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帆

作品数:13 被引量:40H指数:4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医科大学创新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食管
  • 3篇手术
  • 3篇切除
  • 3篇外科
  • 2篇胸腔
  • 2篇胸腔镜
  • 2篇食管癌
  • 2篇切除术
  • 2篇外科手术
  • 2篇腹腔
  • 2篇腹腔镜
  • 2篇操作孔
  • 1篇代食管
  • 1篇电刀
  • 1篇电凝
  • 1篇电凝器
  • 1篇电切
  • 1篇电视
  • 1篇电视胸腔镜
  • 1篇胸腺

机构

  • 13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重庆市第三人...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国家食品药品...

作者

  • 13篇杨帆
  • 7篇马铮
  • 6篇赵云平
  • 4篇谭群友
  • 4篇张劲
  • 4篇王如文
  • 4篇蒋耀光
  • 3篇龚太乾
  • 3篇牛会军
  • 3篇孟胜蓝
  • 2篇张景勍
  • 2篇李昆昆
  • 2篇赵晓龙
  • 1篇王睿
  • 1篇胡霓霓
  • 1篇李小玲
  • 1篇邓波
  • 1篇李孟彬
  • 1篇柳珊
  • 1篇赵春景

传媒

  • 1篇中国胸心血管...
  • 1篇中草药
  • 1篇重庆医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中华消化外科...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 4篇2013
  • 3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单腔气管插管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交感神经切断术治疗手汗症103例临床分析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总结单腔气管插管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交感神经切断术治疗手汗症的临床经验。方法分析2008年8月至2012年12月,单腔气管插管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交感神经切断术治疗手汗症103例的临床资料。术中均采用电凝钩切断T2、T3交感神经干。结果 103例患者均获得成功,双侧平均手术时间24(16~48)min,术后并发右侧中量气胸1例,全组无严重并发症,术后平均住院时间3.1(1~5)d,平均随访时间16.8(3~52)个月,术后代偿性多汗44例(42.7%),无复发病例。结论单腔气管插管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交感神经切断术治疗手汗症,采用电凝钩与30°角腔镜形成夹角,能较好观测电凝钩前端,手术安全有效,并发症少,单腔气管插管降低术中麻醉管理难度。
孟胜蓝杨帆赵晓龙牛会军
关键词:手汗症
单肋间单操作孔胸腔镜胸腺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的疗效分析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探讨单肋间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胸腺切除术改善重症肌无力(MG)患者术后胸壁慢性疼痛的临床意义,以及其手术安全性与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胸外科行电视胸腔镜胸腺切除95例,对比分析经右胸前外侧径路胸腺切除(TVAT组)与单肋间单操作孔胸腔镜胸腺切除(VTSI组)的临床与随访资料。结果全组无围术期死亡。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出血量、中转率及术后并发症、远期疗效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TSI组患者术后急性疼痛及慢性胸壁疼痛明显低于TVAT组。结论单肋间单操作孔径路可减轻MG患者术后疼痛与胸壁感觉异常,安全可行。
张劲牛会军马铮李昆昆马国锋孟胜蓝杨帆郭伟龚太乾谭群友王如文蒋耀光
关键词:重症肌无力胸腔镜胸腺切除术
医用辅助网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医用辅助网,包括用于罩住肺部的网罩和固定设置于网罩用于牵引或/和缩紧所述网罩的收缩带;本实用新型能够保障肺部不影响食管手术的顺利进行,能够有效防止对肺部的意外伤害,并且,制造简单,成本低廉,易于推广。
马铮赵云平杨帆
文献传递
