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景

作品数:9 被引量:47H指数:4
供职机构: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细胞
  • 4篇腺癌
  • 3篇乳腺
  • 3篇乳腺癌
  • 2篇蛋白
  • 2篇血管
  • 2篇血管形成
  • 2篇乙肝
  • 2篇乙肝病毒
  • 2篇乙肝病毒X蛋...
  • 2篇引流
  • 2篇乳腺癌干细胞
  • 2篇肿瘤
  • 2篇肿瘤干细胞
  • 2篇内皮
  • 2篇内皮细胞
  • 2篇干细胞
  • 2篇肝病
  • 2篇肝细胞
  • 2篇癌干细胞

机构

  • 6篇荆门市第一人...
  • 4篇武汉大学
  • 2篇十堰市太和医...
  • 1篇宜昌市第一人...

作者

  • 9篇李景
  • 4篇肖光雄
  • 3篇刘志苏
  • 3篇许军
  • 3篇付焱
  • 2篇王栋锋
  • 2篇王刚
  • 2篇刘立
  • 2篇刘权焰
  • 2篇张进
  • 2篇张浩
  • 1篇何跃明
  • 1篇潘定宇
  • 1篇王刚
  • 1篇刘凌
  • 1篇金哲龙
  • 1篇李朋
  • 1篇胡玲

