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富林

作品数:12 被引量:53H指数:5
供职机构: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膀胱
  • 3篇肾镜
  • 3篇经皮肾镜
  • 2篇术后
  • 2篇前列腺
  • 2篇细胞
  • 2篇结石
  • 1篇代膀胱
  • 1篇单盲
  • 1篇电刺激
  • 1篇电刺激治疗
  • 1篇电切
  • 1篇电切术
  • 1篇电切术治疗
  • 1篇凋亡
  • 1篇休克
  • 1篇炎性
  • 1篇炎性肌纤维母...
  • 1篇炎症
  • 1篇炎症性

机构

  • 11篇惠州市第一人...

作者

  • 11篇李富林
  • 8篇陈景宇
  • 8篇黄栋强
  • 8篇黄锐
  • 4篇谢进东
  • 1篇朱少红
  • 1篇岳巍巍

传媒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河北医药
  • 1篇现代泌尿外科...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医学信息
  • 1篇中华实用诊断...
  • 1篇现代泌尿生殖...
  • 1篇航空航天医学...
  • 1篇肿瘤药学

年份

  • 2篇2019
  • 2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托特罗定与胫神经电刺激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的随机单盲对照试验研究
2014年
目的分析托特罗定与胫神经电刺激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近一年来收治的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4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4例,其中试验组采用口服托特罗定联合胫神经电刺激治疗,对照组单纯口服托特罗定治疗,对比2组治疗情况及日排尿次数。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83.33%)明显高于对照组(37.50%),试验组治疗后日均排尿次数[(7.2±2.8)次]明显低于治疗前[(12.4±3.6)次]及对照组[(9.8±3.2)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托特罗定单独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但该药联合胫神经电刺激治疗疗效显著,且无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推广。
李富林黄栋强黄锐
关键词:膀胱过度活动症托特罗定
完全无管化和不置肾造瘘管部分无管化经皮肾镜取石术的对照研究被引量:11
2012年
目的比较完全无管化组(既不留置肾造瘘管也不留置双J管)与不置造瘘管(部分无管化,单置双J管)的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的临床效果,评价完全无管化PCNL的临床可行性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11月至2011年9月符合特定筛选条件的上尿路结石患者72例,按手术次序的奇偶数分为完全无管化PCNL组和部分无管化PCNL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镇痛药物的需求、平均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医疗费用、术后恢复正常生活及工作时间等指标的区别。结果 72例患者手术均一期顺利完成,完全无管化PCNL组手术时间、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镇痛药物的需求、平均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等与部分无管化组PCNL组相当(P>0.05),两组在医疗费用分别为(9 566.4±523.7)元和(11 351.2±825.3)元、术后恢复正常生活及工作时间分别为(9.6±1.6)d和(16.8±1.2)d,完全无管化PCNL组要优于部分无管化PCNL组(P<0.05)。结论有条件地实施完全无管化PCNL是安全的,与部分无管化PCNL相比,并不增加术后相关并发症风险,既节约了医疗成本,又缩短了术后恢复正常生活及工作的时间,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陈景宇黄锐李富林黄栋强岳巍巍
关键词:经皮肾镜取石术双J管上尿路结石微创手术
输尿管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2012年
患者女性,38岁,广东惠州人,因“反复右侧腰痛6个月”入院。6个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腰部胀痛,程度较轻,与活动、体位改变无明显相关,无远处放射痛,每次腰痛症状持续约1 h后自行减轻,无畏寒、发热,无恶心、呕吐,无尿频、尿急、尿痛及肉眼血尿,尿量正常。就诊于当地医院查B超提示右肾积水,右输尿管上段扩张。患者既往曾有反复泌尿系感染病史。为求进一步诊治入我院。查体仅右肾区叩击痛阳性,余未见阳性体征。静脉肾盂造影(IVP):左肾功能良好,右肾未见显影。逆行肾盂造影(RP)提示:右侧输尿管上段梗阻,考虑占位病变。增强CT:右肾积液,右输尿管上段占位病变,平扫Ct值约50 HU,增强后100HU左右,腹膜后未见肿大淋巴结。临床诊断右输尿管上段占位明确,决定行右输尿管上段探查术。术中见右输尿管上段积水扩张,打开输尿管上段后,内见一约1.5 cm×1.0 cm大小肿物,呈脂肪样,分叶状,带蒂,质地偏硬,表面无出血。术中冰冻报告:纤维组织来源良性病变。遂完整切除肿瘤,行肾盂输尿管吻合术。术后病理报告:(右侧输尿管上段)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免疫组化染色:Vimentin(+),ALK(+),SMA(-),Desmin(-),S-100(-),CD34(-),CK(-),EMA(-),myoD1(-),Myogenin(-),CD20(-),CD3(-),LCA(-),CD21(-),CD23(-),CD35(-)。术后3月复查IVP无肾积水,输尿管无扩张。术后每3个月复查膀胱镜1次,随访6个月膀胱内未见异常。
