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宝山
- 作品数:30 被引量:112H指数:5
- 供职机构:河北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河北省科技厅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双源CT冠脉成像安全辐射剂量与图像质量研究被引量:9
- 2018年
- 目的:利用回顾性研究分析西门子第二代双源CT的冠状动脉图像,比较三种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扫描方法的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方法:分析407例利用西门子第二代双源CT回顾性螺旋扫描(RES-SPIRAL)、前瞻性序列扫描(SEQ)、前瞻性大螺距螺旋扫描方法(Flash)行CCTA检查患者的影像资料。患者的有效辐射剂量由剂量长度乘积×0.014转化系数获得。图像质量主观评价方法采用美国心脏协会冠脉15段分法,分别进行5等级评分;客观方法采用将主动脉根部的CT值的标准差设为图像噪声,然后分别评价左主干近端及右冠状动脉近端的对比噪声比、信噪比。分别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或单样本方差分析比较3种扫描方法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差异,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扫描方法、管电压、管电流对辐射剂量的影响。结果:3种扫描方法客观图像质量的评价中,RES-SPIRAL扫描方法的图像质量最好,且三者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3种扫描方法主观图像质量评分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辐射剂量的比较中发现,SEQ[DLP=(64.87±16.66)m Gy,ED=(0.91±0.23)smv]、Flash[DLP=(64.87±16.66)m Gy,ED=(0.91±0.23)smv]扫描方法的辐射剂量均较RES-SPIRAL扫描方法明显降低[DLP=(951.78±197.92)m Gy,ED=(13.33±2.77)smv],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Flash扫描方法剂量最低。Logistic回归分析辐射剂量控制在DLP<364 m Gy·cm的较强预测因子为管电压(OR=1.336)及扫描方法(OR=0.006)。结论:CCTA检查的辐射安全问题意义重大,第二代双源CT的Flash扫描方法扫描速度快,并可以明显降低患者的辐射剂量,同时提供较好的图像质量,为CCTA检查安全推荐剂量修订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 郭小皖孙吉林兰艳芹陈英敏沈杉杉李宝山
- 关键词:冠状动脉成像图像质量
- 64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外中内耳畸形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容积再现技术(VRT)、曲面重建及多平面重建(MPR)等后处理技术在显示外中内耳畸形中的价值。方法:应用我院64层螺旋CT扫描机,对16例外中耳畸形及18例内耳畸形的患者行容积扫描并行听小骨及内耳骨迷路的MPR及VR重建,畸形的面神经管行曲面重建。结果:16例外中耳畸形为外耳道先天闭锁或狭窄,鼓室及乳突窦不同程度变小,听小骨发育畸形,面神经管畸形。18例内耳畸形中有12例为前庭导水管扩大;6例耳蜗、前庭或半规管不同程度畸形,其中3例同时伴有前庭导水管扩大。结论:VR可清晰显示听小骨及内耳耳蜗、前庭、半规管的形态及畸形程度;MPR可对外耳道骨性闭锁板的厚度、鼓室及乳突窦的狭窄程度,听小骨与鼓室壁的关系,有无前庭导水管扩大及扩大的形态给出较明确的回答;面神经管曲面重建对面神经管的畸形情况显示清晰。多种后处理技术的综合应用将使外中内耳畸形的诊断万无一失。
- 叶玉芳张淑倩贾秀川李宝山王连庆
- 关键词:畸形外耳中耳
- 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1例被引量:1