传媒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医学新知
  • 1篇腹部外科
  • 1篇中国普外基础...
  • 1篇医学研究生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源于乳腺癌干细胞的内皮细胞参与肿瘤血管形成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肿瘤干细胞是肿瘤细胞中表达干细胞相关标志的亚群,具有高增殖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文中探讨源于乳腺癌干细胞的内皮细胞是否参与了乳腺癌的血管形成过程,为乳腺癌发病机制提供部分理论基础。方法收集人乳腺癌组织样本,免疫组化法和免疫荧光法检测肿瘤血管中突变型P53、CD31、VEGF的表达,荧光原位杂交方法检测Her-2扩增情况;制备乳腺癌单细胞悬液,采用免疫磁珠分选方法分选出CD44^+/CD24^(-/low)细胞,以培养体系为EGM-2内皮细胞培养基培养,流式细胞检测其内皮细胞表面标志CD31和CD105的表达和摄取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的能力,体外进行三维胶培养,观察其脉管样结构。结果乳腺癌组织样本的石蜡切片中均可观察到CD31、VEGF、突变型P53的表达,并沿着血管腔或血管球排列;免疫荧光显示乳腺癌组织血管内表达CD31和DAPI信号;在分离成功的乳腺癌干细胞进行免疫磁珠分选,分选前、后细胞中CD44^+细胞比例分别为(7.5±2.6)%、(94.3±4.7)%;分选前、后细胞中CD24^+细胞比例分别为(48.2±9.4)%、(4.3±1.6)%,CD24^+细胞比例越低则CD24^(-/low)细胞比例越高;乳腺球细胞中CD105^+细胞比例为(4.5±0.9)%,CD31^+细胞比例为(6.2±1.3)%;经内皮细胞培养体系持续培养3代后,CD105^+和CD31^+细胞比例明显提高分别为(79.6±9.3)%和(84.1±10.7)%;经内皮细胞培养体系培养后的细胞能吞噬Di L-Ac-LDL,说明该细胞具有内皮细胞类的功能;内皮细胞组可见有脉管样结构形成,而脂肪细胞无脉管样改变的趋势。结论乳腺癌干细胞来源的内皮细胞可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在体外培养中可参与肿瘤血管的形成。
李景付焱肖光雄许军王刚
关键词:乳腺癌乳腺癌干细胞血管形成内皮细胞肿瘤干细胞
不阻断入肝血流左半肝切除治疗左肝内胆管结石(附20例报告)
2009年
目的分析不阻断入肝血流行左半肝外切除术治疗左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12月~2008年07月20例左半肝肝内胆管结石,肝切除时不阻断入肝血流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28例相同部位结石肝切除时阻断入肝血流的术中失血量、肝切除时间,术后肝功能AST、ALT变化和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肝切除时间分别为(19±4)min和(20±5)min(P〉0.05);出血量分别为(243.2±89.5)ml和(248.7土94.6)ml(P〉0.05);术后第7d肝功能AST变化分别为(68±15)UI;(144±26),ALT分别为(70±14);(142±28)(P〈0.01),术后并发症分别为9例和10例(P〉0.05)。结论不阻断入肝血流行左半肝切除术是治疗左肝内胆管结石的一种安全、有效方法,且能明显减少对肝功能的损害。
王刚何跃明李景
关键词:左半肝切除术肝内胆管结石缺血再灌注损伤
乳腺癌干细胞向血管内皮细胞分化及血管形成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乳腺癌干细胞向血管内皮细胞分化的潜力及参与肿瘤血管形成的作用。方法收集人乳腺癌组织样本,检测肿瘤血管中突变型P53、CD31、VEGF的表达及Her-2扩增;制备乳腺癌单细胞悬液,分选出CD44^+/CD24-/low细胞,以培养体系为EGM-2内皮细胞培养基培养,检测其内皮细胞表面标志CD31和CD105的表达和摄取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的能力,体外进行三维胶培养,观察其脉管样结构。结果乳腺癌组织样本中均可观察到CD31、VEGF、突变型P53的表达,并沿着血管腔或血管球排列;免疫荧光显示乳腺癌组织血管内表达CD31和DAPI信号;在13例所取样本中检测到Her-2阳性扩增4例,未扩增9例。分离成功的乳腺癌干细胞进行免疫磁珠分选,分选前CD44^+细胞比例[(7.5±2.6)%]明显低于分选后[(94.3±4.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选前CD24^+细胞比例[(48.2±9.4)%]明显高于分选后[(4.3±1.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球细胞中CD105^+细胞比例为(4.5±0.9)%,CD31^+细胞比例为(6.2±1.3)%;经内皮细胞培养体系持续培养3代后,CD105^+和CD31^+细胞比例分别为(79.6±9.3)%和(84.1±1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内皮细胞培养体系培养后的细胞能吞噬DiL-Ac-LDL,内皮细胞组可见有脉管样结构形成,而对照组无脉管样改变的趋势。结论乳腺癌干细胞来源的内皮细胞可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并具有脉管形成的能力,提示乳腺癌干细胞可能参与肿瘤血管的形成。
李景付焱肖光雄许军张浩
关键词:乳腺癌乳腺癌干细胞血管形成内皮细胞肿瘤干细胞
三阴性乳腺癌中SOCS3及IL-6的表达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SOCS3)以及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2年6月至2014年12月行手术切除并且经病例诊断为三阴性乳腺癌的石蜡包埋组织标本67例、癌旁乳腺组织标本23例以及乳腺纤维瘤标本4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标本中SOCS3以及IL-6的表达情况,此外收集67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比较SOCS3以及IL-6的表达与其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SOCS3以及IL-6在三种组织中的阳性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SOCS3阳性率在癌旁乳腺组织中最高,而在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最低,IL-6阳性在三阴性乳腺癌率组织中最高,而在癌旁乳腺组织中最低;经Spearman等级相关性分析,SOCS3与IL-6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关系(r=-0.641,P<0.05);SOCS3的阳性表达与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TNM分级、p53以及Ki-67有关(P<0.05);IL-6的阳性表达与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p53以及Ki-67有关(P<0.05)。结论:在三阴性乳腺癌当中,SOCS3与IL-6表达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并且SOCS3及IL-6与三阴性乳腺癌的发展过程有关,提示SOCS3以及IL-6可作为潜在的靶向治疗因子进行深入研究。
