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亮

作品数:14 被引量:56H指数:4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静脉
  • 8篇血栓
  • 7篇静脉血
  • 7篇静脉血栓
  • 6篇血栓形成
  • 6篇深静脉
  • 6篇深静脉血栓
  • 6篇下肢深静脉
  • 6篇下肢深静脉血...
  • 5篇静脉血栓形成
  • 3篇深静脉血栓形...
  • 3篇腔静脉
  • 3篇腔静脉滤器
  • 3篇下腔静脉
  • 3篇下肢深静脉血...
  • 3篇下肢深静脉血...
  • 3篇静脉滤器
  • 2篇手术
  • 2篇术后
  • 2篇下腔静脉滤器

机构

  • 14篇河北医科大学...
  • 5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河北省人民医...

作者

  • 14篇李亮
  • 12篇刘向东
  • 12篇李云松
  • 12篇张彦荣
  • 4篇刘华琴
  • 3篇仝彤
  • 2篇于亚东
  • 1篇曹冉
  • 1篇毕伟东
  • 1篇秦延军
  • 1篇戴向晨
  • 1篇田方涛
  • 1篇张现超

传媒

  • 4篇血管与腔内血...
  • 2篇中华普通外科...
  • 2篇中国介入影像...
  • 1篇临床荟萃
  • 1篇河北医药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中华血管外科...
  • 1篇第八届全国创...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4篇2019
  • 1篇2013
  • 1篇2011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腕尺侧撞击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分析
尚运涛于亚东李亮周彤毕伟东
脑瘫动物模型的制作及微观表现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3年
脑瘫即脑性瘫痪,是在出生前至生后1个月内,由多因素引起的非进行性脑组织损伤及发育缺陷所致中枢性运动障碍和自身异常综合征,是继小儿麻痹症被控制后儿童主要的运动残疾性疾病和康复对象。中国6省调查显示小儿脑瘫患病率为1.2‰~2.7‰,患儿400~500万,致残率42%~45%,增速为3~4万/年,已经是当今公共卫生的新问题;并且现在更多的有产伤及产前缺陷的婴儿被挽救,所以脑瘫患儿的数量将逐年上升[1]。面对这种现状,要达到提高我国人口素质的目标,就要深入研究脑瘫的病因,尽早对其进行干预、诊断及治疗,从而减低患病率和致残率[2];成年人由于脑损伤造成的上肢痉挛性瘫痪的数量每年也在增加,而痉挛性脑瘫约占所有脑瘫患者的2/3,而且脑瘫患者残疾程度高,生活往往不能自理,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很大的负担;脑瘫的预防、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脑瘫患者表现为肌张力增高、反射亢进、出现病理反射和不自主运动,病程长,受累肌肉及关节将继发挛缩畸形,给患者及家庭造成沉重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对脑瘫痉挛性畸形进行矫治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在脑瘫研究过程中,动物模型的制作是进行基础研究的前提,通过动物模型才能更加深入地研究脑瘫复杂的病因、病理、发病机制、治疗及预后。虽然国内外对脑瘫模型的研究发展迅速,已涉及多学科、多层次、多水平,尤其对脑瘫模型微观研究及相关治疗成为新热点,但由于脑瘫发病过程复杂,是多病因综合作用结果,所以至今没有获得人们公认的脑瘫动物模型。本文总结近年来国内外关于脑瘫动物模型的各种制作方法,结合相关微观研究的最新成果,综述如下。
曹冉于亚东田方涛孙庆禄李亮
关键词:脑瘫
不同回收组套回收超长期时间窗OptEase下腔静脉滤器效果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观察Cook回收组套回收超长期时间窗OptEase下腔静脉滤器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89例接受OptEase可回收下腔静脉滤器取出术患者,242例于正常时间窗(置入滤器14天内)回收滤器,其中127例(A组)使用OptEase回收组套、115例(B组)使用Cook回收组套;47例于超长期时间窗(滤器置入>28天)回收,其中22例使用OptEase回收组套(C组)、25例使用Cook回收组套(D组)。比较A组与B组、C组与D组滤器回收成功率、回收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A、B组均成功回收滤器,2组间滤器回收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D组滤器回收成功率高于C组(P<0.05),回收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C组(P均<0.05)。各组均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Cook滤器回收组套用于回收超长期时间窗OptEase下腔静脉滤器效果较好。
李亮朱恬仪李云松张彦荣仝彤刘华琴刘向东
关键词:腔静脉腔静脉滤器内膜
根据下腔静脉轴偏转角塑形Celect滤器推送杆对滤器释放后倾斜的影响
2021年
