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保国

作品数:8 被引量:35H指数:3
供职机构: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污染
  • 2篇生态
  • 2篇生态足迹
  • 2篇水质
  • 2篇可持续发展
  • 1篇底泥
  • 1篇底质
  • 1篇营养化
  • 1篇振荡
  • 1篇直接市场法
  • 1篇神经网
  • 1篇神经网络
  • 1篇生态承载力
  • 1篇生态承载能力
  • 1篇生态赤字
  • 1篇生态效益
  • 1篇生态足迹动态...
  • 1篇生物生产面积
  • 1篇市场法
  • 1篇水质指标

机构

  • 8篇合肥工业大学
  • 2篇安徽皖欣环境...

作者

  • 8篇林保国
  • 2篇吴开亚
  • 1篇刘海燕
  • 1篇石勇
  • 1篇宋润朋
  • 1篇甘信华

传媒

  • 1篇合肥工业大学...
  • 1篇安徽化工
  • 1篇环境保护与循...
  • 1篇绿色科技
  • 1篇环境影响评价
  • 1篇当代化工研究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巢湖流域污染防治综合效益评价
为了全面、客观地对该流域污染防治工程实施效果进行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和评价,提出相关的意见和建议。本文首先研究和分析了流域污染防治措施的基本理论,对巢湖流域污染防治工程的实施情况进行调查,掌握了大量的数据资料...
林保国
关键词:污染防治综合效益评价生态效益直接市场法
文献传递
1990—2004年安徽省生态足迹动态分析被引量:16
2007年
文章采用可变世界单产法计算了1990—2004年安徽省域尺度上的生态足迹,表明研究期内人均生态足迹和人均生态赤字分别由1990年的1.0121 hm2、0.5014 hm2增加到2004年的1.6523 hm2和1.2397 hm2,人均生态承载力和万元GDP生态需求则分别由0.5108 hm2、8.5601 hm2减少到0.4125 hm2和2.1270 hm2。说明了近年来安徽省人口对自然资源的消费量逐年增加,超出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之间的矛盾加剧,社会经济的发展模式不可持续。
吴开亚林保国宋润朋刘海燕
关键词: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生态赤字可持续发展
某湖区水质现状调查与富营养化分析被引量:1
2024年
以某湖区水体为研究对象,参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及《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试行)》,对2011-2020年该湖区高锰酸盐指数(CODMn)、化学需氧量(COD)、总氮(TN)、总磷(TP)、氨氮(NH4+-N)、叶绿素a(Chl-a)、透明度(SD)等水质指标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该湖区近十年水质除2017-2019年TP超标为Ⅳ类水外,其他时间基本稳定在Ⅲ类水质水平;TN近十年一直超过Ⅲ类,2016年达到最高值3.4 mg/L,之后下降至1.3 mg/L左右,但2018年之后又有略微上升的趋势;结合NH4+-N浓度不断下降的趋势,发现近十年该湖区有机氮和无机氮的输入不断增加。通过对湖区水质进行加密分析,发现TN、TP在东湖东岸边以及南岸附近浓度较高,Chl-a在东湖北部和西湖西北部圩区附近含量较高。通过富营养化状态指数分析可知,自2014年以来,该湖区富营养化程度呈明显上升趋势,且西湖有高于东湖的趋势。
林保国林保国胡广志陈铁龙褚巍
关键词:湖区水质指标富营养化
某废弃的草酸生产场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与风险评价被引量:2
2023年
该文以合肥市某废弃的草酸生产场地的Ni、Pb、As、Ba、Cr、Cu、Hg重金属为研究对象进行测定与分析,采用克里金插值法对其表层空间分布进行描述,采用相关性分析与主成分分析法对其来源进行分析,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七种重金属最大值均超过安徽省土壤背景值,其中Pb在各土层的最大值均超过了GB 36600-2018中的第二类用地筛选值,最大值在0~0.5m,其他六种重金属最大值均未超过筛选值。主成分分析表明,土壤中Pb主要来源于原料生产过程中的遗撒泄漏,Ba、Hg主要来自污水不达标排放。地累积指数评价表明,9.72%点位的Pb处于中度及以上污染状态,其中重污染集中在酸化车间。潜在生态风险法表明,该场地整体处于轻度风险。
林保国林保国李雯
关键词:重金属
基于MATLAB的BP神经网络在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被引量:11
2008年
以MATLAB为工具,编制了基于BP人工神经网络的大气环境质量评价程序,并将其应用于城市大气环境质量评价。通过与物元评价法、模糊综合评判法和灰色聚类分析法的评价结果比较,得到了基本一致的评价结论。研究表明,基于MATLAB的BP人工神经网络应用到大气环境质量评价是切实可行的,评价结论具有客观性和实用性。
甘信华石勇林保国
关键词:BP人工神经网络大气环境质量MATLAB
安徽省2003年生态足迹计算与分析
.Wackernagel等在1996年提出生态足迹以来,全世界的专家和学者都对生态足迹进行了尝试和研究.生态足迹旨在对可持续发展的定量测度,是一种测量人类对自然利用程度的新方法.该方法通过将区域的资源和能源消费转化为提供...
林保国吴开亚
关键词:生态足迹可持续发展生物生产面积生态承载能力
宣城市青弋江干流水质及底质现状调查与分析
2024年
以青弋江(宣城段)干流水质与底质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十四五”以来该流域泾南交界国控断面以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氨、总磷为主的水质变化趋势,以及8个干流监测断面不同季节的水质空间分布特征;统计了干流上8个底泥监测样点基本情况,比较了表层底泥有机质及氮磷含量空间分布状况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泾南交界断面近年水质总体较为稳定,保持在Ⅱ类,但不同月份的水质波动较大;干流底泥主要成分为石子、砂子,质地密实,有机质、总氮及总磷含量从上游至下游呈上升趋势。经分析发现,流域水质稳定易受工业污水、畜禽养殖、河道排污口和污泥淤积等影响,需加强排污口排查,完善治理工程体系,推动农业污染防治,加强风险源管控,完善预警体系和定期进行评估。
吴用林保国林保国
关键词:水质底泥
天然有机酸与2-羟基-β-环糊精复合对土壤Pb淋洗修复研究
2023年
以某废弃的化工遗留场地Pb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选取酒石酸、柠檬酸、2-羟基-β-环糊精作为淋洗剂。采用批量振荡淋洗法研究不同条件下的单一淋洗剂和复合淋洗剂对污染土壤Pb的去除效果,并采用动力学方程对淋洗过程进行拟合。振荡实验结果表明:单独淋洗时,酒石酸浓度在60mmol/L时去除率最大,达到58%;柠檬酸浓度在60mmol/L时去除率达到53%;复合淋洗时,酒石酸与2-羟基-β-环糊精在体积比2:1,固液比为20:1,振荡时间为10h时去除率最大,最大为58%,高于同等条件下单独使用酒石酸的10%。柠檬酸与2-羟基-环糊精在体积比3:1,固液比为30:1,振荡时间为8h时去除率最大,最大为53%,高于同等条件下单独使用柠檬酸7%;动力学研究表明,有机酸复合淋洗更符合一级淋洗方程。
谢坤伦林保国李雯
关键词:铅污染土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