01);实验的第3~5 d,C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显著短于D组(P<0.05)。空间探索试验:C组、D组大鼠平台象限游泳时间和总游泳时间的比值(tP/tT)、平台象限距离和总距离的比值(dP/dT)均显著大于B组(P<0.05);B组大鼠的dP/dT、tP/tT值均显著小于A组(P<0.01);C组dP/dT、tP/tT值均显著大于D组(P<0.05)。4组大鼠听觉事件相关电位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90 min后再灌注能导致认知功能下降,盐酸多奈哌齐和西酞普兰均能改善大鼠认知障碍,前者的效果可能更好。
柳春雨陈康宁段炜刘国军郑霁
关键词:再灌注西酞普兰
鲜红斑痣并颅内血管畸形致癫痫发作1例被引量:2
2006年
段炜陈康宁黄圆媛
关键词:鲜红斑痣血管畸形癫痫发作
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认知功能变化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观察不同时相缺血再灌注的大脑中动脉闭塞大鼠模型认知功能的变化。方法36只SD大鼠,雌雄各半,分为假手术组、缺血30 m in再灌注组、缺血90 m in再灌注组。采用Longa线栓法制成年SD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通过观察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术后14 d红四氮唑(TTC)染色、水迷宫及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对认知功能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缺血30 m in再灌注组、缺血90 m in再灌注组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都在2分以上。大鼠术后第14天,TTC染色的结果显示2组缺血再灌注组大鼠的脑组织均有梗死灶。在定位航行实验、空间探索实验和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中,缺血90 m in再灌注组大鼠和假手术组、缺血30 m in再灌注组大鼠都存在明显差异(P<0.01)。结论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认知功能下降并随缺血时间的不同呈正相关改变。
柳春雨陈康宁段炜刘国军郑霁
关键词:缺血再灌注大脑中动脉
舒降之对颈动脉狭窄大鼠空间记忆改变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观察舒降之对双侧颈总动脉重度狭窄的血管性认知障碍大鼠模型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用正常SD大鼠制作重度颈动脉狭窄模型后,分为舒降之治疗和生理盐水对照,2周后各组进行水迷宫行为学检测.结果 水迷宫行为学检测提示定位航行试验中:在实验的第2~5天,对照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显著长于治疗组(P<0.01);空间探索试验中:治疗组的平台象限游泳的时间和总游泳时间之比(tP/tT)、平台象限距离和总距离之比(dP/dT)显著大于治疗组(P<0.01).结论舒降之可改善血管性认知障碍大鼠的认知功能.
冉鸿陈康宁段炜黄河清柳春雨
关键词:颈总动脉狭窄舒降之
不同程度颈动脉狭窄导致的认知功能障碍的治疗的实验研究
目的:采用不同程度颈动脉狭窄的大鼠模型造成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模拟临床颈动脉血管成形术分别给予解除颈动脉狭窄和胆碱酯酶抑制剂药物治疗两种不同的治疗措施,观察二者对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分别制作重度和中度颈动脉狭窄...
段炜陈康宁柳春雨周振华陈长宇刘国军
文献传递
SSRIs/西酞普兰对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观察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类药物西酞普兰对患者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所有患者为第三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病人,应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筛选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和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治疗组加西酞普兰片,为每天早餐后口服20mg,连用3个月。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月、3月使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Barthel指数评定患者的功能。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认知功能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19.35±2.85,21.55±3.24,P<0.05)。结论:西酞普兰能改善患者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
陈长宇陈康宁柳春雨段炜
关键词: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西酞普兰认知功能障碍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