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薇
- 作品数:10 被引量:31H指数:4
- 供职机构:上海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氧化型染发剂主要成分对皮肤细胞DNA、脂质和蛋白质合成能力的影响被引量:2
- 2000年
- 目的 :探讨氧化型染发剂主要成分对皮肤角朊细胞DNA和脂质合成能力及对真皮成纤维细胞蛋白质合成能力的影响。方法 :用氧化型染发剂的 2种主要成分双氧水 (H2 O2 )和对苯二胺 (PPD)及两者的混合物对大鼠角朊细胞和真皮成纤维细胞进行染毒 ,然后进行放射性核素标记产物的掺入 ,在BeckmanLS 5 0 0 0TD液体闪烁仪上测定cpm值。结果 :经12h染毒后 ,受试样品对大鼠皮肤细胞的DNA、脂质和蛋白质合成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随着染毒剂量的升高 ,细胞毒性逐渐增强 ,染毒剂量与cpm值之间呈剂量反应关系。结论 :氧化型染发剂对皮肤细胞DNA、脂质和蛋白质合成能力有抑制作用 。
- 吕冬梅浦跃朴尹立红李云晖戴修道杨薇周德灏
- 关键词:氧化型染发剂皮肤细胞DNA合成
- 染发剂的毒理学和流行病学研究进展被引量:3
- 1996年
- 染发剂的毒理学和流行病学研究进展上海医科大学(上海200032)杨薇,戴修道染发剂是一种美容化妆品,国际和国内市场主要销售的是永久性染发剂(氧化型染发剂)和半永久性染发剂.前者主要含5种成分;对苯二胺(p-phenylenediamine)、2,5一...
- 杨薇戴修道
- 关键词:染发剂毒理学流行病学
- 氧化型染发剂遗传毒性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5
- 1999年
- 采用SOS/Umu试验对氧化型染发剂中的两种主要成分双氧水(H2O2)和对苯二胺(PPD)及二者混合物的遗传毒性作进一步探讨。结果表明:PPD无直接遗传毒性,但空气氧化可使PPD致遗传毒作用的危险性增强;H2O2有较强的直接遗传毒性并有剂量反应关系(r=0.981,P<0.01)。用不同浓度的H2O2(0~0.12%)氧化2.5%的PPD,反应混合物的遗传毒性有所增高(r=0.987,P<0.01);若用0.03%的H2O2氧化不同浓度的PPD(0~2.5%),排除混合物中残余H2O2的遗传毒性作用,反应混合物的遗传毒作用也明显增高(r=0.994,P<0.01)。由此证明氧化型染发剂中。
- 吕冬梅浦跃朴尹立红李云晖杨薇戴修道周德灏
- 关键词:染发剂对苯二胺过氧化氢遗传毒性氧化型
- 氧化型染发剂的遗传毒作用分析被引量:2
- 1997年
- 为了探讨染发剂对DNA可能产生的损伤效应,采用SOS/Umu试验对氧化型染发剂的主要成分对苯二胺(PPD)和过氧化氢(H_2O_2)的遗传毒性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在无S_9存在的条件下,PPD在375~6000μg/管的剂量范围内与酶诱导率之间无剂量反应关系,H_2O_2在4~125μg/管的剂量范围内与酶诱导率之间有剂量反应关系(r=0.995,p<0.01),PPD被H_2O_2氧化后则显示出了遗传毒作用(r=0.988,p<0.01);4种氧化型染发剂(F、G、S及X牌)的1剂(主要含PPD)在39~1250μg/管的剂量范围内与酶诱导率之间无剂量反应关系,2剂(主要含H_2O_2)在9.8~312.5μg/管剂量范围内与酶诱导率之间有剂量反应关系(r_F=0.950,P<0.01;r_G=0.926,P<0.01;r_S=0.997,P<0.01;rx=0.993,P<0.01)。1剂和2剂按实用比例等量混和后在9.8~312.5μg/管(按PPD浓度计)剂量范围内有剂量反应关系(r_F=0.994,P<0.01;r_G=0.932,P<0.01;r_S=0.998,P<0.01;r_X=0.987,P<0.01)。在S_9存在的条件下,待测物在受试剂量范围内均未显示出遗传毒作用。结果提示,氧化型染发剂有DNA损伤作用,且其致突变性与氧化剂H_2O_2的作用有关。
- 杨薇浦跃朴张徐军戴修道周德浩
- 关键词:氧化型染发剂对苯二胺过氧化氢遗传毒性
- 氧化型染发剂DNA交联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
- 1997年
- 采用溴乙锭荧光法测定氧化型染发剂的主要成分对苯二胺(PPD)、过氧化氢(H2O2)和PPD-H2O2混合物对小牛胸腺DNA的双链间交联形成作用。结果表明:用0~6%的对苯二胺及0~3%的H2O2对小牛胸腺DNA直接染毒,37℃30min时无双链间DNA交链的形成;而PPD和H2O2发生氧化反应后则具有双链DNA交联形成作用并具有剂量反应关系(r=0.829,P<0.01),在受试剂量为0~0.8%(以对苯二胺含量计)时,氧化型对苯二胺的DNA交联作用增加了4.2倍。研究结果提示,DNA交联作用可能是氧化型染发剂遗传毒作用过程中DNA损伤的一种方式。
