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宁

作品数:20 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南京铁道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卫生厅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9篇细胞
  • 11篇树状突细胞
  • 5篇树突
  • 5篇树突状
  • 5篇树突状细胞
  • 5篇外周
  • 5篇外周血
  • 4篇胸腺
  • 4篇人外周血
  • 4篇小鼠
  • 3篇形态学
  • 3篇LAK
  • 2篇电镜
  • 2篇电镜观察
  • 2篇形态学观察
  • 2篇性腺
  • 2篇摘除
  • 2篇摘除后
  • 2篇人外周血树突...
  • 2篇杀伤

机构

  • 20篇南京铁道医学...
  • 2篇中国药科大学
  • 2篇镇江医学院
  • 2篇南京金陵医院
  • 1篇江苏职工医科...
  • 1篇太和医院
  • 1篇十堰市太和医...
  • 1篇天津市肿瘤医...

作者

  • 20篇杨宁
  • 13篇许嘉弟
  • 10篇张锦堃
  • 7篇缪继武
  • 7篇尹兰珍
  • 3篇宋继志
  • 3篇张吉才
  • 3篇王书友
  • 2篇潘志超
  • 2篇张锦坤
  • 2篇魏锡云
  • 2篇郭青龙
  • 2篇唐明月
  • 2篇丁蓓蓓
  • 2篇刘恭植
  • 2篇许化溪
  • 2篇黄福林
  • 1篇邱立华
  • 1篇毛曦
  • 1篇刘汉义

传媒

  • 7篇解剖学报
  • 4篇南京铁道医学...
  • 4篇上海免疫学杂...
  • 1篇江苏医药
  • 1篇铁道医学
  • 1篇解剖学杂志
  • 1篇中华血液学杂...
  • 1篇中国组织化学...

