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底泥
  • 3篇太湖
  • 3篇太湖底泥
  • 2篇多样性
  • 1篇淀粉
  • 1篇性能研究
  • 1篇絮凝
  • 1篇絮凝剂
  • 1篇厌氧
  • 1篇厌氧氨氧化
  • 1篇厌氧氨氧化菌
  • 1篇阳离子淀粉
  • 1篇氧化菌
  • 1篇异养
  • 1篇异养硝化
  • 1篇异养硝化细菌
  • 1篇印染
  • 1篇印染废水
  • 1篇生物脱氮
  • 1篇脱氮

机构

  • 5篇苏州科技学院

作者

  • 5篇邱业先
  • 5篇朱艳霞
  • 3篇钱玮
  • 1篇葛辉
  • 1篇张倩倩
  • 1篇丁晓锋

传媒

  • 3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苏州科技学院...
  • 1篇环境科技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2
  • 2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太湖底泥中厌氧氨氧化菌初步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以太湖底泥为研究对象,根据宏基因组学原理,采用PCR、克隆测序等分子生物学方法,研究了底泥中厌氧氨氧化菌的多样性。结果表明:太湖梅梁湾底泥中有厌氧氨氧化菌存在,试验得到2个未见报道的厌氧氨氧化菌序列片段,登录号分别为JQ927330、JQ927331,与已报告的序列相似度最高为93%,是2种新型的厌氧氨氧化菌。
钱玮朱艳霞邱业先
关键词:太湖底泥厌氧氨氧化菌多样性
一种适用于太湖底泥基因组DNA的提取方法被引量:2
2012年
采用6种方法对太湖底泥基因组DNA进行提取,利用琼脂糖凝胶电泳、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和PCR扩增效果等反映DNA纯度和质量的指标,综合分析不同提取方法的优劣。结果显示,在提取过程中使用溶菌酶优于使用蛋白酶,冻融和TENP前处理过程耗时且效果不佳,二次沉淀在提高DNA纯度中起关键作用。结果表明,溶菌酶-SDS-二次沉淀法是一种适用于太湖底泥基因组DNA的提取方法,提取的DNA质量好、纯度高,更胜于包括土壤DNA快速抽提试剂盒在内的其他5种方法,可直接用于对DNA质量要求较高的后续试验中。
朱艳霞邱业先钱玮
关键词:太湖底泥基因组DNA
阳离子淀粉絮凝剂的制备及对印染废水的处理被引量:9
2011年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以异丙醇为分散剂,在不加入催化剂的条件下,合成了阳离子淀粉絮凝剂。通过正交法优化了实验条件。合成的最佳反应条件为:温度70.0℃,反应时间4.0 h,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GTA)的用量12.0 mL。探讨了絮凝剂的用量、温度、pH值等因素对印染废水絮凝效果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实验筛选出的最佳絮凝条件下,色度去除率最高达到97.1%,化学需氧量(COD)去除率达到83.3%。
张倩倩邱业先朱艳霞丁晓锋
关键词:阳离子淀粉絮凝剂印染废水
太湖底泥中聚磷菌多样性的垂直分布被引量:1
2017年
以太湖不同深度底泥为研究对象,采用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分析底泥中聚磷菌的多样性。结果表明:32~35 cm底泥中聚磷菌多样性最高,物种丰度、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分别为10、1.94。下层底泥(12~15、22~25、32~35 cm)中聚磷菌的群落结构趋于稳定,表层底泥(0~3、6~8 cm)受泥水界面影响,聚磷菌群落结构与下层底泥有明显差异。研究结果为了解湖泊底泥微生物的分布和聚磷菌多样性积累了有价值的资料。
钱玮朱艳霞邱业先
关键词:太湖底泥聚磷菌微生物
一株异养脱氮菌的分离及脱氮性能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经过野外采样、稀释平板法、富集培养等步骤进行初步筛选得到12株菌,并通过测定其对NH4+-N去除效果,复筛得到1株对NH4+-N去除率最高的菌株,命名为Y8。该菌株为革兰氏阴性杆状菌。通过小试的初步研究,考察了不同碳源、温度、pH值、摇床转速对Y8去除NH4+-N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Y8在以丁二酸纳为唯一碳源、温度30℃、pH值9.5、转速150 r/min条件下去除NH4+-N效果最好;并且在有氧情况下对NO3--N和NO2--N均有一定去除效果。
葛辉邱业先朱艳霞
关键词:异养硝化细菌生物脱氮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