目的观察根据下腔静脉轴偏转角对Celect滤器推送杆塑形对滤器释放后倾斜角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87例接受置入Celect可回收腔静脉滤器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将94例根据下腔静脉轴偏转角对滤器推送杆进行塑形者作为观察组,93例未塑形者作为对照组;观察2组滤器释放后倾斜角度及滤器回收术中操作时间(即回收时间)。结果观察组滤器无倾斜或倾斜程度较小,对照组滤器释放后均存在不同程度倾斜,观察组滤器释放后倾斜角度及滤器回收时间均小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对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置入Celect可回收腔静脉滤器前,根据下腔静脉轴偏转角对滤器推送杆进行塑形,可有效抑制滤器释放后倾斜。
李亮蔡延东曹彭凯李云松任磊高瑞娇张彦荣刘向东
关键词:静脉血栓形成腔静脉滤器
腔内隔绝术治疗外周血管损伤的近中期疗效分析
2021年
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9年10月接受覆膜支架治疗的20例外周血管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临床表现以远端缺血为主(65%),出血和假性动脉瘤占比为20%和15%。覆膜支架治疗手术成功率100%。术后30 d死亡率5.0%,保肢率95.0%,一期通畅率58.8%,并发症发生率41.2%,二次干预率为41.2%。中位随访时间21个月,总体保肢率95.0%,死亡率为10.0%。本研究结果显示腔内隔绝术治疗外周血管损伤的优势在于以最小的损伤阻断出血、恢复血管通畅,从而得以有效挽救肢体和生命。但该技术的一期通畅率有待提高。
李亮李亮刘向东李云松张彦荣
关键词:腔内隔绝术通畅率假性动脉瘤手术成功率
AngioJet血栓抽吸术在机械血栓清除联合置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价值被引量:34
2019年
目的探讨AngioJet血栓抽吸术在机械血栓清除联合置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2014年12月至2018年10月机械清栓联合置管溶栓介入治疗的8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大腔导管抽吸+置管溶栓术43例(大腔导管抽栓组),AngioJet血栓抽吸+置管溶栓术40例(AngioJet组)。术中造影结果发现大腔导管抽栓组达到DI级清栓的10例;AngioJet组达到ID级清栓的28例(P <0.05)o大腔导管抽栓组静脉损伤38例,AngioJet组静脉损伤1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t结论 AngioJet血栓抽吸联合置管溶栓用于深静脉血栓吸栓是安全有效的。
李云松刘向东李亮曹彭凯张文昌张彦荣
关键词:静脉血栓形成机械溶栓
利伐沙班对抗凝血酶Ⅲ降低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治疗效果
2024年
目的探讨利伐沙班治疗抗凝血酶Ⅲ降低的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就诊的78例抗凝血酶Ⅲ降低的下肢DVT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利伐沙班组(n=35,采用利伐沙班抗凝治疗)与低分子肝素组(n=43,入院后首先采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1周后改为利伐沙班抗凝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下肢DVT进展情况。结果低分子肝素组患者入院后首先采用低分子肝素治疗期间血栓进展率为32.56%(14/43),高于利伐沙班组患者的8.57%(3/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1周,低分子肝素组患者全部换用利伐沙班继续抗凝治疗后血栓进展率为9.30%(4/43),与利伐沙班组患者的8.57%(3/3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出血事件,住院期间无症状性肺栓塞发生。结论利伐沙班对抗凝血酶Ⅲ降低的下肢DVT患者抗凝治疗具有较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曹彭凯朱恬仪高瑞姣李亮罗欣彤仝彤张彦荣刘向东李云松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利伐沙班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
年龄调整D-二聚体水平在预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前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评估年龄调整D-二聚体水平在预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前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收治的427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术前存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将患者分为血栓组和非血栓组。收集所有患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入院时血液检测指标、合并疾病及受伤相关资料。以年龄调整D-二聚体水平作为主变量,其他变量作为协变量,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年龄调整D-二聚体水平在预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前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临床价值。结果427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63例患者术前发生了深静脉血栓,364例患者术前未发生深静脉血栓。