年份

  • 1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7
  • 2篇1996
  • 2篇1995
  • 8篇1992
  • 2篇1991
  • 1篇1990
  • 1篇1988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SLE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研究被引量:3
1995年
应用抗T淋巴细胞单克隆抗体技术对25例SLE患者(活动期15例,缓解期10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检测。结果表明:(1)活动期患者CD、CD及CD细胞数均明显减低。(2)缓解期患者CD细胞数较活动期明显升高,且CD/CD比值较正常组明显降低。提示CD细胞的减少与SLE患者病情活动有关。
王美美杨宁缪继武刘冬卉
关键词:红斑狼疮外周血T淋巴细胞系统型红斑狼疮
人外周血树突状细胞在LAK抗HPBALL细胞中作用的研究被引量:3
1998年
为探讨树突状细胞(DC)在LAK抗HPBALL细胞中的作用,采用多因素、多水平的杀伤试验,同时以光镜、电镜观察DC、LAK、HPBALL相互作用的形态特征及DNA断端标记法检测瘤细胞是否凋亡。结果表明:(1)DC无直接杀伤HPBALL作用。(2)5×105~1×107/LDC有增强不同E/TLAK杀伤活性的趋势,而1×107~5×107/LDC对LAK活性有抑制趋势。(3)DC、LAK杀伤HPBALL的最佳组合条件为:DC培养4d、浓度5×106/L,LAKE/T=10/1,rIL-2=0。(4)光镜、电镜下均可见DC的突起与LAK、HPBALL细胞紧密接触形成细胞簇。(5)DNA断端标记法显示瘤细胞呈末端脱氧核糖核酸转移酶阳性反应。
邱立华缪继武杨宁尹兰珍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外周血LAK
老龄小鼠性腺摘除后胸腺的形态学变化被引量:1
1992年
本文观察了15月龄雌雄ICR小鼠于性腺摘除后第25天胸腺的变化。与对照组相比,胸腺增大,重量增加,皮质增厚且皮髓质分界明显,细胞密度显著增大;皮质/髓质立体计量数值、细胞总数、胸腺细胞数/mm^2及ANAE阳性细胞、非淋巴细胞(NLC)、巨噬细胞(Mφ)一胸腺细胞花环的百分率均增高;电镜下胸腺细胞与明型上皮性网状细胞或Mφ形成的花环更多见。外周血ANAE阳性淋巴细胞明显增多。以上结果表明,老龄小鼠于性腺摘除后,胸腺呈现明显的形态学逆转变化。
魏锡云张锦堃许嘉弟郭青龙查宝兴杨宁唐明月王书友
关键词:胸腺胸腺细胞
人外周血树突状细胞抗HL-60细胞活性探讨
1996年
人外周血树突状细胞抗HL-60细胞活性探讨张吉才缪继武杨宁尹兰珍树突状细胞(DC)是一种重要的免疫辅助细胞。近年来,大量临床研究发现:肿瘤组织内DC浸润的程度与肿瘤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但这些研究均局限于原位。体外观察DC抗肿瘤活性及其对LAK细胞杀瘤...
张吉才缪继武杨宁尹兰珍
关键词:HL-60细胞外周血树突状细胞
大鼠脾树状突细胞的研究——光镜和电镜观察被引量:2
1990年
本研究采用Kamperdijk的方法,稍加改良,分离了大鼠脾树状突细胞,并对分离的细胞进行了光镜和电镜检测。结果表明细胞95%以上存活。在悬液中,细胞保持突起,且突起能持续伸缩。细胞PAS反应、Prussian blue反应、AlP、PO、ATPase反应均呈阴性,AcP反应或呈阴性,或在核凹陷处呈大圆点状反应,或在核附近有数个小颗粒反应。细胞膜表面有许多Ia抗原,但缺乏Fc受体。细胞表面光滑,突起呈鳞茎状或薄片状。核形不规则。细胞质内细胞器稀少,但可有中等量的线粒体、核糖体和泡状结构。结果表明,分离细胞的形态结构与Steinman和Kamperdijk描述的淋巴树状突细胞类同;分离方法切实可行。
许嘉弟杨宁张锦堃查宝兴黄福林王书友刘为绚
关键词:树状突细胞细胞化学电镜
人LAK细胞的细胞化学活性与其细胞毒性关系的探讨
1995年
对诱导1d、3d、5dLAK细胞作ANAE、ACP、POX及PAS细胞化学染色,同时采用LDH释放法对LAK细胞的细胞毒性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随诱导天数的延长,LAK细胞胞质中ANAE、ACP和PAS的反应物逐渐增多、增强,阳性率也逐渐增高,不同天数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01)。POX均为阴性反应。细胞毒性试验证实,随诱导天数的延长LAK细胞杀伤活性逐渐增强。这表明LAK细胞的细胞化学活性与其细胞毒性密切相关,为了解LAK细胞的激活状态提供了形态学依据。
杨宁缪继式尹兰珍查宝兴刘汉义
关键词:杀伤细胞细胞化学细胞毒性
大鼠树状突细胞的免疫功能研究被引量:3
1992年
本文应用ConA刺激的淋巴细胞转化试验(~3H-TdR参入法)和定量溶血分光光度法(QHS)对大鼠脾脏的树状突细胞进行了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的研究。结果表明,大鼠脾脏树状突细胞具有明显增强ConA刺激的T淋巴细胞增殖和促进绵羊红细胞抗体产生的能力,进一步证实树状突细胞确系一种重要的抗原提呈细胞。
潘志超许化溪刘恭植张锦堃许嘉弟杨宁查宝兴
关键词:树状突细胞免疫功能
大鼠脾树状突细胞和巨噬细胞S-100蛋白免疫反应性观察被引量:1
1992年
本文采用S-100蛋白免疫组化染色结合ACP组化染色(或lysozyme免疫组化染色)来进一步观察大鼠脾树状突细胞(DCs)和巨噬细胞(Mφs)的染色反应性。结果表明,脾悬液淋巴树状突细胞(LDCs)呈S-100蛋白阳性反应而ACP反应为阴性或弱阳性,Mφs则呈ACP强阳性反应而S-100蛋白反应为阴性;同一涂片S-100蛋白和ACP双染结果,两者不重叠。脾冰冻切片显示交错突细胞(IDCs)和滤泡树状突细胞(FCDs)呈S-100蛋白阳性反应而ACP反应为阴性或弱阳性,Mφs则反之,即ACP反应强阳性而S-100蛋白为阴性反应;同一切片S-100蛋白和ACP双染也无重叠。腹腔Mφs贴片对照染色,Mφs呈ACP强阳性反应而S-100蛋白反应为阴性。由此进一步证实在一定条件下S—100蛋白可作为鉴别DCs和Mφs的标志。
张锦堃许嘉弟杨宁查宝兴袁琳
关键词:树状突细胞巨噬细胞S-100蛋白
鼠脾脏树突状细胞对IL-2活化的鼠脾效应细胞抗肿瘤作用的调节被引量:1
1992年
本文采用鼠脾脏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联合经IL-2活化的脾脏淋巴细胞进行抗肿瘤的研究,探讨DCs在抗肿瘤免疫中的作用。结果发现DCs能明显促进IL-2活化的效应细胞抗肿瘤作用。
邵启祥潘志超许化溪王胜军刘恭植张锦堃杨宁查宝兴许嘉弟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白细胞介素2
小鼠胸腺树突状细胞的分离和纯化方法的改进被引量:4
1999年
目的 探讨一种简便易行的小鼠胸腺树突状细胞(TDC)的分离纯化方法。 方法 密度梯度离心结合小鼠CD5 单克隆抗体(m Ab)淘洗法(panning)。 结果 细胞浓度在1.5×107 /m l时进行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可使分离纯度高、细胞丢失少;依次使用两种分离液分离的效果优于同一种分离液的反复使用;小鼠CD5单抗浓度为25m g/L时,淘洗纯化效果较好,TDC纯度达75% ~90% 。 结论 密度梯度离心与CD5单抗淘洗纯化的方法切实可行。
丁蓓蓓缪继武宋继志杨宁尹兰珍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胸腺纯化小鼠TDC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