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相成
- 作品数:26 被引量:225H指数:8
-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不同品种和栽培条件下水稻冠层光合有效辐射传输特征被引量:32
- 2012年
- 【目的】揭示水稻冠层光合有效辐射(PAR)传输特征在不同栽培条件下的变化规律。【方法】以2个不同株型水稻品种为材料,于2009—2010年分别设置不同栽插密度和施氮水平的田间试验,系统测定水稻主要生育时期的冠层结构和PAR传输参数,分析冠层结构和PAR传输参数随生育进程的动态变化规律以及PAR传输参数的日变化规律,并研究入射光散射比例对冠层PAR传输的影响。【结果】栽插密度和施氮量对水稻叶面积指数(LAI)、冠层平均叶倾角和株高有显著影响。冠层PAR透过率、反射率随生育进程先减后增,最小值出现在孕穗至抽穗期;提高施氮量减少了冠层PAR反射率。随生育进程的推进,水稻冠层消光系数(K)逐渐增加,并随栽插密度和施氮量增加而增加,不同条件下的K值随移栽后天数的变化可以用指数递增方程来描述。冠层PAR反射率、截获率和K值的日变化呈向下抛物线状,以正午时刻最小;而PAR透过率则呈相反模式;灌浆期PAR透过率、截获率和K值的日变化幅度明显小于分蘖期和拔节期。消光系数随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可以用Doseresp曲线来描述,但受到品种特性和冠层结构的影响。随着入射光散射比例的增加,PAR透过率逐渐减少,K值逐渐增加。【结论】水稻冠层PAR传输特征受栽插密度和施氮量的调控,并存在显著的生育时期变化和日变化规律,同时受入射光散射比例的影响。
- 朱相成汤亮张文宇曹梦莹曹卫星朱艳
- 关键词:水稻光合有效辐射消光系数
- 基于过程的小麦茎鞘夹角动态模拟被引量:8
- 2011年
- 基于不同株型品种和不同密度处理的小麦田间试验,连续观察并记录各处理不同叶位叶鞘与主茎之间的夹角,进一步利用系统分析方法和动态建模技术,构建基于过程的小麦叶片茎鞘夹角的动态模拟模型.结果表明:小麦茎鞘夹角随叶片生育进程不断加大,并随密度的增大而减小;从第2叶开始,最大茎鞘夹角随叶位的增加而减小.所建模型利用Logistic方程描述叶片茎鞘夹角随生育进程的动态变化过程,使用分段函数描述最大茎鞘夹角随叶位的动态变化,引入品种参数(第2叶茎鞘夹角的最大值)量化了茎鞘夹角在不同品种之间的差异,并利用基本苗量化了密度对茎鞘夹角的影响.基于独立的田间试验资料对所建模型进行测试与检验,结果显示茎鞘夹角模拟值与观测值之间的均方根差为1.7°.表明模型对小麦主茎叶片茎鞘夹角的动态变化过程具有较好的预测性,为小麦生长过程的可视化表达奠定了技术基础.
- 张文宇汤亮朱相成杨月曹卫星朱艳
- 关键词:小麦
- 水稻冠层光截获、光能利用与产量的关系被引量:44
- 2012年
- 以两优培九和武香粳14号水稻品种为材料,在不同栽插密度和施氮水平下进行2年田间试验,研究水稻冠层光合有效辐射(PAR)截获率、光能利用率与水稻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分蘖期至成熟期,各处理水稻冠层平均PAR反射率为3.45%,其中,分蘖期至抽穗期的冠层反射PAR占冠层总PAR损失的10.90%,显著小于抽穗期至成熟期的22.06%.分蘖期至成熟期的冠层PAR转化率随栽插密度的增加而减少,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大;分蘖期至抽穗期的冠层PAR转化率高于抽穗期至成熟期.在分蘖期至成熟期,冠层PAR利用率随栽插密度和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大,各处理中两优培九的平均PAR利用率(1.83g.MJ-1)显著高于武香粳14(1.42g.MJ-1);武香粳14因生育期较长,分蘖期至成熟期的入射PAR及中、高栽插密度处理的PAR截获量均高于两优培九.水稻不同生长阶段冠层PAR截获率和利用率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PAR转化率与产量也呈正相关,但相关性不显著.因此,在保持较高PAR截获率的基础上提高冠层PAR转化率,进而提高冠层PAR利用率,有利于水稻高产.