- 杨薇戴修道浦跃朴尹立红
- 关键词:氧化型染发剂对苯二胺遗传毒性
- 氧化型染发剂的SOS/Umu试验
- 1997年
- 采用SOS/Umu试验,对目前国内市场产销量大、成分有代表性的4种氧化型染发剂的遗传毒性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4种氧化型染发剂均有致遗传毒性作用。在不加S9活化系统的条件下,4种氧化型染发剂在9.8~312.5μg/管的剂量范围内,可使TA1535/PSK1002菌株产生β半乳糖苷酶的量增加,并有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而加S9活化系统后,未显示出遗传毒性。
- 杨薇戴修道周德灏浦跃朴张徐军
- 关键词:氧化型染发剂遗传毒性
- 氧化型染发剂对新生大鼠表皮脂成分影响的研究被引量:4
- 1999年
- 为了探讨氧化型染发剂及其主要成分接触皮肤后对皮肤屏障结构脂成分的影响,采用定量薄层层析法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无论是用染发剂的主要成分对苯二胺单独染毒,还是用对苯二胺和双氧水混合物进行染毒,经24h后胎鼠皮肤中鞘氨醇和鞘磷脂的含量即显著降低,48h后含量继续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用两种品牌的氧化型染发剂(S牌和G牌)染毒后也获得同样结果。氧化型染发剂能在24h内使大鼠表皮中鞘磷脂和鞘氨醇的含量显著降低,因而提示氧化型染发剂能破坏皮肤屏障结构。
- 杨薇戴修道浦跃朴
- 关键词:氧化型染发剂皮肤屏障鞘磷脂鞘氨醇薄层层析
- 氧化型染发剂对大鼠皮肤角朊细胞毒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 2001年
- 目的 探讨氧化型染发剂引起皮肤损伤的机制。方法 应用大鼠皮肤角朊细胞的原代培养技术并结合 MTT比色法检测了氧化型染发剂及其两种主要成分——双氧水 (H2 O2 )、对苯二胺 (PPD)及二者的混合物对大鼠皮肤角朊细胞的增殖能力的影响。结果 除 PPD的最低剂量短时间染毒组在一定程度上可刺激细胞增殖外 ,受试样品对大鼠角朊细胞的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随着染毒剂量的升高和染毒时间的延长 ,OD值逐渐降低 ,染毒剂量与细胞生存抑制率呈剂量 -反应关系 (2 4h染毒后的 r值分别是 :r H2 O2 =0 .981,r PPD=0 .949,r PPD- H2 O2 =0 .96 3,r染发剂 =0 .887)。结论 氧化型染发剂的皮肤损伤作用可能与其细胞毒性有关。
- 吕冬梅浦跃朴尹立红李云晖戴修道杨薇周德灏
- 关键词:氧化型染发剂细胞毒性皮肤损伤角朊细胞
- 氧化型染发剂遗传毒性作用的来源与特性被引量:11
- 1999年
- 目的:采用SOS/Umu 试验,对2 种市售氧化型染发剂,以及其中的2 种主要成分双氧水(H2O2)和对苯二胺(PPD) 及两者反应混合物的遗传毒性的性质与来源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氧化型染发剂及主要组分对TA1535/PSK1002 菌株染毒2 h 后,检测其β- 半乳糖苷酶诱导率。结果:市售氧化型染发剂与实验室模拟试验的结果呈现高度的一致性,其组分和混合物的SOS/Umu 间接试验( + S9) 均为阴性。实验室模拟试验中,PPD无直接遗传毒性,但空气氧化可使PPD直接致遗传毒作用的危险性增高;H2O2 有较强的直接遗传毒性作用且有剂量—反应关系(r= 0.981,P< 0.01) 。用不同浓度的H2O2 氧化相同浓度的PPD,反应混合物的遗传毒性有所增大(r= 0.981,P< 0.01) ;若用低浓度的H2O2 氧化不同浓度的PPD,排除混合物中残余H2O2 的可能性,反应混合物的遗传毒作用也明显增大(r= 0 .994,P< 0.01) 。结论:氧化型染发剂组分中的H2O2 以及PPD与H2O2 的氧化产物均具有直接遗传毒性作用;受空气氧化后。
- 浦跃朴吕冬梅尹立红杨薇戴修道
- 关键词:氧化型染发剂对苯二胺过氧化氢遗传毒性
- 氧化型染发剂主要成分对大鼠皮肤角朊细胞DNA损伤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1
- 2000年
- 应用大鼠皮肤角朊细胞的原代培养技术并结合单细胞凝胶电泳法检测氧化型染发剂的两种主要成分双氧水(H2 O2 )、对苯二胺 (PPD)及二者混合物致大鼠皮肤角朊细胞DNA的单链断裂作用。结果表明 ,染发剂及其组分均能使大鼠角朊细胞DNA发生单链断裂 ,染毒剂量与慧尾长度呈剂量 反应关系 (rH2 O2 =0 978,rPPD=0 993,rH2 O2 -PPD=0 996 ) 。
- 吕冬梅浦跃朴尹立红李云晖戴修道杨薇周德灏
- 关键词:氧化型染发剂DNA损伤遗传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