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珏

作品数:126 被引量:771H指数:16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系统百名跨世纪优秀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卫生部部属(管)医院临床学科重点项目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8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3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97篇动脉
  • 57篇主动脉
  • 52篇腔内
  • 44篇血管
  • 30篇主动脉瘤
  • 27篇夹层
  • 26篇腔内修复
  • 25篇手术
  • 24篇外科
  • 23篇主动脉夹层
  • 21篇腔内治疗
  • 19篇腹主动脉
  • 17篇腹主动脉瘤
  • 16篇人工血管
  • 15篇动脉瘤
  • 13篇疗效
  • 12篇修复术
  • 12篇缺血
  • 11篇血管成形
  • 8篇动脉炎

机构

  • 126篇复旦大学
  • 3篇新疆维吾尔自...
  • 3篇福建省漳州市...
  • 2篇福建医科大学
  • 2篇海南省人民医...
  • 1篇福建医学院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中南大学
  • 1篇三明市第二医...
  • 1篇皖南医学院弋...
  • 1篇漳州市医院
  • 1篇嘉兴市第一医...
  • 1篇镇江市第一人...

作者

  • 126篇杨珏
  • 119篇符伟国
  • 96篇蒋俊豪
  • 91篇陈斌
  • 89篇郭大乔
  • 81篇徐欣
  • 78篇王玉琦
  • 70篇史振宇
  • 42篇董智慧
  • 37篇竺挺
  • 28篇石赟
  • 24篇王利新
  • 22篇陈福真
  • 21篇唐骁
  • 14篇范隆华
  • 9篇叶建荣
  • 9篇岳嘉宁
  • 7篇司逸
  • 5篇李炜淼
  • 4篇肖占祥

