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勇勋

作品数:41 被引量:113H指数:7
供职机构:西昌学院动物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理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8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0篇医药卫生
  • 4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2篇学成
  • 12篇化学成分
  • 11篇杜鹃
  • 8篇植物
  • 8篇化学成分研究
  • 5篇药用
  • 5篇提取物
  • 5篇活性
  • 3篇烟曲霉
  • 3篇植物内生
  • 3篇植物内生真菌
  • 3篇制剂
  • 3篇三叶
  • 3篇三叶草
  • 3篇射干
  • 3篇天名精
  • 3篇内生真菌
  • 3篇曲霉
  • 3篇马鞭草
  • 3篇菊科

机构

  • 32篇西昌学院
  • 13篇成都中医药大...
  • 3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广东药学院
  • 1篇西南民族大学

作者

  • 41篇杨勇勋
  • 10篇董小萍
  • 6篇颜瑜
  • 5篇黄海燕
  • 5篇陶明
  • 4篇焦钰
  • 4篇罗茜
  • 3篇李慧梁
  • 3篇马金华
  • 3篇谭玉柱
  • 3篇郝桂英
  • 3篇张建平
  • 2篇肖文渊
  • 2篇王泽刚
  • 2篇陈胡兰
  • 2篇张万明
  • 2篇蒋中国
  • 2篇李小芳
  • 2篇晏永明
  • 2篇骆骄阳

