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鸷翔
- 作品数:35 被引量:96H指数:5
-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开封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多排螺旋CT在检出右侧肾上腺静脉应用价值的初步探讨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MDCT)对右侧肾上腺静脉检出率及右侧肾上腺静脉解剖结构显示情况。方法:402例行MDCT腹部三期增强扫描的患者,由两个不同的影像科医师观察其右侧肾上腺静脉轴位像和三维重建图像,进而评价右侧肾上腺静脉的情况。评价要点:可视化程度;右侧肾上腺静脉的直径与长度;与副肝静脉和其他静脉间的关系;右侧肾上腺静脉的位置及与周围结构间的关系,与下腔静脉的方向关系。结果:402例患者检出右侧肾上腺静脉338例(84.1%),其中,有31例(9.2%)右侧肾上腺静脉与副肝静脉共干,右侧肾上腺静脉开口位于胸11~腰1之间。另307例患者中,在横断面上右侧肾上腺与下腔静脉横方向关系为向后和向右的占282例(91.9%),向后和向左的占25例(8.1%);在垂直面上右侧肾上腺朝向下腔静脉尾侧有292例(95.1%),头侧为15例(4.9%)。在这338例患者中,右侧肾上腺静脉的长度和直径分别为平均(3.8±1.7)mm和(1.7±0.6)mm。结论:MDCT有较高检出右侧肾上腺静脉的能力,并能大致显示其解剖特征,包括它的位置和与周围结构的关系。
- 沈松鹤朱鸷翔赵森周青赵锡立王志学
- 关键词:多排螺旋CT醛固酮增多症
- 裸支架与裸支架联合^(125)I粒子条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疗效对比分析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评估裸支架与裸支架联合125I粒子条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疗效差异。方法 54例梗阻性黄疸患者,以治疗方式将其分为裸支架组(bare stents,简称BS组)28例,裸支架+碘粒子组(bare stents and iodine seeds,简称BSIS组)26例。对比分析BSIS组,BS组支架通畅时间、生存期、术后1个月总胆红素(TIBL)、直接胆红素(DBIL)、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199)指标变化。结果 BSIS组支架通畅时间和生存期较BS组延长,术后1个月CEA、CA199均显著低于B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裸支架联合125I粒子条置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疗效显著,既解除了梗阻又抑制肿瘤生长,值得临床应用。
- 尹晓翔王志学沈松鹤朱鸷翔吴涛
- 关键词:裸支架梗阻性黄疸介入内放射治疗
- 肝动脉栓塞后血流动力学改变的CT灌注成像特点分析被引量:1
- 2021年
- 原发性肝癌属于一种恶性肿瘤,在我国较为常见。在原发性肝癌的治疗中,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是临床通常采用的治疗方法。肝动脉栓塞术后肝功能损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受到肝脏血流动力学变化的直接而深刻的影响[1]。本研究观察了肝动脉栓塞术后肝脏血流动力学改变的CT灌注成像特点。
- 朱鸷翔王志学沈松鹤赵森
- 关键词:肝动脉栓塞术肝功能损伤CT灌注成像肝脏血流动力学血流动力学改变
- 肺栓塞介入溶栓治疗与外科肺动脉血栓摘除术对比
- 目的 肺栓塞的治疗方法选择一直有着不同的观点。尤其是患大面积肺栓塞的患者,该怎样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呢?我们做这个研究就是为了对比外科肺动脉血栓摘除术(SE)与溶栓治疗(TL)这两种治疗方式对该病的早期疗效、最终转归及生活...
- 朱鸷翔王志学吴涛沈松鹤
- 关键词:肺栓塞介入溶栓治疗
- CT与磁共振成像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复查诊断准确率的对比研究被引量:8
- 2019年
- 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ic carcinoma,PHC)为常见恶性肿瘤,表现为肝区疼痛、乏力、消瘦、恶病质等,严重威胁PHC患者健康[1]。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是治疗PHC的重要术式,创伤小,通过将药物灌注在动脉,使药物直接对肿瘤组织起作用,造成肿瘤细胞坏死,并可阻断肿瘤血液供应,延长患者生命[2]。但术后需对PHC患者进行复查,评估疗效。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是评估TACE术疗效的金标准,可有效判定病灶残留及复发,但会一定程度损伤机体CT、磁共振成像(MRI)扫描是评估TACE术疗效的无创检查方式。本研究以我院PHC患者为研究对象,TACE术后进行CT、MRI扫描,对比其诊断准确率,现报告如下。
- 朱鸷翔沈松鹤李荟苹赵森王志学
- 关键词:肝区疼痛TACE术无创检查术后复查CT
- MDCT评估右侧肾上腺静脉解剖价值的探讨
- 目的 应用MDCT检查右侧肾上腺静脉的检出率是多少和右侧肾上腺静脉的解剖变化情况。材料和方法 205例腹部疾病的患者,在MDCT(GE宝石能谱CT)执行了增强检查。其轴向和三维重建的图像结果由两个不同的放射科大夫观察。其...
