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快速病理诊断技术在TRUS阴性前列腺癌穿刺中应用的临床价值探讨 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新型快速病理诊断技术在经直肠超声(TRUS)阴性前列腺癌(PCa)穿刺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2例TRUS阴性PCa的患者,在前列腺穿刺过程中采用新型快速病理诊断技术对穿刺组织滚片进行细胞学初诊,依据快速病理诊断结果调整前列腺穿刺方案,分析新型快速病理诊断技术在TRUS阴性PCa穿刺中的临床价值.结果新型快速病理诊断技术开展所需空间小,无污染,诊断耗时约2~3min,不影响正常前列腺穿刺操作.可依据快速病理诊断结果调整前列腺穿刺方案,减少漏诊的发生;高度异型细胞可表现为核大深染,核浆比失调,伴有明显核仁的异型细胞更具诊断提示意义.结论TRUS阴性PCa穿刺时易发生漏诊,临床危害大.新型快速病理诊断技术可减少漏诊的发生,提高前列腺穿刺的首次活检阳性检出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实行. 王磊 丁永玲 杨家佳 万晓洁 唐嘉阅 王小祥 申余勇 李念芬 封淏 戚庭月关键词:前列腺肿瘤 穿刺术 临床实验室技术 新型快速病理诊断技术在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癌穿刺检查中应用的临床价值探讨 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 探讨新型快速病理诊断技术在甲状腺癌穿刺检查中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本院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期间术前倾向于甲状腺癌且经术后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穿刺患者12例,其中8例采用US-FNA检查,4例采用US-CNB检查,在甲状腺穿刺操作过程中采用新型快速病理诊断技术进行实时细胞学初诊,并依据快速病理诊断结果实时调整穿刺操作方案,分析新型快速病理诊断技术在甲状腺癌穿刺检查中的临床价值。结果 新型快速病理诊断技术开展所需空间小,无污染,诊断耗时2~3min,不影响正常穿刺操作。8例US-FNA中的2例(25.0%)与4例US-CNB中的1例(25.0%)在本技术协助下达到穿刺操作对肿瘤成分质与量的要求。结论 确诊甲状腺癌的US-FNA检查或US-CNB检查,均会因多种因素的干扰而影响到诊断的质量。新型快速病理诊断技术在可甲状腺穿刺过程中提供实时病理诊断,以此确保穿刺组织中肿瘤成分的质与量,保证甲状腺穿刺的首次成功率,且本技术开展成本低,适宜在各级医院推广施行。 王磊 丁永玲 周洁 刘爽 万晓洁 戚庭月 李念芬 封淏关键词:甲状腺癌 一种经直肠超声探头防气体干扰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超声检查、穿刺医疗器械领域内的一种经直肠超声探头防气体干扰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装置包括超声探头,超声探头相对应地设置有探头套,探头套内套体的套口边与外套体的套口边通过连接环相连,内套体的内径小于超声探头的外... 封淏 戚庭月 孙红光 鞠萍 李念芬 马彦辉 夏晗文献传递 定量分析在不同超声造影特征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4 2017年 目的探讨定量分析在不同超声造影特征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69例患者共计77个甲状腺结节的超声造影动态录像资料进行定量分析,取得所有结节与其邻近正常甲状腺组织的峰值强度(PI)、达峰时间(TP)、曲线下面积(AUC)及平均通过时间(MTT)等定量参数。根据PI值分为高增强组和低增强组,比较两组结节中恶性结节所占比率及定量参数之间的差异。结果低增强组中恶性病变的比率(66.6%)明显高于高增强组(28.9%)(P=0.002)。低增强组中结节最大直径小于2.0 cm的比率(80.8%)显著高于高增强组(36.4%)(P=0.018)。低增强组中良性病变AUC大于恶性病变(P<0.05)。高增强组中定量参数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低增强为甲状腺恶性结节的常见超声造影表现;最大直径大于2.0 cm的甲状腺乳头状癌多表现为高增强;甲状腺超声造影定量分析在超声造影表现为低增强的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鉴别中具有一定的价值。 李念芬 戚庭月 孙红光 封淏 诸林海 丁永玲关键词:甲状腺 乳头状癌 超声造影 曲线下面积 超声造影对健康体检初次发现的肝脏低回声病灶的诊断价值 2016年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在体检初次发现的肝脏低回声病灶定性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3例患者共69处体检发现的肝脏内低回声病灶进行CEUS检查,以病理学诊断或其他影像学诊断结合随访结果为对照,比较CEUS与常规超声在体检初次发现的肝脏低回声病灶定性诊断中的效能。结果 69个低回声病灶中良性病灶共计48个(69.6%),恶性病灶21个(30.4%)。常规超声对良、恶性低回声病灶诊断的符合率分别为91.7%(33/36)、52.4%(11/21),诊断准确性为77.2%(44/57);CEUS对良、恶性低回声病灶诊断的符合率分别为100%(46/46)、95.5%(21/22),诊断准确性为98.5%(67/68),CEUS对恶性低回声病灶诊断的符合率及准确性显著高于常规超声(χ~2=10.471,P=0.001、χ~2=13.034,P=0.000),而对良性低回声病灶诊断的符合率两者间无显著性差异(χ~2=1.966,P=0.161)。常规超声及CEUS对69个低回声病灶中不同病变的总检出率分别为37.68%(26/69)及94.2%(65/69),CEUS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常规超声(χ~2=46.592,P<0.000 1)。结论 CEUS对常规超声发现的肝脏低回声病灶有较高的定性诊断价值,可作为判定健康体检初次发现的肝脏低回声病灶性质的常规方法。 李念芬 戚庭月 孙红光 张文 鞠萍 金晶 王磊关键词:肝脏 体格检查 超声造影 局灶性病变 超声造影成像特征及定量参数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9 2019年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成像特征及定量参数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行手术切除的46例共63个甲状腺结节的超声造影资料。根据病理结果分为良性组和恶性组,回顾性分析良恶性结节微泡灌注特征及QLAB定量参数。结果造影成像特征中,显影时间、增强强度、均匀度、显影边界、消退时间在良恶性组之间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 <0. 05)。恶性组主要表现为迟显影、不均匀、低增强、显影边界不清晰及早消退;良性组主要表现为与周围甲状腺组织同时显影、同时消退、均匀等增强或高增强,及显影边界清晰。在造影后显示边缘环状结构的结节中,良性结节全部表现为规则高增强环,恶性结节大部分表现为不规则环,规则与不规则环状结构在良恶性结节之间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 <0. 