陈景宇黄锐李富林谢进东
关键词: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文献复习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反复泌尿系感染术后病理报告右肾积水
惠州地区慢性前列腺炎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本地区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流行病学情况。方法选择2532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进行流行病学研究,收集相关信息,判断危险因素。结果 2532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疼痛症状评分>4分者1725例,疼痛症状评分>8分者807例;勃起功能国际问卷得分为22~25分者837例,12~21分者1135例,8~11分者428例,5~7分者132例;生活质量问卷为好者582例,多数满意者751例,多数不满意者737例,很痛苦者462例。相关因素中久坐习惯、憋尿习惯、生活或工作中经常感巨大压力、频繁手淫、寒冷的工作环境等可能是前列腺炎样症状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本地区人群中前列腺炎样症状常见,一些内在因素和环境因素可能是前列腺炎样症状发生的危险因素,指导患者改变不良生活习惯,避免相关危险因素,有利于预防和减少前列腺炎发作。
陈景宇谢进东朱少红李富林黄锐
关键词:慢性前列腺炎流行病学
全身化疗加吡柔比星热灌注化疗治疗晚期膀胱癌的疗效观察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全身化疗加吡柔比星热灌注化疗治疗晚期膀胱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70例晚期膀胱癌病人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研究组的治疗方式为全身化疗加吡柔比星热灌注化疗,对照组的治疗方式为全身化疗加丝裂霉素热灌注化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化疗后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患者生活质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全身化疗加吡柔比星热灌注化疗治疗晚期膀胱癌疗效较好,患者的生活质量较高,不良反应可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李富林黄栋强黄锐
关键词:全身化疗吡柔比星热灌注化疗晚期膀胱癌
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附16例报告)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探讨在基层医院采用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临床应用。方法对15例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细胞癌Ⅱ~Ⅲ级、1例鳞状细胞癌患者行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加原位回肠代膀胱术,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等手术效果。结果 16例患者膀胱根治均切除成功,手术时间240~320min。腹腔镜下失血量为100~500ml,平均为230ml。2例输浓缩红细胞2个单位。术后3d恢复肠蠕动并拔除耻骨后引流管,4d后开始进食。2周后拔除输尿管支架管。随访4~26个月,1例有排尿困难,5例术后早期出现轻微尿失禁,所有病例术后3个月均可完全控制排尿,5例男性患者有勃起功能障碍。16例均无复发。结论该术式具有微创、出血少、恢复快等特点,将成为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有可能在具有一定腹腔镜手术操作基础的基层医院逐步开展。
陈景宇李富林黄栋强
关键词:膀胱肿瘤腹腔镜全膀胱切除术原位回肠代膀胱
女性腺性膀胱炎28例临床分析
2013年
目的:探讨女性腺性膀胱炎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12~2012-12就诊28例女性腺性膀胱炎患者,23例行经尿道膀胱粘膜电灼术,术后规律膀胱灌注治疗,定期复查膀胱镜,5例保守治疗。结果:所有接受手术患者均获得随访,其中12例治愈,10例好转,1例复发,未见恶变患者,5例保守治疗患者均失访。结论:经尿道膀胱粘膜电灼+膀胱灌注治疗是治疗女性腺性膀胱炎的有效方法,但仍存在下尿路症状改善不明显、治疗依从性差等问题。
谢进东陈景宇黄锐李富林
关键词:腺性膀胱炎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高龄高危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经验及技巧被引量:11
2014年
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前列腺增生发病率逐年升高且多发生于高龄男性。发病原因因为前列腺逐渐增大而导致对膀胱、尿道造成一定的压迫,它在临床上主要表现有尿频、尿急、夜间尿次数多以及排尿费力等症状,严重威胁患者身心健康同时也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如果前列腺增生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会导致泌尿系统感染、血尿、膀胱结石等较为严重的并发症。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该疾病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本文探讨该方法的技巧与经验,报告如下。
