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莉蓉
- 作品数:6 被引量:18H指数:3
-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重庆市卫生局科研项目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重庆市教委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多房棘球绦虫Em14-3-3抗原编码基因研究进展被引量:8
- 2006年
- 本文介绍了多房棘球绦虫Em14-3-3蛋白,并对Em14-3-3抗原编码基因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 曾莉蓉张鹏李文桂
- 关键词:多房棘球绦虫
- 结核分枝杆菌重组Bb-ESAT-6-MPT64疫苗构建及其免疫机制研究
- 目的:
构建结核分枝杆菌rBb-ESAT-6-MPT64疫苗;分析重组质粒pGEX-ESAT-6-MPT64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的表达效率;通过不同途径接种疫苗,在MTB攻击后,检测实验动物血清抗体及...
- 曾莉蓉
- 关键词:结核分枝杆菌免疫机制疫苗构建
- 文献传递
- 结核分枝杆菌重组Bb-ESAT-6疫苗的构建、鉴定和表达及其保护力被引量:5
- 2008年
- 目的构建和鉴定结核分枝杆菌(MTB)重组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a bifidum,Bb)-ESAT-6疫苗,研究该疫苗对鼠结核杆菌感染的免疫保护效果。方法以结核分枝杆菌H37Rv标准株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PCR扩增得到ESAT-6抗原编码基因;将该基因定向克隆到大肠埃希菌-双歧杆菌穿梭表达载体pGEX-1λT,构建重组质粒pGEX-ESAT-6;用电穿孔法将该质粒导入Bb及BL21(DE3),构建结核分枝杆菌重组Bb-ESAT-6疫苗。用IPTG诱导重组BL21(DE3)菌表达ES-AT-6/GST融合蛋白;SDS-PAGE及Western blot对表达产物进行鉴定。65只BALB/c雌性小鼠,随机分为5组:A组(SC)、B组(IM)、C组(IN)、D组(Bb)、E组(PBS)。分别于免疫后8周用5×105CFU MTB H37Ra减毒株悬浮于10μL PBS中进行鼻腔粘膜接种感染。攻击感染后6w剖杀各组小鼠8只,计数肝、肺组织荷菌量,常规ELISA检测血清IgG及其亚类和IgE,MTT法检测特异性脾淋巴细胞增殖。结果PCR成功扩增出288bp的ESAT-6基因;双酶切证实ESAT6基因成功插入pGEX-1λT中;PCR证实rBb-ESAT-6疫苗构建成功。免疫印迹分析发现重组质粒pGEX-ESAT-6的表达产物在相对分子量(35kDa)处有明显的蛋白表达条带,表达效率为20%,且能被活动性结核病人血清特异识别。鼻腔内接种组的肝、肺组织荷菌量明显低于其他免疫组。疫苗接种组IgG、IgG1、IgG2a和IgG2b明显升高,IgG3和IgE无明显变化;疫苗接种组的脾淋巴细胞明显增殖。结论成功构建了结核分枝杆菌重组Bb-ESAT-6疫苗,重组Bb-ESAT-6疫苗在抗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过程中具有一定免疫保护作用。
- 谢婷李文桂曾莉蓉
- 关键词:结核分枝杆菌保护力
- 多房棘球绦虫重组BCG—Em14—3—3疫苗对小鼠脾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4
- 2007年
- 目的 检测多房棘球绦虫(Em)重组BCG—Em14—3—3疫苗对原头蚴攻击小鼠脾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用重组BCG—Em14—3—3疫苗免疫Balb/c小鼠8周后,用50个多房棘球绦虫原头蚴腹腔注射进行攻击,攻击感染后18周剖杀小鼠.分离脾细胞,用刀豆素A(ConA)刺激培养16~18h,然后用Annexin V—FITC染色法检测脾细胞凋亡。结果 小鼠脾细胞原液组和ConA刺激组细胞凋亡发生率均显著低于磷酸缓冲液(PBS)对照组(P〈0.05或〈0.01):鼻腔黏膜接种组脾细胞凋亡率显著低于皮下注射组(P〈0.01);重组BCG疫苗组脾细胞凋亡率显著低于pCD—Em10 DNA疫苗肌肉注射组(P〈0.01)。结论 多房棘球绦虫重组BCG—Em14—3—3疫苗可抑制感染鼠脾细胞发生凋亡.增加CD4^+细胞亚群的数量,加强宿主抗多房棘球绦虫感染的保护性免疫反应。
- 曾莉蓉李文桂
- 关键词:棘球蚴病
- 结核分枝杆菌MPT64疫苗研究进展
- 2006年
- 曾莉蓉李文桂
- 关键词:结核分枝杆菌MPT64新型疫苗慢性传染病免疫保护效果人兽共患
- 结核分支杆菌ESAT-6疫苗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06年
- 结核分支杆菌引起的结核病是一种人兽共患的慢性传染病,当前唯一可用的疫苗———卡介苗(BCG)免疫保护效果极不稳定,因此开发安全、有效的新型疫苗势在必行。该文拟对结核分支杆菌ESAT-6亚单位疫苗、DNA疫苗、重组BCG疫苗、重组St疫苗、重组MVA疫苗的构建及其免疫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曾莉蓉李文桂
- 关键词:结核疫苗ESAT-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