Morgagni疝的诊断与治疗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成人Morgagni疝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案,提高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成人Morgagni疝的临床资料,1例经上腹旁正中切口联合右胸第5肋间前外侧切口行膈肌修补,1例经左胸第5肋间前外侧切口行膈肌修补,1例经右胸后外侧切口行开胸探查、膈肌修补。结果1例术后第3d出现呼吸困难,帮助其咳嗽、排痰后症状缓解,第12d康复出院;2例术后恢复顺利,于第10d康复出院。结论64排容积CT及全消化道X线钡餐造影有助于诊断Morgagni疝。手术治疗为最佳治疗方式,可采取经胸或经腹径路,均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邓波王如文蒋耀光谭群友赵云平马铮杨帆
关键词:MORGAGNI疝
腹腔镜下空肠穿刺造瘘术在微创食管癌外科的应用
目的 食管癌围手术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已经得到广泛应用,通常开放手术时放置鼻肠管进行肠内营养的方法在微创食管癌切除行全腹腔镜下操作时安置鼻肠管有一定困难,本研究探讨在胸腹腔镜微创食管癌切除术同时行腹腔镜下空肠穿刺造瘘术的可...
龚太乾马铮杨帆李昆昆李小玲罗庆梅刘碧王如文蒋耀光
偏心双通道腔镜穿刺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偏心双通道腔镜穿刺器,包括鞘管和鞘管内的芯锥,鞘管上有两条平行于鞘管轴线的机械通道,芯锥位于其中一条机械通道内。在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穿刺器进行腔镜手术时,在穿刺器穿刺进入患者体腔后,取出芯锥,然后通入腔...
马铮赵云平杨帆张劲
文献传递
食管癌切除胃食管颈部吻合不同吻合方式并发症比较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比较和评估食管癌切除管状胃食管颈部手工全层吻合、手工分层吻合及器械圆形吻合3种不同吻合方式对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0月至2014年3月我科由同一主刀医师完成的3种不同颈部吻合方式食管癌切除62例,其中手工全层吻合组22例,手工分层吻合组19例,器械圆形吻合组21例。比较不同手术方式吻合时间、总手术时间、术后前3d胃液引流、吻合口瘘发生率、瘘口愈合时间、吻合口狭窄发生率、胃食管反流情况等。结果 3组间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吻合口狭窄发生率、胃食管反流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颈部吻合时间器械圆形吻合组[(11.9±1.9)min]<手工分层吻合组[(23.3±3.0)min]<手工全层吻合组[(38.9±4.2)min](P<0.05),但总手术时间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瘘口平均愈合时间手工分层吻合组(7d)短于手工全层吻合组(20.8d)及器械圆形吻合组(19d)(P<0.05);术后前3d胃液引流器械圆形吻合组[(325.4±118.4)g]较手工分层吻合组[(515.9±256.5)g]少(P<0.05)。结论 3种吻合方式术后常见并发症和总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器械圆形吻合及手工分层吻合均可有效缩短颈部操作时间,后者瘘口愈合时间更短,前者因胃液引流更少或可减低吻合口出血风险。
孟胜蓝蔡云婷赵晓龙杨帆牛会军
关键词: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胃食管反流
保留迷走神经的腹腔镜食管切除胃代食管术被引量:1
2013年
腹腔镜保留迷走神经的食管切除胃代食管术治疗早期食管癌具有微创、功能保全和术后生命质量好的优势,同时能达到常规根治性手术的肿瘤学效果。2009年9月至2013年8月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和第四军医大学西京消化病医院对12例早期食管黏膜内鳞癌患者施行保留迷走神经的食管切除胃代食管术。术后随访1~24个月,其中发生一过性声音嘶哑和颈部吻合口瘘各1例,经保守治疗治愈;术后2个月吻合口狭窄1例,经扩张治疗3次后治愈;其余患者均能正常经口进食,无胸闷、腹胀、腹泻、吞咽困难等症状,无肿瘤复发、转移征象。因此,腹腔镜保留迷走神经食管切除胃代食管术是治疗早期食管黏膜内癌和食管良性疾病的较好选择。
龚太乾李孟彬刘小南孙力杨帆王如文蒋耀光
关键词:食管肿瘤腹腔镜检查食管切除术保留迷走神经
一种电视纵膈镜用电凝器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外科手术器械,尤其涉及一种电视纵膈镜用电凝器,由导电金属丝和绝缘管套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金属丝由顺秩相连的电凝弯钩、金属丝直段和手柄连接段三段组成,所述金属丝直段外套有绝缘管套。本实用新型在微创手...
赵云平杨帆
文献传递
双悬挂式腔内置管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悬挂式腔内置管,由悬吊件、腔内支撑管和可拆密封端盖组成,腔内支撑管上端连接悬吊件,下端用可拆密封端盖密封,且下部管壁开有进食孔,本实用新型采用双悬挂结构,即腔内支撑管的上端由悬吊件经鼻腔和鼻孔伸出并...
赵云平马铮杨帆张劲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