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利芳

作品数:8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湖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心力衰竭
  • 4篇衰竭
  • 2篇心病
  • 2篇心肌
  • 2篇心肌梗死
  • 2篇心力衰竭患者
  • 2篇药物
  • 2篇药物复律
  • 2篇正压通气
  • 2篇睡眠
  • 2篇睡眠呼吸
  • 2篇睡眠呼吸暂停
  • 2篇睡眠呼吸暂停...
  • 2篇通气
  • 2篇气道
  • 2篇气道正压
  • 2篇气道正压通气
  • 2篇综合征
  • 2篇综合征患者
  • 2篇阻塞性

机构

  • 8篇湖州市中心医...

作者

  • 8篇李利芳
  • 7篇程震锋
  • 6篇韦凡平
  • 4篇袁高辉
  • 4篇卢孔杰
  • 4篇张栗
  • 2篇陆玉良
  • 2篇张川
  • 2篇周德震
  • 1篇徐敏雯
  • 1篇胡晖
  • 1篇钱国权
  • 1篇邵华

传媒

  • 1篇中国乡村医药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中国药业
  • 1篇心脑血管病防...
  • 1篇心电与循环
  • 1篇2016年浙...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3
  • 2篇201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对心房颤动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药物复律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对心房颤动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药物复律的影响,评估CPAP治疗在心房颤动伴OSAS患者抗心律失常治疗中的实际应用价值。方法将诊断为轻中度OSAS合并心房颤动的患者随机分为非CPAP治疗组(n=19)及CPAP治疗组(n=19)两组。两组患者经抗凝后予以胺碘酮针静脉复律,同时CPAP组于抗凝期间及用药后1周行CPAP治疗。观察两组之间用药后24小时内心房颤动复律成功率,心房颤动复律时间及住院期间心房颤动复发率。结果用药后24小时内CPAP组复律成功率大于非CPAP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9.47%比57.89%,P<0.05)。CPAP组住院期间心房颤动复发率明显低于非CPAP组(45.46%比5.88%,P<0.05)。而两组间心房颤动复律时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房颤动伴OSAS患者辅助CPAP能更有效地改善药物的疗效,同时在OSAS早期行CPAP等干预治疗起到早期改善患者对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反应性。
李利芳张栗袁高辉韦凡平卢孔杰程震锋
关键词:心房颤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缬沙坦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大动脉弹性的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缬沙坦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大动脉弹性的影响。方法将冠心病患者12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2例,均使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加用缬沙坦80 mg/d。在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检测患者的踝臂指数(ABI)及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结果观察组患者的ba-PWV和ABI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对照组均较治疗前无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中冠状动脉单支病变和双支病变的ba-PWV水平和ABI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发生不良反应2例,对照组有3例,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08,P=0.648)。结论缬沙坦可以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大动脉弹性。
程震锋韦凡平陆玉良李利芳
关键词:冠心病大动脉弹性
小剂量重组脑钠肽对高龄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研究
韦凡平邵华徐敏雯卢孔杰李利芳胡晖程震锋张川周德震
低剂量、短时、间断使用新活素方法(0.005μg/(kg·min)/天*12小时静脉推注,连续2-3天)与常规剂量组(5μg/kg的剂量静脉推注,后以0.0075μg/(kg·min)维持治疗48h)相比对血压的影响小,...
关键词:
关键词:心力衰竭治疗
非冠心病心力衰竭107例缺血修饰白蛋白检测结果分析
2012年
缺血修饰白蛋白(IMA)是人血清白蛋白(HAS)流经缺血组织产生的。研究发现,IMA在冠心病的早期诊断中是一个敏感、特异的指标。而Dominguez等[1]最近报道了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心力衰竭(心衰)患者中,IMA与心功能密切相关。由于IMA本身对心肌缺血、坏死较敏感,那么在非冠心病患者中,IMA是否还和心功能有关呢?本文就非冠心病心衰患者IMA检测结果进行分析。
李利芳韦凡平袁高辉
关键词:冠心病心力衰竭缺血修饰白蛋白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人血清白蛋白心衰患者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医院感染的原因及分析危险因素,并总结预防对策,以减少急性心肌梗死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方法对2010年1月-2011年12月在医院治疗的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医院感染调查,分析其危险因素,并总结预防对策。结果 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医院感染14例,感染率为11.67%;主要感染部位为呼吸道、泌尿系统、消化道,分别占42.86%、21.43%、21.43%;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年龄、就诊时间、心脏左室功能不全、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及慢性支气管炎、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等。结论抗菌药物的预防使用并不能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避免侵入性操作等可有效预防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
程震锋韦凡平陆玉良袁高辉张川周德震卢孔杰李利芳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医院感染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对房颤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药物复律的影响
目的:探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对房颤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药物复律的影响,评估CPAP治疗在房颤伴OSAS患者抗心律失常治疗中的实际应用价值。方法:将诊断为轻中度OSAS合并房颤的患者随机分为随机分为非C...
李利芳张栗袁高辉韦凡平卢孔杰程震锋
关键词:房颤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文献传递
晚期心力衰竭患者发生利尿剂抵抗的相关因素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晚期心力衰竭患者发生利尿剂抵抗的相关因素。方法共纳入58例晚期心力衰竭患者,入院期间予以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等改善心功能治疗。出院后随访半年,根据是否发生利尿剂抵抗分为两组,分析两组患者一般情况、血肌酐(SCr)、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入院第1天袢利尿剂用量、第1天24h尿量等指标之间的差异。结果在半年随访期内,出现利尿剂抵抗者27例,无利尿剂抵抗者31例。发生利尿剂抵抗的患者其入院利尿剂使用总量较未发生抵抗组高(P<0.05),且前者治疗后第1天24h尿量明显少于后者(P<0.05),治疗1周后比较两组间血清B型钠尿肽(BNP)差值(ΔBNP)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ΔBNP(P=0.009,95%CI=0.998~1.000)、利尿剂总量(P=0.022,95%CI=1.012~1.170)、第1天24h尿量(P=0.021,95%CI=0.996~1.000)、LVMI(P=0.017,95%CI=1.011~1.120)与利尿剂抵抗的发生相关。结论心力衰竭治疗后血清BNP值下降不明显,第1天24h尿量少,利尿剂总量的增加及左心室质量指数的升高可能与利尿剂抵抗的发生相关。
李利芳张栗钱国权程震锋
关键词:心力衰竭利尿剂抵抗B型钠尿肽左心室质量指数
慢性心力衰竭利尿剂联合应用的临床疗效探讨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 探讨利尿剂联合应用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利尿剂反应性方面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78例随机分为2组,利尿剂常规组(n=42)给予日常口服利尿剂总量的1倍(静脉&口服)治疗.联合组(n=36)口服利尿剂(静脉&口服)+氢氯噻嗪25mg(口服,1次/d)+乙酰唑胺250mg(口服,3次/d).观察两组患者半年内利尿剂抵抗发生率、60d再入院率及其他生化指标间的差异.结果 住院期间利尿剂联合组日均利尿剂总量明显少于常规组(P<0.05),入院后4d两组体重差值(Δkg)存在显著性差异.常规组60d内再入院率多于联合组(P<0.05),且6个月内利尿剂抵抗发生率明显增高(P<0.05).两组间血钾、肾功能等指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利尿剂联合应用方案可不同程度改善利尿效果,降低心力衰竭再入院发生率.
李利芳张栗沈丽英程震锋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利尿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