李富林黄栋强黄锐
关键词: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白藜芦醇对肾细胞癌ACHN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肾细胞癌ACHN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对数生长期ACHN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100μmol/L培养液)、25μmol/L白藜芦醇组(100μmol/L培养液+25μmol/L白藜芦醇)、50μmol/L白藜芦醇组(100μmol/L培养液+50μmol/L白藜芦醇)、100μmol/L白藜芦醇组(100μmol/L培养液+100μmol/L白藜芦醇)、200μmol/L白藜芦醇组(100μmol/L培养液+200μmol/L白藜芦醇)。培养12、24、48h,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培养24h,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采用荧光探针法检测ACHN细胞氧化型二氯荧光素(dichlorofluorecin,DCF)荧光强度,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ell lymphom-2,Bcl-2)、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对照组及25、50、100、200μmol/L白藜芦醇组培养12h(0.71±0.01、0.63±0.01、0.56±0.03、0.48±0.02、0.39±0.02)、24h(1.19±0.04、1.00±0.02、0.79±0.03、0.63±0.03、0.41±0.06)、48h(1.62±0.02、1.15±0.03、0.79±0.04、0.62±0.04、0.41±0.08)细胞增殖活力吸光度值依次降低(P<0.05),培养24h细胞凋亡率[(7.73±0.87)%、(12.64±1.13)%、(29.43±1.25)%、(37.73±1.24)%、(48.56±1.78)%]依次升高(P<0.05);培养24h,对照组及25、50、100、200μmol/L白藜芦醇组细胞DCF荧光强度[(5.40±0.70)、(14.97±1.33)、(17.03±0.80)、(19.67±1.16)、(31.50±2.28)u/(s·mg)]及caspase-3相对表达量(0.24±0.02、0.58±0.02、1.19±0.05、1.41±0.05、1.74±0.06)依次升高,Bcl-2相对表达量(1.67±0.10、1.11±0.16、0.94±0.11、0.67±0.09、0.53±0.02)依次降低(P<0.05)。结论白藜芦醇可诱导肾细胞癌ACHN细胞内活性氧累积,上调caspase-3表达,下调Bcl-2表达,进而抑制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且呈剂量依赖性。
邓廷志李富林陈烈钳黄栋强陈景宇
关键词:肾细胞癌白藜芦醇增殖凋亡
输尿管软镜碎石术与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直径≤2 cm肾结石的临床疗效对比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比较输尿管软镜碎石术(FURS)与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治疗直径≤2cm肾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为≤2cm肾结石患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来我院就诊的160例直径≤2cm的肾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方式分为FURS组和PCNL组,每组80例。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成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碎石成功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FURS组平均手术时间少于PCNL组[(45.05±12.89)minvs(65.95±14.63)min],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费用均低于PCNL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FURS组和PCNL组的手术成功率分别为95.00%和92.50%,结石清除率分别为90.79%和87.8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FURS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PCNL组(5.26%vs17.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直径≤2cm的肾结石,FURS和PCNL两种手术方式均具有较高的结石清除率,但PCNL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高,相比PCNL,FURS具有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以及住院费用低等优势,因此FURS是治疗直径≤2cm肾结石更好的手术选择。
邓廷志李富林陈烈钳黄栋强陈景宇
关键词:肾结石经皮肾镜碎石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