传媒

  • 28篇中华普通外科...
  • 24篇中华外科杂志
  • 13篇中国临床医学
  • 9篇外科理论与实...
  • 9篇中国实用外科...
  • 6篇上海医学
  • 6篇复旦学报(医...
  • 3篇中华医学杂志
  • 3篇中国普通外科...
  • 2篇中国介入心脏...
  • 2篇腹部外科
  • 2篇中国血管外科...
  • 2篇中华细胞与干...
  • 2篇中华血管外科...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中国普外基础...
  • 1篇医师进修杂志
  • 1篇老年医学与保...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17
  • 6篇2016
  • 3篇2015
  • 9篇2014
  • 1篇2013
  • 5篇2012
  • 5篇2011
  • 4篇2010
  • 12篇2009
  • 7篇2008
  • 13篇2007
  • 6篇2006
  • 9篇2005
  • 5篇2004
  • 18篇2003
  • 7篇2002
  • 10篇2001
1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腘动脉瘤患者腔内修复的临床分析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评价腘动脉瘤PAA(PAA)腔内修复的效果和其治疗经验。方法对2006年10月至2014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管外科接受腔内修复的9例PAA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性8例,女性1例;年龄55~84岁,平均(66±15)岁。无症状PAA患者3例,有症状者6例。患者术前均完成CT血管造影检查。9例患者包含10个PAA,动脉瘤平均直径为3.9cm(2.1—8.2cm)。结果9例患者腔内修复均取得技术成功。围手术期并发症2例,其中1例为穿刺点血肿,1例术后出现局部足趾血管栓塞。中位随访时间33个月(3~87个月),随访中2例PAA出现支架内血栓形成,行溶栓治疗后再通。覆膜支架修复PAA的1年通畅率为78.8%。1例出现支架断裂。1例患者腔内修复术后15个月因脑干出血死亡。结论腔内修复PAA的短中期疗效安全有效,但需密切关注远期并发症。
郭宝磊符伟国郭大乔徐欣陈斌蒋俊豪杨珏史振宇
关键词:腔内修复
一种模块化主动脉弓上三分支覆膜支架主体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块化主动脉弓上三分支覆膜支架主体,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预弯的升主动脉部分支架和降主动脉部分支架;升主动脉部分支架设有外侧弯曲面一,外侧弯曲面一上设有开口一,升主动脉部分支架的腔道内设有分支支架一和分...
符伟国周旻王利新司逸董智慧郭大乔陈斌史振宇杨珏蒋俊豪
下肢动脉硬化严重程度与血清脂蛋白α关系探讨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 :研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 ( ASO)严重程度与血清脂蛋白α( Lpα)关系。方法 :对 1 2 9例下肢 ASO患者 ,根据动脉缺血程度结合踝肱指数 ( ABI)分成 3组 ,重度下肢缺血组 :ABI≤ 0 .3;中度缺血组 :0 .3
范隆华符伟国叶建荣郭大乔陈斌杨珏
关键词:下肢动脉硬化血清脂蛋白Α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理血脂代谢紊乱
分期杂交法治疗复杂性主动脉夹层被引量:3
2007年
临床上不少Stanford B型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患者有多处破口,目前对远端破口如何处理尚无定论。我院收治1例其中1处破口位于腹腔干起始处附近,引起的夹层出现动脉瘤样改变,远端破口具有腔内修复的指征。但行腔内修复第一难点是须对所有内脏动脉进行重建以获得足够的铆钉区。第二难点是患者新发破口位置与根最大动脉(adamkiewicz artery,AKA)起源的肋间动脉邻近,
王利新符伟国郭大乔陈斌蒋俊豪杨珏史振宇王玉琦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杂交法ARTERY腔内修复瘤样改变内脏动脉
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支架内闭塞的处理被引量:3
2008年
支架内闭塞是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并发症之一。为了解支架内闭塞引起下肢缺血的特点,并分析其预防治疗措施,现总结1998年2月至2007年8月6例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支架内闭塞的患者资料。
唐骁符伟国郭大乔徐欣陈斌蒋俊豪杨珏王玉琦
关键词:腹主动脉瘤修复术后瘤腔内腔内修复下肢缺血
单分支型主动脉支架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11例分析被引量:12
2014年
目的总结单分支型主动脉支架在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腔内隔绝治疗经验。方法 2013年7月至2014年2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管外科对11例近端破口距离左锁骨下动脉开口<20 mm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应用一体化单分支型主动脉支架行腔内隔绝治疗,观察术后即时血管造影结果,术后1个月门诊随访,术后6个月行主动脉CT血管造影(CTA)检查。以动脉瘤相关存活率、手术成功率和分支支架通畅率为有效性终点指标,并观察相应的不良事件。结果 11例中10例术中支架释放成功,1例分支支架无法进入左锁骨下动脉而放弃。平均手术时间(130.0±36.0)min,围手术期无不良事件。随访期10例病人中无死亡,1例出现支架远端内漏,1例出现左锁骨下动脉支架闭塞,余支架封堵良好,夹层假腔均出现血栓化,假腔直径平均缩小12 mm。结论单分支型主动脉支架对于近端破口距左锁骨下动脉开口<20 mm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是有效的腔内隔绝方法。
杨珏符伟国徐欣陈斌蒋俊豪岳嘉宁
关键词:夹层腔内修复CT血管造影
腔内修复主动脉弓动脉瘤或夹层动脉瘤14例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探讨腔内修复主动脉弓动脉瘤或夹层动脉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6月至2004年8月腔内修复主动脉弓动脉瘤或夹层动脉瘤14例的临床资料.其中,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aortic dissection aneurysm,ADA)12例,动脉瘤2例.8例ADA直接行腔内修复,覆盖左锁骨下动脉开口;另4例ADA和2例动脉瘤接受辅助性右-左颈总动脉、左颈总-左锁骨下动脉旁路联合腔内修复.结果14例均取得技术成功.1例动脉瘤患者腔内修复术后并发缺血性脑卒中死亡.生存的13例围手术期和随访期间(1~14个月,平均11个月)无神经系统或肢体缺血性并发症.3个月CT证实所有ADA患者原发破口封闭.存活动脉瘤患者术后1个月CT显示瘤腔内血栓形成.结论腔内修复主动脉弓动脉瘤或夹层动脉瘤是安全、有效的.
董智慧符伟国王玉琦郭大乔徐欣陈斌蒋俊豪杨珏史振宇
关键词:腔内修复夹层动脉瘤肿瘤ADA血管外科手术
胸主动脉夹层单中心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13
2015年
目的分析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流行病学信息和住院期间死亡信息。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至2013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共1133例,其中男928例,女205例;年龄8-87岁,平均(54±13)岁。所有患者根据发病时间分为四期,分别统计各期夹层患病率,住院期间死亡率,并分组进行比较。结果接受开放手术A型夹层患者住院死亡率在超急性期(59.3%)、急性期(14.8%)和亚急性期(3.7%)呈递减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3,P=0.047);腔内治疗住院死亡率在各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7.01,P=0.72);保守治疗住院死亡率在各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6.31,P=0.97)。B型夹层开放手术治疗住院死亡率在各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72,P=0.294);腔内手术治疗住院死亡率,在超急性期、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慢性期分别为2.6%、1.4%、0.0%和1.3%,各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96,P=0.260);保守治疗住院死亡率在各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34,P=0.227)。结论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治疗以抢救为主要目的,但超急性期术后住院死亡率高。
马韬符伟国董智慧郭大乔徐欣陈斌蒋俊豪杨珏史振宇
关键词:主动脉疾病流行病学研究血管成形术医院死亡率
TriVex术后并发症的治疗被引量:26
2004年
目的 :评估静脉曲张手术方法———TriVex术的疗效 ,总结其常见术后并发症的治疗方法。方法 :2 5 0例 (32 8条肢体 )静脉曲张病人 ,在硬膜外或腰麻加用静脉麻醉下 ,采用TriVex系统的刨刀 ,在带灌注的冷光源引导下 ,行微创刨吸曲张静脉切除术。结果 :病人术后住院天数 2~ 12d ,平均 4 .4 6d ,术前溃疡于术后全部愈合 ,色素沉着明显减轻。术后 5 2条肢体出现血肿 ,3例感染 ,随访发现 2例复发。结论 :采用该术式可简化手术操作过程 ,能较彻底去除曲张静脉而又减少手术创伤 。
徐欣符伟国王玉琦杨珏陈斌
关键词:术后并发症静脉曲张手术方法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治疗颅外颈动脉重度硬化性狭窄59例分析被引量:10
2004年
目的 探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CEA)治疗颅外颈动脉硬化性狭窄病变中的地位和疗效。方法 对1993年 5月至 2 0 0 3年 10月 5 9例 6 1次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早期 4 6例 4 7次CEA采用颈丛麻醉下通过阻断试验结合返流压力测定选择性应用转流管 ,近期 13例 14次手术在全麻并常规应用转流管下进行。结果 早期手术组颈动脉平均阻断时间 (2 0± 6 )min ,近期手术组颈动脉平均缺血时间 (4 2± 0 7)min ,P <0 0 1。术后 30d内无死亡和脑卒中。术后 2年和 5年神经系统症状发生率分别为 4 7%和 14 8%。结论 本组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取得满意的近远期疗效。
郭大乔符伟国陈斌蒋俊豪杨珏史振宇王玉琦
关键词: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