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前进 作品数:73 被引量:222 H指数:9 供职机构: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生物学 化学工程 环境科学与工程 更多>>
中籼稻品种E164的选育及开发利用研究 1990年 用复交系谱法选育成中籼稻中熟品种E164.该品种参加两年(1987~1988) 省区试,平均亩产481.5公斤,比对照密阳23平均亩增产10.7%;一年(1989) 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02.4公斤,比对照密阳23增产8.6%.株形优良,茎秆健壮,耐肥抗倒,分蘖力较强,穗大粒多,米质优,1985年参加省优质米评比,居参评20个籼稻优质米之首,1987年参加中国水稻研究所63个区试籼稻品种米质测定,名列第三.三年(1987~1989) 人工接病虫鉴定,中抗白叶枯病,抗至中抗稻瘟病和白背飞虱,高抗至抗褐稻虱;田间检查,纹枯病轻.表现为优质、高产、多抗品种类型.目前省内外正在加速开发利用, 严企松 韦时遇 杨国荣 李泽福 唐光勇 杨前进 王本维 孙国伦关键词:籼稻 中稻 选育 Study on Mechanization Hybrid Rice Seed Production Technology and Combine Breeding Advances 被引量:5 2011年 [Objectives]Current hybrid rice seed production mechanization and a new kind of hybrid rice seed production mechanization using Bentazone sensitive lethal genes for mechanized seed production technology are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Method]Sensitive Restorer Bentazone lethal dose of filtering,parental and seed weight are bred combinations of several aspects of the system described,and presented mechanized seed technology new research directions.[Results]The method of using Bentazone sensitive lethal genes for mechanized seed production technology is feasible,economic,seed production and combination advantages.[Conclusions] Using Bentazone sensitive lethal genes for mechanized seed production technology is the new study direction of mechanic production. 汪婉琳 朱启升 王士梅 杨前进 张德文关键词:BENTAZONE-SENSITIVITY-GENE 用浸胚法将外源DNA导入水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06年 系统地概述了将外源DNA采用浸胚法导入水稻的理论基础、原理、转导机理,浸胚处理及后代分之验证方法;总结了1989以来我国育种工作者采用该方法将外源DNA导入水稻所选用的供体、受体及所创建的水稻新种质类型;报道了笔者用浸胚法将空心莲子草DNA导入水稻增强其耐旱性和创建水稻新种质的研究进展。 杨前进关键词:水稻 外源DNA 浸胚法 稻种经集装箱海运到安哥拉后发芽能力的研究 2011年 安哥拉政府非常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委托中国企业帮助其建设规模化、现代化的示范农场,所以需要从中国引进水稻等农作物种子到安哥拉进行试种、示范。对从中国将稻种经集装箱海运到安哥拉后的实际发芽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6个供试品种的发芽率和成秧率基本正常,发芽率变幅为75.7%~95.7%,成秧率变幅为25.0%~50.8%。由此可知,可以将稻种在自然温度条件下从中国用集装箱装载经海洋运输到安哥拉。 杨前进 张德文 尤铁龙 曹永亮 马建峰关键词:稻种 海洋运输 发芽能力 K优绿36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1 2000年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 ,以秧龄、栽插密度和本田施氮量为试验因子 ,以产量为目标 ,优选K优绿 3 6高产栽培技术措施。结果表明 :秧龄 3 0d、栽插密度 3 6.0万穴 /hm2 、本田施氮量 2 62 .5kg/hm2 的组合方式最优 ,其中秧龄的长短是影响K优绿 3 杨前进 朱启升 张德文 詹树科 洪敏 汪丽黛关键词:栽培技术 秧龄 氮肥 中籼稻 籼型光温敏两系不育系绿102S(102S)的选育及特性 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选育及推广优质籼型光温敏两系不育系水稻。[方法]以安湘S为母本,与广亲和籼三系恢复材料L09选(轮回422/78039)杂交,然后在其分离后代中进行选择。[结果]经5年9季,于2003年冬季选出基本稳定的优质抗倒籼型光温敏两系不育系。该不育系育性稳定,育性转换起点温度低,在海南可繁性好,早熟,品质优良,抗倒性好。[结论]绿102S(102S)值得推广。 汪婉琳 朱启升 王士梅 杨前进 张德文关键词:光温敏核不育系 早熟 中籼 陈稻种旱育秧浸种时间与出苗间关系初探 1998年 用冷储1a的汕优63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塑料农膜覆盖旱育秧方法,在只浸种不催芽情况下,探讨浸种时间长短与出苗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农膜覆盖旱育秧,陈稻种可以浸种后不催芽直接播种;浸种42h左右,种子出苗整齐一致,达最高的出苗率和成苗率。 杨前进 张德文 汪丽黛关键词:旱育秧 浸种时间 出苗 水稻 安徽省杂交中稻主导品种丰产性及耐高温特性研究 被引量:14 2007年 针对安徽省易旱、易涝、易遇高温热害,生产上使用品种数量过多,主导品种不够明确的瓶颈问题,将安徽省近年审定的在区试中增产幅度较大且推广面积较大的品种同步进行丰产性和耐高温特性研究。丰产性试验表明:在正常温度条件下,两优6326等中籼和天协1号等中粳组合都表现了较好的丰产性。耐高温试验结果表明:在减数分蘖期和抽穗期扬花期遇到连续35℃以上的高温时,绿优1号、两优6326、皖稻153和Ⅱ优838等表现较好耐高温特性,在高温发生年份具有较强的抗性,而天协1号则对高温特别敏感,生产上应该注意。 王士梅 张德文 杨前进 汪婉琳 朱启升关键词:杂交中稻 丰产性 耐高温 优质高产杂交籼稻新组合绿优1号 被引量:1 2007年 绿优1号(皖稻121)是安徽省农科院绿色食品工程研究所用绿3A(皖稻123)与优质常规稻皖稻99配组育成的迟熟中籼杂交稻新组合,2004年3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年3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年6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稻2005027)。该组合在鄂、豫、皖、苏、浙、赣、闽等省种植,均表现高产、优质。 朱启升 杨前进 张德文 董军 王士梅 汪婉琳 冯春关键词:杂交水稻 选育 蚕豆整体DNA导入冬小麦的细胞遗传学研究初报 被引量:2 2002年 提取蚕豆整体DNA ,用穗颈注射法将其从小麦穗颈部直接注入冬小麦植株体内 ,分别取不同处受体子代 (D2 代 )的植株根尖和幼穗做切片观察受体子代体细胞和花粉母细胞内染色体变化情况。结果表明 ,受体子代在体细胞的有丝分裂和花粉母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中 :①细胞内染色体数目没有变化 ,与受体相同 ;②细胞内染色体形态均出现一定的异常 ,且分裂的各个时期都能发现畸变类型 ,畸变率明显高于对照 (受体 ) ;③不同的处理类型畸变率不同。这些变异有可能与后代生物学特性有关。 杨前进 张德文 朱启升 夏静 陶侠林关键词:蚕豆 冬小麦 细胞遗传学 染色体 畸变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