- 沈松鹤王志学周青赵森吴涛朱鸷翔
- 关键词:MDCT下腔静脉AV
- 经皮肝穿刺射频消融对肝癌患者临床疗效及肿瘤体积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分析肝癌患者治疗中行经皮肝穿刺射频消融对其临床疗效及肿瘤体积产生的影响。方法以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间在本院接受诊疗的肝癌患者80例作对象,以电脑随机数表法为依据分组,对照组40例的治疗方法是肝肿瘤切除术,观察组40例的治疗方法是经皮肝穿刺射频消融,比较2组临床疗效、肝功能、肿瘤体积及血清肿瘤标志物。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72.5%(29/40),对照组为50.0%(20/40),组间比较,观察组更高(χ^(2)=4.266,P<0.05);治疗后3 d,观察组总胆红素、丙氨酸转氨酶与天冬氨酸转氨酶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0 d,2组肝功能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 d、30 d时,观察组患者的肿瘤体积均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 d、30 d时,观察组患者的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甲胎蛋白、糖类抗原125及癌胚抗原表达均比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肝癌患者治疗中行经皮肝穿刺射频消融有助于提高其临床疗效,减少肝功能受损程度,而且还可以降低肿瘤体积,促进血清肿瘤标志物表达进一步下调。
- 柳群力朱鸷翔
- 关键词:肿瘤负荷
- 腹主动脉灌注雷帕霉素联合肝动脉化疗治疗肝移植瘤兔模型疗效分析
- 2020年
- 目的:探究腹主动脉灌注雷帕霉素联合肝动脉化疗治疗肝移植瘤兔模型的疗效。方法:建立肝移植瘤兔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只,对照组进行肝动脉栓塞化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动脉灌注雷帕霉素,对比两组模型兔治疗前后的肿瘤体积变化、外周血中CD3+和CD4+细胞的分布以及进行病理学观察即组织切片观察统计肿瘤组织坏死率。结果:治疗之后,两组模型兔均发生了瘤体积的明显减小,并且观察组的瘤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两组模型兔经过治疗后CD3+阳性细胞比例均增加,观察组的CD4+阳性细胞比例相比治疗前增加至(46.8±1.5)%,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并且观察组的CD3+和CD4+阳性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肿瘤近似圆形,边界清晰,显微镜下观察切片以重度坏死为主[占(50.3±5.7)%],并且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动脉灌注雷帕霉素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的疗法对肝移植瘤兔模型的疗效显著,并且增强机体免疫抗癌作用,值得参考。
- 朱鸷翔沈松鹤赵森王大勇王志学李荟苹
- 关键词:动脉灌注雷帕霉素肝动脉栓塞
- 优质护理在重症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重症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80例重症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比较两组的康复效果。结果护理后,两组的NIHS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MMSE评分均高于护理前(P<0.05);观察组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的FMI评分、BI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的FMI评分、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7.50%,低于对照组的25.00%(P<0.05)。结论在重症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中采用优质护理,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神经功能、记忆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邱永敬王永丽许艳华申冉冉朱鸷翔陈月华
- 关键词:优质护理早期康复重症脑卒中
- 经桡股动脉行脾栓塞治疗脾功能亢进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 目的 对比分析经桡股动脉两种不同途径行部分性脾栓塞术治疗脾功能亢的不同。方法 选84例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分为经桡动脉途径PSE组(T-PSE组)39例;经股动脉途PSE组(F-PSE组)45例,对手术成功率、穿刺成功率...
- 吴涛王志学沈松鹤朱鸷翔尹晓翔邱永敬
- 关键词:部分脾栓塞脾功能亢进桡动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