05)。超声造影定量分析结果显示,恶性组峰值强度(PI)、曲线下面积(AUC)显著小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上升时间(RT)、达峰时间(TTP)良恶性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 0. 05)。结论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超声造影具有不同的成像特征和定量参数,超声造影可为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提供更多信息。 施燕芸 李念芬 张文 孙红光 戚庭月 鞠萍 程莲 程红 诸林海 丁永玲关键词:甲状腺结节 超声造影 成像特征 超声造影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5 2018年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PTC)颈部淋巴结转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PTC患者(共71个结节)的超声造影资料,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分为转移组(37个结节)和未转移组(34个结节),应用QLAB软件进行超声造影定量分析,绘制PTC结节边缘区及中央区的时间-强度曲线(TIC),并获得上升时间(RT)、峰值强度(PI)、平均渡越时间(MTT)、曲线下面积(AUC)、峰值降半时间(TPH)、上升斜率(WIS)及达峰时间(TTP),分析比较两组PTC结节边缘区及中央区的超声造影灌注强度特征及定量参数差异;绘制相关参数判断PTC淋巴结转移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其诊断效能。结果 PTC结节多表现为不均匀低增强,达峰时结节边缘区灌注强度大于中央区;两组结节灌注强度特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转移组PTC结节边缘区PI、AUC分别为(8.39±2.19)d B、(220.69±83.56)d B s,未转移组PTC结节边缘区PI、AUC分别为(6.52±2.32)d B、(168.29±52.95)d B s,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余各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TC结节边缘区PI、AUC判断颈部淋巴结转移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33、0.708,当PTC结节边缘区PI临界值>8.04 d B、AUC临界值>202.99 d B s时,其判断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67.6%、82.4%和64.9%、79.4%。结论 PTC结节边缘区超声造影定量参数PI、AUC对预测PTC颈部淋巴结转移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施燕芸 李念芬 孙红光 张文 程红 鞠萍 丁永玲 诸林海 戚庭月关键词:造影剂 甲状腺乳头状癌 淋巴结转移 边缘区 甲状腺乳头状癌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弹性评分及应变率比值与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实时超声弹性成像(RTE)弹性评分及应变率比值(SR)与微血管密度(MVD)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扬州大学附属医院甲乳外科收治的54例(共58个结节)经手术病理证实为PTC的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均行RTE检查,术后行CD34免疫组化染色和MVD计数。根据结节最大径分为≤10mm组35个,〉10mm且≤20mm组(15个)和〉20mm组(8个),比较各组患者弹性评分、SR及MVD的差异,对PTC弹性评分及SR、MVD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58个PTC结节中,54个结节弹性评分≥3分(93.1%),SR值(3.6±1.3)。最大径≤10mrn组、〉10mm且≤20mm组及〉20mm组间弹性评分及S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8个PTC结节中,CD34的表达率为100%。三组结节MVD分别为(47.7±8.8)条/HP、(51.1±8.5)条/HP和(56.14-5.8)条/H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弹性评分2分、3分、4分组FTC平均MVD分别为(55.6±9.5)条/HP、(53.3±7.7)条/HP及(43.9±6.7)条/HP,不同评分PTC组间的MV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642,P:0.000),其中2分组和3分组MVD均显著高于4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Q05),但2分组与3分组MVD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Q05),FIE弹性评分与MVD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567,P=n000);PTC的SR与MVD亦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n570,P=0.000)。结论RTE弹性评分及SR均与MVD呈负相关,RTE在PTC术前侵袭性预测及预后评估中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施燕芸 孙红光 李念芬 戚庭月 张文 鞠萍 程莲 夏晗 诸林海 丁永玲 刘爽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癌 实时超声弹性成像 应变率比值 微血管密度 移行区穿刺在经直肠超声阴性患者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移行区穿刺在经直肠超声(TRUS)阴性患者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31例前列腺癌可疑但TRUS阴性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经会阴周缘区8点加移行区2点的系统穿刺活检方案,并依据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戚庭月 李念芬 孙红光 封淏 鞠萍 夏晗 王小祥 王磊关键词:前列腺癌 经直肠超声 移行区穿刺在经直肠超声阴性患者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 2016年 近年来,我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高的趋势。经直肠超声(transrectal ultrasound,TRUS)不仅是目前临床最常用的前列腺痛影像学筛查方法,同时也是前列腺穿刺最常用的引导方法。 戚庭月 李念芬 孙红光 封淏 鞠萍 夏晗 王小祥 王磊关键词:前列腺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