- 2016年
- 1病例简介
女,12岁。主诉:左颈部包块伴疼痛,10 d前无明显诱因发热,最高体温39.2℃,伴寒战、咽部疼痛。体格检查:体温39℃,心率105次/分,咽部略充血,甲状腺左叶及峡部扪及一包块,大小约2 cm×2 cm,伴红、肿、热、痛。
- 何磊李宝山贾秀川
- 关键词:急性病超声检查病例报告
- CT导引下经皮穿刺活检的意义及体会——附124例报告被引量:3
- 1994年
- 本文报告了124例身体各部位病变 CT 导引下针吸活检,包括腹部51例、胸部50例、盆腔7例,其它部位16例;病变包括肿瘤67例、脓肿27例、腹及胸腔积液30例。同时还对其中胸部及肝脏脓肿进行了治疗,即行脓肿抽吸引流。本文着重讨论了 CT 导引下穿刺活检的诊断意义及治疗意义。本组穿刺总准确率为85.1%,其中腹部87.5%,胸部79.2%,其它部位90%,假阴性13.4%。除胸部穿刺出现胸痛、气胸及咯血痰各1例外,发生严重并发症。认为 CT 导引下穿刺活检较 B 超及普通 X 线导引准确性高、安全性大、并发症少,是对疑难及不典型病例的补充诊断手段之一。
- 张人姝王连庆刘连祥李宝山张华宁吴育锦
- 关键词:CT活体组织检查
- 放射性脑坏死的磁共振成像表现被引量:1
- 2007年
- 李宝山陈英敏吴晶赵华东吴育锦
- 关键词:脑疾病放射性磁共振成像
- 肌红蛋白染色对实验性心肌梗死应用价值的探讨被引量:2
- 2000年
- 李宝山魏守礼陈英敏吴育锦
- 关键词:心肌梗塞肌红蛋白染色法
- 螺旋CT血管造影在下肢动脉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 目的:探讨16层螺旋 CT 血管造影技术(CTA)在下肢动脉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73例临床疑有下肢动脉疾病的患者行 CTA 检查,其中男性62例,女性11例,年龄在60~82岁之间,均为老年人。临床表现主要为下...
- 刘蓉辉刘卫刚李宝山张新船孙吉林
- 文献传递
- 容积再现技术诊断双侧听小骨畸形1例
- 2011年
- 病例男,l岁.因双侧外耳廓形态较小且有畸形,双侧外耳道狭窄就诊。电测听提示双侧传导性耳聋。应用GE 64层螺旋CT扫描机行颞骨CT扫捕,扫描时设置为骨窗观察。窗宽、窗位分别设置为4000HU、700HU,层厚0.625mm,重叠0.3mm,分别以双侧中耳为中心,FOV设置为9.6cm,行靶重建,将重建的数据传至工作站,对双侧听小骨行容积再现技术(VRT)重建。VRT重建发现双侧听小骨均有畸形,右侧锤骨、砧骨各部分均存在.无缺失,但较粗短(图1,2):左侧砧骨长脚较短,镫骨较粗大,于VRT图像上清晰显示镫骨头及前后脚(图3.4)。而正常人镫骨因其体积较小、骨质密度较低的特点于VRT图像上仅表现为一椭圆形的骨块.并不能分辨其形态(图5)。
- 叶玉芳张淑倩李宝山贾秀川
- 关键词:畸形听小骨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
- VRT、MIP及MPR对传导性耳聋的诊断分析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容积再现技术(VRT)、最大密度投影(MIP)及多平面重建(MPR)在听骨链畸形、外伤及炎症等病变所致的传导性耳聋的诊断作用。方法自2011年1月至2019年1月对临床诊断传导性耳聋的患者均行颞骨容积扫描,层厚0.625 mm,重叠0.3 mm,并用骨算法重建,再分别行单侧颞骨靶重建,将所得结果传至工作站行听骨链容积再现重建及最大密度投影重建观察,从中选择70例存在病变的听骨链进行分析。结果70例听骨链病变中,先天发育畸形所致40例,占57.1%;中耳胆脂瘤破坏所致21例,占30%;外伤所致9例,占12.9%。VRT、MIP和MPR三种后处理方法对上述病变均能成功显示病变部位及病变类型。结论应用多层螺旋CT容积再现技术及最大密度投影,再结合原始图像及多平面重建对于显示听骨链是否完整;锤、砧、镫骨有无部分缺失或肥大、细小;听骨链各部分间的连结及角度等的变化;听小骨破坏的程度和范围以及听小骨骨折、脱位、转位、移位等均有较明显的效果。
- 叶玉芳潘宝根张淑倩刘蓉辉李宝山暴云峰邢梅
- 关键词:听骨链容积再现技术最大密度投影
- 陈旧性输卵管妊娠的CT表现被引量:4
- 1998年
- 李宝山陈英敏张人姝曹茜
- 关键词:输卵管妊娠CT表现异位妊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