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栾金倩

作品数:5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台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台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妊娠
  • 2篇孕妇
  • 2篇妊娠期
  • 2篇妊娠期糖尿病
  • 2篇糖耐量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2篇糖尿病孕妇
  • 2篇葡萄糖
  • 2篇葡萄糖耐量
  • 2篇OGTT
  • 2篇测定及意义
  • 1篇性病
  • 1篇凶险
  • 1篇血脂
  • 1篇血脂检测
  • 1篇严重出血
  • 1篇液基细胞学
  • 1篇液基细胞学检...
  • 1篇胰腺

机构

  • 2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浙江省台州市...
  • 1篇台州市中心医...

作者

  • 5篇栾金倩
  • 2篇陈丹青
  • 1篇张玲
  • 1篇朱小玉
  • 1篇方勤
  • 1篇吴朝阳

传媒

  • 1篇浙江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浙江医学
  • 1篇国际生殖健康...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3
  • 3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OGTT时胰岛素值测定及意义
背景: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妊娠期间发生或首次发现的任何程度的糖耐量异常。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心血管疾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并发症的发病率较正常孕妇明显增高,且是远期发生2型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并且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新生儿更易出现巨...
栾金倩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葡萄糖耐量血脂检测
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的诊治进展被引量:3
2011年
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在临床上较少见,但由于其临床症状不典型,对母儿造成的危险性、妊娠期体内环境的特殊性和对治疗安全性的要求较高,使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的诊治成为一大难点。近年出现的以超声内镜和逆行性胰胆管造影等为主的诊断技术及胆囊切除术和括约肌切开术等为代表的治疗方法,大大提高了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诊断的准确性及敏感性,显著改善了其预后。
栾金倩陈丹青
关键词:妊娠并发症胰腺炎急性病
凶险性前置胎盘21例诊治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随着凶险性前置胎盘发病率的逐年增高[1],常常导致不可预见且不易控制的严重出血,甚至导致孕产妇生命危险。鉴于目前产后出血仍然是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位原因[2],有必要对凶险性前置胎盘加以关注,尤其在基层医院,如何早期发现、充分准备,以尽量减少凶险性前置胎盘引起的严重后果。为此本文通过对我院8年以来的21例凶险性前置胎盘发病特点、产前诊断及临床围手术期管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帮助基层医院对凶险性前置胎盘进行早期发现和积极围手术期处理,从而有效改善母儿预后。
栾金倩吴朝阳
关键词:前置胎盘孕产妇死亡围手术期管理严重出血生命危险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OGTT时胰岛素值测定及意义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孕妇行葡萄糖耐量试验(Glucose tolerancetest,OGTT)时胰岛素测定值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用化学发光法和酶测定法分别测定55例GDM组和50例正常孕妇在孕24~28周间行OGTT时的空腹胰岛素、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和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e,TC)、以及服用葡萄糖后1 h、2 h和3 h胰岛素值,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GDM组与正常孕妇组空腹胰岛素值分别为(14.7±5.1)mU/L和(18.1±6.4)mU/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服用葡萄糖后1 h和2 h胰岛素测定值GDM组为(123.5±34.1)mU/L和(78.8±23.6)mU/L,正常孕妇组为(48.6±11.2)mU/L和(27.5±8.4)mU/L,分别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GDM组血TC和TG均显著高于正常孕妇组,分别为(6.9±2.1)mmol/L、(5.8±1.4)mmol/L和(4.6±1.7)mmol/L、(2.7±0.7)mmol/L(P均<0.05)。GDM组HOMA-IR与TG和TC均有相关性,相关系数r分别为0.67和0.78(P均<0.05),而正常孕妇组HOMA-IR与TG和TC均无相关。结论:GDM孕妇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与高血糖有关,因此GDM孕妇合理平衡膳食,控制血糖水平改善胰岛素不足状态,以利于改善母儿预后。
朱小玉栾金倩方勤陈丹青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葡萄糖耐量试验
液基细胞学检查联合HPV-DNA检测筛查宫颈病变的临床价值
2013年
宫颈癌在妇女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中仅次于乳腺癌,对宫颈癌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发现,宫颈癌的发生发展需要经历一个相对缓慢的过程,即癌前病变到宫颈癌这一过程,如何早期发现癌前病变及宫颈癌已成为降低发病率和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栾金倩张玲
关键词:CIN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