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帆

作品数:6 被引量:23H指数:2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市民健康培育项目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椎体
  • 2篇椎体后凸
  • 2篇椎体后凸成形
  • 2篇后凸
  • 2篇后凸成形
  • 2篇家兔
  • 2篇骨质
  • 2篇骨质疏松
  • 2篇二羟基维生素
  • 2篇1,25-二...
  • 1篇代谢
  • 1篇导管
  • 1篇血清
  • 1篇血栓
  • 1篇血栓抽吸
  • 1篇血栓抽吸导管
  • 1篇血细胞
  • 1篇增多症
  • 1篇噬血细胞
  • 1篇噬血细胞性

机构

  • 6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作者

  • 6篇杨帆
  • 4篇唐海
  • 4篇陈浩
  • 2篇冯飞
  • 2篇包利
  • 2篇杨鹤
  • 2篇贾璞
  • 1篇贾园
  • 1篇何菁
  • 1篇张霞
  • 1篇杨帆
  • 1篇姚海红
  • 1篇唐素玫
  • 1篇金龙

传媒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系统性红斑狼疮及成人Still病合并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指标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分析和比较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和成人Still病(adult-onset Still’s disease,AOSD)合并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macrophage activation syndrome,MAS)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指标特点,评估已有的2016年欧洲抗风湿病联盟/美国风湿病学会/儿童风湿病国际试验组织发布的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systemic juvenile idiopathic arthritis,sJIA)合并MAS(sJIA-MAS)分类标准在不同自身免疫病背景下的适用情况,并提出新的诊断预测指标,为提高MAS早期诊断率、改善患者预后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2018年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住院的24例SLE合并MAS患者和24例AOSD合并MAS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数据,分别与同期未发生MAS的50例SLE及50例AOSD患者进行比较,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确定预测MAS的实验室指标截断值。进一步使用实验室诊断预测值对2016年sJIA-MAS分类标准进行改进,探讨改进后的标准对于AOSD合并MAS的适用性。结果:约60%的SLE合并MAS及40%的AOSD合并MAS患者发生在原发病确诊后的3个月内。发热是MAS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除了2004年国际组织细胞学会修订的噬血细胞综合征诊断标准中的指标外,MAS患者的天冬氨酸转氨酶及乳酸脱氢酶也显著升高,白蛋白显著下降,噬血现象仅见于约50%的MAS患者。ROC曲线分析显示,当SLE患者铁蛋白≥1010μg/L、乳酸脱氢酶≥359 U/L,AOSD患者纤维蛋白原≤225.5 mg/dL、甘油三酯≥2.0 mmol/L时,对MAS诊断有最好的区分价值。将2016年sJIA-MAS分类标准应用于AOSD合并MAS,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100%和62%,对其中特异性低的铁蛋白和纤维蛋白原条目进行改进,诊断特异性可升高为86%。结论:SLE合并MAS及AOSD合并MAS最常发生于疾病确诊后的早期,不同疾病继发MAS因受自身免疫病特点的影响而在实验室指标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以同一�
姚海红杨帆杨帆唐素玫张霞何菁
关键词: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系统性红斑狼疮成人STILL病
一种下腔静脉血栓抽吸导管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下腔静脉血栓抽吸导管,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介入导管,所述介入导管被设置为至少一端开口的管状结构,所述介入导管远端被设置为弯曲段,所述弯曲段周壁上均布有多个抽吸孔,以抽吸血栓。本实用新型具有接触面...
孙学栋杨帆金龙王茂强
椎体骨折2周与4周内行椎体后凸成形术后疗效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比较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后2周内(接受手术时病程≤14d)与2—4)周(14d〈接受手术时病程≤28d)行椎体后凸成形术后椎体高度及骨水泥渗漏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采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48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资料,根据患者受伤至手术时间分为2周内和2—4周手术组,2周内手术组22例,男4例,女18例;年龄54—85岁,平均71.17岁。2~4周手术组26例,男5例,女21例;年龄56—88岁,平均73.12岁。两组患者骨折椎体均位于T2~L4。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骨密度T值、术前椎体高度丢失率、术中注入骨水泥量、术后椎体高度恢复率、术后1年椎体高度丢失率、骨水泥渗漏率。结果2周内和2—4N手术组术前椎体压缩程度、骨水泥注入量、骨密度T值、椎体高度恢复率分别为47%±21%和48%±19%、(3.69+_1.03)ml和(3.66+0.71)Tnl、-2.79+_0.57和-2.87+0.95、25%±8.3%和23%±7.7%,两组上述四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周内手术组1年椎体高度丢失率为9%±2.8%,2—4周手术组为11%+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周内和2~4周手术组骨水泥渗漏率分别为22.2%(6/27)和11.8%(4/3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后,2周内与2~4周行椎体后凸成形术均能较好恢复椎体高度,且骨水泥渗漏率相似,但2周内手术的患者术后1年椎体高度丢失率较小。
赵汝岗唐海杨帆陈浩贾璞包利冯飞杨鹤张湛金
关键词:椎体后凸成形术骨质疏松性骨折骨折
骨化三醇对骨质疏松家兔血清和骨组织维生素D水平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观察骨化三醇对骨质疏松家兔血清和骨组织维生素D水平的影响,探讨骨化三醇在骨质疏松症治疗中的作用机制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8月龄雌性新西兰白兔,通过摘除双侧卵巢建立骨质疏松模型,随机分为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8只,共24只。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分别给予骨化三醇[1,25(OH)2D_3]0.1μg/(kg·d)和0.025μg/(kg·d)灌胃;对照组给予脂肪乳剂2 ml/(kg·d)灌胃,给予标准饲料喂养。给药12周后测定各组的血清及骨髓中的25-羟基维生素D_3[25-hydroxyvitamin D_3,25(OH)D_3]及1,25-二羟基维生素D_3[1,25-dihydroxy vitamin D_3,1,25(OH)2D_3]水平的变化。结果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和空白对照组的血清和骨髓25(OH)D_3水平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F=15.075,P<0.001)(F=98.184,P<0.001)。可以看到高剂量组、低剂量组血清25(OH)D_3水平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但是骨髓25(OH)D_3水平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三组的血清和骨髓1,25(OH)2D_3水平组间差异也有显著统计学意义(F=1918.943,P<0.001)(F=2236.508,P<0.001),均是高剂量组、低剂量组高于空白对照组(P<0.001)。血清25(OH)D_3水平总体高于骨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4.84,P=0.00),血清和骨髓1,25(OH)2D_3水平没有统计学差异(F=-0.687,P=0.495)。结论骨化三醇能够明显提高去卵巢骨质疏松模型家兔骨组织中1,25(OH)2D_3水平,直接作用于骨组织中的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治疗骨质疏松症。
陈浩杨帆贾璞包利冯飞唐海
关键词:家兔1,25-二羟基维生素D3
手术时机的选择对椎体后凸成形术中骨水泥分布及椎体高度恢复影响的研究
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的方式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后急性期手术(2周内)和延迟手术(2周-2月)对椎体后凸成形术中骨水泥分布和椎体高度恢复及恢复后再丢失的影响。方法对2010年1月-2011年1月间于我院因明确外伤所致骨...
赵汝岗唐海陈浩杨帆杨鹤张湛金
1,25-二羟基维生素D3对骨质疏松家兔维生素D3代谢的影响
陈浩杨帆唐海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