传媒

  • 7篇中国民族民间...
  • 5篇亚太传统医药
  • 3篇天然产物研究...
  • 3篇中草药
  • 2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黑龙江医药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波谱学杂志
  • 1篇中成药
  • 1篇南方农机
  • 1篇中药材
  • 1篇西南民族大学...
  • 1篇兽医导刊
  • 1篇中药与临床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 1篇第四届中医药...
  • 1篇2013年全...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7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7篇2016
  • 2篇2015
  • 5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马鞭草的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8
2019年
为研究马鞭草的化学成分,采用硅胶、C18反相硅胶、sephadex LH-20等色谱技术与制备薄层色谱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与波谱数据鉴定分离化合物的结构.从马鞭草全草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戟叶马鞭草苷(1)、香叶木素(2)、8-羟基-柚皮素-4’-甲基醚(3)、甘草素(4)、二氢咖啡酸丙酯(5)、2-(3,4-二羟基苯基)-乙醇乙酸酯(6)、2-羟基-3-甲氧基蒽醌(7).除化合物1外,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本种植物中发现.
马金华杨勇勋
关键词:马鞭草化学成分黄酮蒽醌
红棕杜鹃(原变种)叶提取物抑菌活性的研究
2019年
本试验以红棕杜鹃(原变种)叶为原料,用有机溶剂95%乙醇、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初步提取红棕杜鹃(原变种)叶的活性成分,测定其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试验结果表明:三种粗提液中乙酸乙酯粗提液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最好,95%乙醇粗提液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次之,石油醚粗提液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最弱。三种萃取相中乙酸乙酯萃取相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效果最好,石油醚萃取相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稍弱,正丁醇萃取相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最差。此试验说明红棕杜鹃(原变种)叶含有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作用的成分,为植物源性抗菌药物的开发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莫全杨勇勋
关键词:大肠杆菌抑菌活性
基于课程思政的《天然药物化学》教学实践
2024年
《天然药物化学》是西昌学院动物科学学院制药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也是一门具丰富课程思政元素的课程。为达到“立德树人”、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与建设者的目的,本课程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实施“三全育人”方式,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堂教育之中,增强了学生对阐释中(彝)医药的科学内涵的热情、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同时,教学内容强调“厚基础、强实践,理实结合与学科交叉”,即:理论教学贯彻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理念;实践教学贯彻应用性的教学理念,加强基础知识与动手能力的培养;而学科交叉强调基于凉山彝医药独特应用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以及与动物医药的学科交叉,从而提升了教学效果。因此,笔者总结近年来本课程基于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供同行参考。
杨勇勋范顺明黄志秋
关键词:天然药物化学三全育人教学实践
川射干的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15
2010年
目的:研究川射干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95%乙醇提取,硅胶与C18反相硅胶柱层析,以及重结晶等方法从川射干中分离其化学成分,通过化学方法及波谱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乙酸乙酯部位分离并鉴定出9个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aurantiamide acetate(Ⅰ),鼠李秦素(rhamnazin,Ⅱ),kanzakiflavone-2(Ⅲ),鸢尾苷元(tectorigenin,Ⅳ),鸢尾甲黄素B(iristectorigenin B,Ⅴ)鸢尾甲黄素A(iristectorigenin A,Ⅵ),二甲基鸢尾苷元(dimethyltectorigenin,Ⅶ),茶叶花宁(apocynin,Ⅷ),β-谷甾醇(β-sitosterol,Ⅸ)。结论:二肽化合物aurantiamide acetate(Ⅰ)为首次从本科植物分得;化合物Ⅱ、Ⅲ为首次从本种分得。
杨勇勋董小萍
关键词:川射干化学成分ACETATE二肽异黄酮
白三叶草植物内生真菌烟曲霉蒽醌化合物的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从白三叶草(Trifolium repens L.)叶中分离得一株真菌,鉴定为烟曲霉Aspergillus fumigatus,采用大米固体培养基发酵,其乙酸乙酯提取物具有抑制白菜种子发芽的能力。继续从此活性部位分离得5个蒽醌化合物,通过波谱及理化性质鉴定为:大黄素-1-甲醚(1)、大黄素-8-甲醚(2)、asperfumin(3)、monomethylsulochrin(4)和trypacidin(5)。化合物1~5采用钙流模型测定其生物活性。结果显示1具有促进钙离子细胞内流的活性。
杨勇勋
关键词:白三叶草植物内生真菌烟曲霉
甘松药材HPLC指纹图谱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建立甘松药材HPLC指纹图谱,以便比较完整地反映甘松的内在化学信息,全面评价甘松药材质量,与其他药材进行鉴别。方法:应用HPLC法测定了10批甘松的指纹图谱,甲醇-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88 nm,流速1.0 ml/min,柱温25℃,收集65 min。结果:建立了甘松HPLC指纹图谱共有模式,并对不同产地药材进行了相似度比较。结论:该方法稳定可靠,信息量大,为甘松药材鉴别和质量评价提供了依据。
李莹董小萍杨勇勋刘俊超骆骄阳张旭
关键词:指纹图谱HPLC
川射干中点地双梅糖苷的结构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采用95%乙醇提取,硅胶柱层析,以及重结晶等方法从川射干中分离其化学成分,并通过各种光谱进行结构鉴定.从川射干正丁醇部位分离得到一个酚二糖苷类化合物点地双梅糖苷(Tectoruside),通过包括2D NMR在内的各种光谱首次阐明了它的结构,归属了所有碳与氢的化学位移,其结构为1-{3′-甲氧基-4′-[O-β-D-吡喃葡萄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基]苯基}乙酮.
杨勇勋董小萍陈胡兰
关键词:川射干
马鞭草科石梓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8年
论述了马鞭草科石梓属植物的化学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尤其关注它们之中的环烯醚萜苷类与木脂素类成分,以期为石梓属植物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及新药开发奠定基础。
杨勇勋
关键词:马鞭草科石梓属环烯醚萜木脂素
强脊炎丸质量标准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建立强脊炎丸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强脊炎丸中的淫羊藿、何首乌、党参、当归、川芎、白芍等六味主要中药进行了鉴别,以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主药淫羊藿中的淫羊藿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定性鉴别分离度好,专属性强;淫羊藿苷的含量测定线性范围为0.0944~0.9440μg(r=0.9998),平均回收率为100.28%,RSD=1.92%。结论:所建立之方法可靠、准确、专属性强,可有效控制强脊炎丸的质量。
潘晓丽张旭彭腾骆骄阳邓放杨勇勋
关键词: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淫羊藿苷
红棕杜鹃(原变种)叶提取物体外抗3种皮肤真菌活性的研究
2019年
为研究红棕杜鹃(原变种)叶提取物对皮肤真菌的抑制作用,试验采用乙醇、石油醚、乙酸乙酯及正丁醇四种不同极性的有机溶剂对红棕杜鹃(原变种)叶的活性成分进行浸泡提取,观察不同溶剂粗提取液及萃取相对石膏样小孢子菌、犬小孢子菌和须毛癣菌三种皮肤真菌的体外抗菌活性,结果表明:乙酸乙酯浸泡粗提取液抑菌效果最佳,对石膏样小孢子菌、犬小孢子菌和须毛癣菌抑菌率分别为43.3%、49.3%、53.6%,正丁醇相浸膏所得红棕杜鹃(原变种)叶提取物抑菌效果最弱,对石膏样小孢子菌、犬小孢子菌和须毛癣菌抑菌率分别为21%、18.5%、14%。说明4种不同提取溶剂2种提取方法所得红棕杜鹃(原变种)叶提取物对3种皮肤真菌均有不同程度抑制效果。本试验首次测定了红棕杜鹃(原变种)提取物的抗皮肤真菌效果,为研发安全、环保、抗皮肤真菌效能好的植物源新药物提供依据。
莫全杨勇勋
关键词:粗提物皮肤真菌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