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亦铨

作品数:5 被引量:39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糖尿
  • 5篇糖尿病
  • 4篇脂蛋白
  • 3篇脂肪酸
  • 2篇代谢
  • 2篇载脂蛋白
  • 2篇膳食
  • 2篇糖尿病患者
  • 2篇甘油三酯
  • 2篇甘油三酯代谢
  • 2篇病患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病
  • 1篇血糖
  • 1篇血症
  • 1篇脂蛋白残粒
  • 1篇脂肪
  • 1篇脂血症
  • 1篇膳食脂肪
  • 1篇膳食脂肪酸

机构

  • 5篇中山医科大学
  • 4篇中山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梁亦铨
  • 4篇戴军
  • 3篇钟春宁
  • 3篇凌文华
  • 3篇苏宜香
  • 1篇余斌杰
  • 1篇单济川
  • 1篇高玲
  • 1篇欧香忠

传媒

  • 2篇中国动脉硬化...
  • 1篇中山医科大学...
  • 1篇营养学报

年份

  • 1篇2002
  • 3篇2000
  • 1篇199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糖尿病综合研究15年(1979-1994年)被引量:10
1995年
本文就近15年来作者对广州地区糖尿病的患病率及其相关因素、诊断标准、致病性及其死亡原因、发病机理、胰岛β细胞功能与糖尿病分型、血管病变发病机理、饮食治疗、第2代磺脲类降糖药的临床应用与作用机理、病情监测等一系列研究作一扼要的综述,反映了作者对这些问题的了解和认识,提出见解,其中不少具有自己的特色,特别是在大血管病变和微血管病变发病机理,以及第2代磺脲类降糖药的临床应用与作用机理等方面。这些结果为今后对糖尿病防治的研究进一步打下基础,具有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余斌杰梁亦铨单济川
关键词:糖尿病降血糖药糖尿病性血管病
Ⅱ型糖尿病患者不同膳食脂肪酸构成比餐后富甘油三酯脂蛋白残粒甘油三酯代谢
目的阐明Ⅱ型糖尿病患者不同脂肪酸构成比脂肪负荷餐后富甘油三酯脂蛋白残粒的代谢动态。
戴军苏宜香梁亦铨钟春宁
文献传递
脂肪负荷餐中脂肪酸构成比的探讨被引量:13
2000年
拟探讨不同脂肪酸构成比脂肪负荷餐对Ⅱ型糖尿病患者餐后血脂代谢的影响 ,为同类研究奠定方法学基础。将 2 8例糖尿病患者按分层抽样被分为 3组 ,禁食 12h ,分别接受 1∶1∶1、1∶1.7∶1.2和 1∶1.7∶2 .3三种不同脂肪酸构成比脂肪负荷餐。测定餐前及餐后 2、4、6h血浆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1和载脂蛋白B的浓度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计算得出。结果发现各组餐后各时间点甘油三酯较餐前明显升高 ,1∶1∶1、1∶1.7∶1.2和 1∶1.7∶2 .3组甘油三酯达峰时间分别为 2~ 4、4和 4~ 6h ;各组餐后 4h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低于餐前。 1∶1.7∶1.2组餐后 2h血浆甘油三酯增值明显高于 1∶1.7∶2 .3组 ,1∶1.7∶2 .3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餐后 6h浓度和曲线下面积明显低于 1∶1∶1和 1∶1.7∶1.2组。表明脂肪酸构成比可从血脂浓度、达峰时间、餐后脂质总水平三方面影响脂肪负荷餐后Ⅱ型糖尿病患者代谢动态 ,建议脂肪负荷餐采用 1∶1.7∶1.2脂肪酸构成比。
戴军苏宜香凌文华梁亦铨钟春宁欧香忠
关键词:脂肪酸高脂血症脂蛋白载脂蛋白糖尿病
Ⅱ型糖尿病患者膳食脂肪酸构成比推荐值研究被引量:15
2000年
目的 阐明不同脂肪酸构成比对 型糖尿病患者餐后血脂代谢的影响 ,探索具有预防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膳食脂肪酸构成比 (SFA∶ MUFA∶ PUFA)。方法 采用脂肪负荷餐后血脂代谢研究法 ,将 2 8例血糖控制稳定的 型糖尿病患者按两级分层抽样被随机地分为三组 ,禁食 1 2 h,分别接受脂肪酸构成比为 1∶ 1∶ 1 ( )、1∶ 1 .7∶ 1 .2 ( )和 1∶ 1 .7∶ 2 .3( )的脂肪负荷餐。测定餐前和餐后 2、4、6h血浆 TG、TC、HDL- C、Apo A1和 Apo B,LDL- C由公式计算得出。结果 各组餐后各时间点 TG较餐前明显升高 ,HDL- C和 Apo A1较餐前降低 , 、 和 组 TG峰时间 2~ 4、4和 4~ 6h,而 HDL- C和 Apo A1峰时间分别为 4、4和 6h;各组餐后 LDL- C和 Apo B较餐前降低 ,峰时间均在 4h。 组 LDL- C餐后 6h浓度和曲线下面积明显低于 和 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 ,MUFA/PUFA是影响餐后 2 h血浆总甘油三酯增值的因素 ,PUFA/SFA是影响LDL- C餐后曲线下面积的重要因素。结论 脂肪酸构成比不同可影响脂肪负荷餐后 型糖尿病患者血脂代谢动态 ; 组脂肪酸构成比可初步作为
戴军苏宜香凌文华梁亦铨钟春宁高玲
关键词:脂肪酸脂蛋白载脂蛋白
不同脂肪酸构成比脂肪负荷餐对餐后甘油三酯代谢的影响被引量:2
2002年
阐明 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脂肪酸构成比脂肪负荷餐后富甘油三酯脂蛋白残粒甘油三酯的代谢动态 ,探讨脂肪负荷餐适宜的脂肪酸构成比。 2 8例 2型糖尿病患者按两级分层抽样被随机分为 3组 ,空腹时分别接受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分别为 1∶1∶1、1∶1.7∶1.2和 1∶1.7∶2 .3的脂肪负荷餐。超速离心将富甘油三酯脂蛋白及其残粒分成Svedberg漂浮率 >4 0 0、6 0~ 4 0 0、2 0~ 6 0和 12~ 2 0四个亚组份 ,并测定餐前和餐后 2、4、6h其中甘油三酯以及血浆总甘油三酯的浓度。 1∶1∶1组和 1∶1.7∶1.2组血浆总甘油三酯和Svedberg漂浮率 >4 0 0甘油三酯达峰时间均早于 1∶1.7∶2 .3组 ;1∶1.7∶1.2组餐后 2h血浆总甘油三酯增值显著高于 1∶1.7∶2 .3组 ;1∶1.7∶1.2组Svedberg漂浮率 12~ 2 0甘油三酯餐后平均总反应浓度增值显著低于 1∶1∶1组和 1∶1.7∶2 .3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单不饱和脂肪酸 多不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 饱和脂肪酸分别是影响餐后 2h血浆总甘油三酯增值和血浆总甘油三酯餐后平均总反应浓度的重要因素。以上表明不同脂肪酸构成比餐后血浆甘油三酯代谢不同 ,建议采用 1∶1.7∶1.
戴军苏宜香凌文华梁亦铨钟春宁
关键词:脂肪酸餐后甘油三酯脂蛋白糖尿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