以传统的0.5 mg/L为截断值时,两组D-二聚体水平﹥0.5 mg/L的患者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年龄调整的D-二聚体为截断值时,血栓组中D-二聚体水平大于截断值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非血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调整的D-二聚体是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前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传统截断值(0.5 mg/L)下的D-二聚体不是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前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另外,年龄、超声监测时间间隔亦均是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前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拟合优度检验结果显示,最终模型的拟合度良好(Nagelkerke R2=0.224,P﹥0.05)。结论年龄调整D-二聚体较传统截断值(0.5 mg/L)能够更好地预测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可考虑作为构建风险预测模型的常规因子,有助于临床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前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管理进行优化。
曹彭凯朱恬仪王凤凯王雅琦李亮刘向东张彦荣李云松
关键词:D-二聚体股骨粗隆间骨折下肢深静脉血栓
血栓调节蛋白联合D-二聚体检测在创伤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血栓调节蛋白(TM)联合D-二聚体(DD)检测在创伤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5月至2020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收治的73例创伤后下肢DVT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血栓发生情况分为非血栓组35例和血栓组38例。另选取同期进行体检的20例健康成年人为健康组。检测各组患者血浆中TM、DD的表达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TM、DD检测在创伤后DVT诊断中的价值。结果3组患者TM、DD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血栓组及血栓组患者血浆中TM、DD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栓组患者血浆TM水平明显高于非血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非血栓组与血栓组D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M联合DD检测创伤后DVT的AUC为0.823,均高于TM、DD的0.820、0.611;两者联合检测的特异度为80.0%,高于TM、DD单独检测的71.4%、54.3%。结论TM在创伤后患者中表达水平升高,且在创伤后DVT患者中表达水平更高,TM与DD联合检测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创伤后DVT患者诊断的特异度。
李云松王雅琦曹彭凯李亮刘向东张彦荣
关键词:血栓调节蛋白D-二聚体创伤深静脉血栓形成
标准化操作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经导管接触溶栓治疗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评价标准化操作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经导管接触溶栓治疗过程中,对预防问题发生、降低并发症及改善临床治疗效果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7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经导管溶栓治疗治疗的临床资料。将实施标准化操作前治疗的患者归为A组(124例),将实施标准化操作后治疗的患者归为B组(152例),比较2组出现问题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A组问题发生率32.26%(40/124)显著高于B组问题发生率5.26%(8/152)(P<0.05)。经导管接触溶栓治疗过程中最常见的问题表现为溶栓导管移位,A组有21例(16.94%),B组有3例(3.29%)。最严重错误操作的问题表现为A组1例溶栓导管、抗凝微泵、血管鞘三通、尿激酶微泵错误连接,直接导致血栓沿导管生长,延长溶栓时间。B组未发生明显的出血并发症(0/152),显著低于A组并发症发生率8.06%(10/124),其中最严重的并发症问题表现为A组1例未及时发现头痛头晕等脑出血早期征象。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经导管接触溶栓治疗时,标准化操作可以降低问题的发生并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李亮李云松刘华琴朱恬仪张彦荣刘向东
关键词:静脉血栓形成下肢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