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宗良

作品数:5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海南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化学工程

主题

  • 4篇橡胶
  • 3篇膨胀橡胶
  • 3篇吸水
  • 3篇吸水膨胀橡胶
  • 3篇接枝
  • 3篇丙烯
  • 2篇丙烯酸
  • 2篇丙烯酸钠
  • 1篇性能研究
  • 1篇乙烯
  • 1篇增韧
  • 1篇增韧聚氯乙烯
  • 1篇天然橡胶
  • 1篇腻子
  • 1篇酰胺
  • 1篇力学性能
  • 1篇硫化
  • 1篇氯化聚乙烯
  • 1篇氯化橡胶
  • 1篇氯乙烯

机构

  • 5篇华南热带农业...
  • 1篇中国热带农业...

作者

  • 5篇李宗良
  • 3篇廖双泉
  • 3篇廖建和
  • 2篇朱长风
  • 1篇张桂梅
  • 1篇张炼辉
  • 1篇林鸿基
  • 1篇何映平
  • 1篇李华源
  • 1篇刘燕珍

传媒

  • 2篇弹性体
  • 1篇热带作物学报
  • 1篇中国化工学会...

年份

  • 1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天然橡胶增韧聚氯乙烯的研究被引量:6
2006年
采用未改性的标准天然橡胶(NR)作增韧剂,通过机械共混法制备增韧聚氯乙烯(PVC)复合材料,考察了NR和增容剂用量对PVC增韧效果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NR用量为10份时,材料的冲击强度最高为24.87 kJ/m2;加入增容剂环氧化天然橡胶(ENR)后,材料的冲击强度随其用量的增加而增大,在ENR为5份时其冲击强度为69.86 kJ/m2;氯化聚乙烯(CPE)作增容剂时,其冲击强度先升后降,在4份时达到峰值103.93 kJ/m2;氯化橡胶(CNR)作增容剂在3份时,其冲击强度达到最佳值35.37 kJ/m2;增容增韧后共混物的拉伸强度普遍降低。
李宗良李华源刘燕珍
关键词:天然橡胶聚氯乙烯环氧化天然橡胶氯化聚乙烯氯化橡胶增韧
丙烯酸钠接枝天然胶乳制备吸水橡胶研究
吸水膨胀橡胶是一种新型的功能高分子材料,过去多用机械共混的方法制备,但是这种方法存在着反复使用性能差的缺点,针对这个问题,本实验采用Na2S2O3/(NH4)2S2O8氧化还原体系作为引发体系,能有效地使丙烯酸钠单体与天...
李宗良廖双泉廖建和朱长风
关键词:丙烯酸钠接枝吸水膨胀橡胶硫化力学性能
文献传递
丙烯酰胺接枝天然胶乳制备吸水橡胶研究被引量:2
2006年
在常温常压下,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过硫酸钾/硫代硫酸钠),使丙烯酰胺与天然胶乳接枝共聚,制备腻子型吸水膨胀天然橡胶。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引发剂用量等对接枝反应的影响,用索氏抽提法测定接枝效率和接枝率,并测定了单体用量、交联剂用量等对吸水性能的影响。
李宗良廖双泉廖建和张桂梅朱长风
关键词:丙烯酰胺接枝吸水膨胀橡胶
低蛋白质天然橡胶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采用碱性蛋白酶脱除新鲜胶乳中的蛋白质的生物化学方法,制备低蛋白天然橡胶。在固定稳定剂(SDS)用量的情况下,探索蛋白酶的用量和处理工艺条件(消化时间和温度)对天然橡胶中蛋白质脱除效果,研究其生胶性能、硫化胶力学性能等。
何映平张炼辉张用豪李宗良
文献传递
化学接枝法制备腻子型吸水膨胀橡胶研究被引量:10
2007年
吸水膨胀橡胶是一种新型的功能高分子材料,过去多用机械共混的方法制备,但是这种方法存在着反复使用性能差的缺点,针对这个问题,本实验采用过硫酸铵/硫代硫酸钠氧化还原引发体系,有效地使丙烯酸钠单体与天然胶乳接枝共聚,制备出吸水倍率相当高的腻子型吸水膨胀天然橡胶。实验结果表明:反应温度、引发剂用量对吸水倍率和接枝率有明显的影响,单体用量对吸水倍率影响较大;反复吸水能力基本保持不变。
李宗良廖双泉廖建和林鸿基
关键词:胶乳丙烯酸钠接枝吸水膨胀橡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