李景肖光雄
关键词:三阴性乳腺癌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白细胞介素-6
肝细胞癌中HBX和MATs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的关系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 观察肝细胞癌(HCC)中乙肝病毒X蛋白(HBx)、甲硫氨酸腺苷转移酶1A(MAT1A)和甲硫氨酸腺苷转移酶2A(MAT2A)的表达以及HBx对MAT1A、MAT2A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状态的影响,探讨HCC中MATs发生转化的机制.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78例乙型肝炎病毒(HBV)阳性HCC组织中HBx、MAT1A、MAT2A的表达,并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CR)法检测上述组织中MAT1A、MAT2A的甲基化状态,并将上述检测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表明,在78例HCC组织中,HBx、MAT1A、MAT2A阳性表达分别为59例(75.64%)、17例(21.79%)和66例(84.62%);HBx表达和MAT1A表达为负相关(P<0.05),和MAT2A表达为正相关(P<0.05),MAT1A和MAT2A表达为负相关(P<0.05);MS-PCR结果表明,78例HCC组织中,MAT1A甲基化占58例(74.36%),MAT2A甲基化为9例(11.54%),HBx表达和MAT1A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呈正相关(P<0.01),和MAT2A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呈负相关(P<0.01).结论 HBx同MAT1A、MAT2A的表达明确相关,它能通过某些途径引起MAT1A启动子高甲基化、MAT2A启动子低甲基化来改变MATs的表达状态.
王栋锋刘志苏刘权焰张进刘立李景
关键词:乙肝病毒X蛋白甲基化
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促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时机的选择被引量:17
2016年
目的观察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术后相关激素水平的变化,以探讨最佳促甲状腺激素(TSH)抑制治疗的时机。方法搜集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我院96例初始治疗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全甲状腺切除组(n=50)和患侧腺叶及峡部切除组(n=46),分别于术后第1、2、4、5、7、14 d检测患者血清甲状腺相关激素即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甲状腺激素(T4)、游离甲状腺激素(FT4)及TSH。结果 1全甲状腺切除组患者,术后血清T3、FT3水平除第5 d一过性升高外,总体较术前呈下降趋势,至术后第14 d时其水平低于正常参考值。T4、FT4水平在术后出现短暂升高后,至术后第4 d时开始下降,至术后第14 d时T4水平仍于正常值范围内,FT4降至正常参考值范围以下。血清TSH在术后第1 d呈一过性降低,术后第2 d开始升高,至术后第4 d时超过正常参考值上限,随后继续升高。2患侧腺叶及峡部切除组患者,术后血清T3、FT3水平较术前呈降低趋势,至第5 d起开始升高,但至术后第14 d时仍低于术前水平。血清T4、FT4术后呈升高趋势,于术后第2 d达高峰后随后下降,至术后第14 d时其水平仍在正常值范围内。术后血清TSH先降低,术后第4 d开始升高,于术后第7 d超过术前水平,术后14 d达正常参考值上限。结论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患者相关激素呈动态变化,临床应该根据其激素水平变化确定开始TSH抑制治疗时间。当术后TSH水平高于正常参考值范围时,可作为启动TSH抑制治疗的最佳时机。
许军李朋肖光雄金哲龙张浩李景胡玲
关键词:甲状腺癌促甲状腺激素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的疗效比较被引量:14
2009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术(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后胆管一期缝合的可行性及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6月至2008年5月成功施行LCBDE79例的临床资料,比较胆管一期缝合26例(缝合组)与T管引流53例(引流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手术时间和总并发症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缝合组的住院费用、术后住院时间和恢复工作时间明显少于引流组(P<0.05或P<0.01)。缝合组胆漏2例,无结石残留;引流组胆漏3例,结石残留1例。引流组拔T管引起胆漏并胆汁性腹膜炎2例。随访期间两组均无胆管狭窄和结石复发。结论LCBDE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相比,住院费用少,术后住院时间短,恢复快,安全可行,但必须严格掌握适应证。
李景潘定宇刘志苏王刚付焱刘凌
关键词:腹腔镜检查胆总管胆石
乙肝病毒X蛋白对肝细胞癌甲硫氨酸腺苷转移酶1A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 观察乙肝病毒X蛋白(HBx)对甲硫氨酸腺苷转移酶1A(MAT1A)、甲硫氨酸腺苷转移酶2A(MAT2A)表达的影响.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78例乙肝病毒(HBV)阳性肝细胞癌(HCC)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HBx和MAT1A、MAT2A的表达,分析其阳性表达,并分析它们对HCC临床病理参数的影响.结果在78例HCC组织中,HBx、MAT1A、MAT2A阳性表达分别为59例(75.64%)、17例(21.79%)和66例(84.62%);HBx表达和MAT1A表达呈负相关(P〈0.05),和MAT2A表达呈正相关(P〈0.05);MAT1A和MAT2A表达呈负相关(P〈0.05).HBx阳性表达和TNM分期、病理分级、血清甲胎蛋白(AFP)正相关;MAT1A阳性表达和肝硬化程度、血清AFP含量呈负相关;MAT2A阳性表达和肝硬化程度、肿瘤大小、TNM分期呈正相关.结论 肝癌组织中HBx蛋白和MAT1A、MAT2A的表达明显相关,在HCC发生、发展过程中它可能通过影响MAT1A、MAT2A而实现MATs表达的转变.
王栋锋刘权焰刘志苏刘立张进李景
关键词:肝细胞癌乙肝病毒X蛋白
一种方便连接的负压引流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方便连接的负压引流器,涉及医疗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存储囊,存储囊为压缩气囊,存储囊的上设置有引流嘴,引流嘴上插接有引流管,引流管上设置有压力调节器;存储囊上还设置有用于排气的单向排气口和用于排液的...
李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