- 汤亮朱相成曹梦莹曹卫星朱艳
- 关键词:水稻光合有效辐射光截获光能利用率
- 一种湿地土壤取样工具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湿地土壤取样工具,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为圆型块,底座上端中间位置设有穿口,底座上端两侧对称设有支撑柱,支撑柱上端设有安装板,安装板上方设有导向套,导向套通过固定架与安装板连接固定,导向套上滑动配合有传动...
- 朱相成
- 文献传递
- 水稻冠层光分布模拟与应用被引量:10
- 2011年
- 综合已有作物模型的优点,构建了水稻冠层光分布模型,并进一步与原有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生产模型相耦合,构建了水稻光合生产模型。新模型将水稻冠层按叶面积指数划分为5层,各层次水平面上的太阳辐射强度按Monsi和Saeki的指数模型进行分布;模型利用日照百分率资料推算直接辐射与散射辐射,并考虑了光合有效辐射的日变化、冠层结构和太阳位置对直接辐射消光系数的影响。利用独立的水稻田间试验资料,对主要生育期冠层内的光分布进行了初步验证,结果表明模拟值与观测值之间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最后,将基于冠层光分布模型与原有光合生产模型进行了比较,预测水稻干物质积累量的根均方差分别为0.74t/hm2和1.26t/hm2,建立的基于冠层光分布模型的预测性较好。研究结果将为水稻生长模型的改进完善以及生产管理调控与品种数字化设计奠定基础。
- 汤亮李艳大张玉屏朱相成刘小军曹卫星朱艳
- 关键词:水稻光分布光合作用干物质积累
- 一种生物量样方调查伸缩杆
- 一种生物量样方调查伸缩杆,包括伸缩杆本体,所述的伸缩杆本体包括底杆,所述底杆上套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与底杆滑动连接。所述伸缩杆内套接有伸缩杆,伸缩杆之间滑动连接。所述伸缩杆展开最大长度均为1m,伸缩杆上设有刻度。所述的...
- 戎建涛应苗苗郜爱玲王艳英梁文杰朱相成
- 文献传递
- 一种盆栽温室气体监测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盆栽温室气体监测装置,包括盆体和采样箱,所述采样箱呈上端封闭、下端敞口的筒状,所述盆体用于种植作物,所述采样箱可拆卸地安装在盆体上,采样箱位于盆体上侧,所述采样箱与盆体密封连接,所述采样箱上开设有抽气...
- 张卫建郑成岩张俊宋振伟邓艾兴江瑜张鑫朱相成张艺杭晓宁
- 文献传递
- 超级稻甬优15连晚农机农艺融合超高产栽培技术被引量:1
- 2018年
- 分析甬优15作连作晚稻机插秧苗培育难题,提出秧田期精细播种结合化控、水控、肥控的"三控"措施,培育适宜机插秧苗的技术措施,分析该组合机插高产本田期分蘖和群体发育及库源关系特点,提出施足基肥、早插浅插、栽后促发、超前搁田、适施穗粒肥、好气灌溉和病虫害综合防治的技术措施。通过提高甬优15机播、机插、机收、机烘等主要生产环节机械化水平和农机农艺融合程度,大幅度减轻稻作劳动强度,实现超高产栽培。
- 白若琦陈达朱相成陶开战王成豹
- 关键词:连作晚稻全程机械化农机农艺融合超高产
- 小麦水稻两熟秸秆全量还田的轮耕种植方法
- 本发明属于农作物耕作栽培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小麦水稻两熟秸秆全量还田的轮耕种植方法。小麦水稻两熟秸秆全量还田的轮耕种植方法,在小麦收获后,秸秆全量粉碎还田;麦田旱整地后上水打浆,保持田间水层1~2cm;经除草后,机械插秧...
- 张卫建郑成岩张俊宋振伟邓艾兴杭晓宁张艺朱相成江瑜张鑫
- 文献传递
- 大型藻类渔业碳汇计量方法
- 本发明涉及大型藻类渔业碳汇计量方法,给出了藻类渔业碳汇项目的开发原则、适用条件、项目合格性确定、碳库选择、温室气体排放源选择、泄漏源选择、基线论证与调查、项目情景、项目监测计划、项目碳信用额等技术要求,整个方法具具有监测...
- 权伟应苗苗余少娜康华靖梁文杰王艳英戎建涛朱相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