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鹰
- 作品数:6 被引量:97H指数:5
-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全球环境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实验室培养下中国亚热带和温带土壤有机碳分解特征的研究
- 在全球碳循环中,与人类活动关系最密切的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土壤有机碳的积累和分解速率决定着土壤碳库储量。土壤有机碳的微小变动可导致大气二氧化碳浓度较大变化。本论文通过研究我国亚热带和温带不同地区土壤有机碳的分解变化特征...
- 李海鹰
- 关键词:土壤有机碳土壤类型土壤碳库亚热带温带
- 文献传递
- 土壤水分对水稻土和菜园土有机碳分解的影响被引量:9
- 2007年
- 采用培养法研究在不同水分条件下水稻土和菜园土有机碳的分解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不同的土壤类型和不同的水分条件下CO2释放速率的变化趋势都是前期分解速率快,后期分解速率减慢并趋于稳定。低土壤水分含量不利于水稻土和菜园土的有机碳分解,中等土壤水分含量有利于菜园土的有机碳分解,高土壤水分含量有利于水稻土的有机碳分解。对有机碳分解累计量曲线的拟合,幂函数(y=b0*xb1)可以很好的反映这种变化趋势,并且b0和b1与土壤水分含量都有很好的相关性。
- 李海鹰潘剑君孙波
- 关键词:土壤水分含量有机碳菜园土水稻土
-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有机碳各库大小及分解动态被引量:32
- 2008年
- 依据三库一级动力学理论,以下蜀黄土为对象,研究了天然林地、新早地和老早地土壤不同土层有机碳各库大小和分解动态,探讨了土地利用变更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结果表明:下蜀黄土上发育的黄棕壤表层、中层和下层土壤总有机碳库大小分别为7818.34~9242.30mg/kg,3093.66~3338.59mg/kg,2337.27~3188.40mg/kg。各碳库占总有机碳比例及平均驻留时间为:活性碳库0.41%~3.81%,平均驻留时间3~40天;缓效性碳库23.23%~79.11%,平均驻留时间5~24年;惰性碳库18.11%~74.80%。土地利用类型从天然林地-新旱地-老早地转变导致各层土壤缓效性碳库减小,中层惰性碳库增大,随着早地耕作时间增长这种趋势越明显。根据呼吸培养结果发现土壤有机碳分解具有前期快速分解和后期稳定分解两个阶段,快速分解期为活性碳平均驻留时间。研究表明,早地土壤较之天然林地具有更大的固碳能力,只要合理管理与耕作,早地将是一个巨大的碳汇。
- 陈锦盈孙波李忠佩李海鹰潘剑君
- 关键词:下蜀黄土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有机碳分解速率
- 江苏省江都县土壤环境质量综合评价被引量:6
- 2005年
- 在GIS支持下,确定土壤污染状况、土壤养分状况、土壤理化性状和立地条件为土壤环境评价因子,利用江苏省国土生态地球化学调查前期获得的基础数据,以30 m×30 m栅格作为评价单元,对江苏省江都县土壤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并结合土壤污染与养分状况对结果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结果表明,江都县土壤污染状况大部分处于警戒水平下,只有少数地方处于轻污染水平;土壤养分状况整体较好。综合评价表明,江都县土壤环境质量总体较好,其一等土壤与二等土壤的面积分别占总面积的49.6%和43.6%,三等土壤和四等土壤总共不到7%。
- 许端阳姜小三李海鹰潘剑君廖启林吴新民邹松梅
- 关键词: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GIS土壤环境质量
- 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分布规律的研究——以江苏省溧水县为例被引量:23
- 2007年
- 对溧水县33个土壤样点的阳离子交换量(CEC)进行了测定,应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将CEC点图在同一土壤类型中进行逆距离加权插值,叠加得到CEC空间分布图。溧水县土壤CEC平均值是12.50cmol/kg±3.56cmol/kg;空间分布图中有71.69%面积其土壤处于中等保肥供肥水平(CEC10~20cmol/kg)。在不同的地形中,CEC为5~10cmol/kg的土壤在低山的面积百分比大,占56.21%;CEC为10~20cmol/kg的土壤在平原的面积百分比大,占82.23%;CEC>20cmol/kg的土壤只在平原中出现,占0.30%。秦淮河圩区、石臼湖圩区、低山丘陵区的北区和西南区土壤CEC均在10~20cmol/kg,低山丘陵东区东庐山?马占山?关山?方山一线,土壤CEC为5~10cmol/kg。
- 李海鹰姜小三潘剑君廖启林邹松梅吴新民
- 关键词:土壤阳离子交换量
- 农田土壤有机碳库大小及周转被引量:30
- 2006年
- 对水稻土、早地潮土和红壤下土壤有机碳库的大小、分解速率和平均驻留时间进行了分析,根据有机碳周转时间的不同,可将土壤有机碳库划分为活性碳库、缓效性碳库和惰效性碳库3个库,其遵循三库一级动力学方程,根据土壤有机碳的分解变化,用此方程在SAS8.2软件上拟合出活性碳库、缓效性碳库的大小及其分解速率.结果表明,农田土壤各剖面的活性碳一般占土壤有机碳的0.6%~3.7%,平均驻留时间为4~45 d;缓效性碳库一般占土壤有机碳的37.7%~81.2%,平均驻留时间为5~24年;利用酸水解测得的惰效性碳一般占土壤有机碳的17.1%~48.1%.不同水型及不同母质下的水稻土中各碳库变化规律分别为:潴育型水稻土>潜育型水稻土>淹育型水稻土、第四纪红粘土>第三纪红砂岩类.不同水稻土和旱地土壤中,活性碳库变化规律为水稻土>旱地,而缓效性碳为旱地土壤>水稻土,表明旱地土壤的固碳能力较水田强.
- 邵月红潘剑君孙波李海鹰
- 关键词:土壤有机碳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