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健滢
- 作品数:61 被引量:111H指数:6
- 供职机构:广州复大肿瘤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州市天河区科技计划项目国际科学基金广东省卫生厅资助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 不可逆电穿孔消融兔胆囊侧肝脏病理学观察被引量:19
- 2014年
- 目的研究靠近胆囊0.5 cm处不可逆电穿孔肝脏消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新西兰白兔3只作为实验动物,在靠近胆囊0.5 cm处肝脏进行不可逆电穿孔消融,并于7 d后观察消融区域的肝脏病理反应和胆囊损伤情况。结果 3只动物均成功完成消融。消融7 d后,肝脏面原消融区平均直径3.00 cm黄色坏死灶,肝膈面形成1个平均直径1.67 cm类圆形黄色坏死灶。2只实验兔消融部位和腹壁、1只肝叶和膈肌发生小片段浅度粘连。2只肠系膜则与胆囊消融灶区发生严重粘连。光镜下可见肝大片坏死且消失,仅有部分凝固性坏死肝组织残留,外围有少量斑点状钙化,炎性肉芽组织和小胆管显著增生。肝门静脉血管平滑肌损伤不明显,肌层小范围纤维素样变性、胆囊黏膜上皮大部分坏死,胆囊外结缔组织水肿、胆总管部分黏膜上皮坏死,部分上皮仍存在,肌层完好。结论消融部位肝脏组织完全坏死,消融灶和周围组织分界明显,胆囊出现损伤,但无胆囊漏发生。因此,对于靠近胆囊的肝脏肿瘤而言,不可逆电穿孔可能是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的选择。
- 梁冰牛立志曾健滢周亮周序珑方刚姚飞邓春娟汪媛张波李书英邓春梅杨惠霏李家亮刘建国徐克成
- 关键词:肝脏胆囊
- 免疫磁珠联合定量PCR检测胰腺癌患者冷冻前后循环肿瘤细胞的变化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采用免疫磁珠(MACS)联合定量PCR法检测胰腺癌患者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TCs),分析冷冻消融术前后CTCs变化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联性。方法收集2011年11月至2013年6月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复大肿瘤医院收治的20例行冷冻消融术的胰腺癌患者,使用MACS联合定量PCR法检测患者术前及术后10d外周血CTCs。治疗后随访2年,记录患者的预后,分析CTCs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20例患者冷冻术前1d外周血CTCs阳性检测率为45.0%,冷冻术后10dCTCs阳性检测率为15.0%,治疗后患者的CTCs阳性率较术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86,P〈0.05)。3例术后CTCs阳性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5个月,17例术后CTCs阴性患者中位生存期为8个月,CTCs阴性患者的生存期显著长于CTCs阳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552,P=0.0185)。结论采用MACS联合定量PCR法检测胰腺癌患者外周血CTCs,对评估行冷冻治疗胰腺癌患者的预后有一定临床价值。
- 穆峰陈继冰姜峰汪媛曾健滢姚飞牛立志徐克成
- 关键词:胰腺肿瘤循环肿瘤细胞冷冻消融术
- 肝恶性肿瘤不可逆电穿孔消融的安全性和近期疗效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探讨应用不可逆电穿孔(IRE)技术,消融不可手术切除肝恶性肿瘤的安全性及短期疗效。方法2015年7月17日至12月24日前瞻性收集经病理学确诊为原发性肝癌或肝恶性转移瘤患者,且不适合外科手术、术前功能状态(PS)评分≤2,排除不能耐受气管全身麻醉、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安装心脏起搏器的患者,共16例纳入研究,男12例、女4例,年龄40~86岁,平均(60±10)岁。在B超和CT引导下经皮IRE消融治疗。观察术中血流动力学的改变;采用双侧t检验比较手术前后7 d内肝、肾功能变化;记录术后30 d内治疗的不良反应。术后1个月复查CT或MR,应用改良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评价其短期疗效。结果所有患者IRE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30 d内不良反应腹痛7例次、腹腔积液5例次、胸腔积液4例次、发热3例次、咳嗽及恶心呕吐各2例次、胆道感染及血小板减少各1例次,均经对症治疗后好转;未发生治疗相关大出血、胆漏等严重并发症。术后24 h肝功谷氨酸转移酶(ALT)、天冬氨酸转移酶(AST)一过性升高至(637±597)U/L、(510±396)U/L,予以保肝处理后7 d恢复正常。术后1个月疗效评价: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12例、稳定2例、进展1例,肿瘤缓解率81.3%。结论 IRE消融不可手术切除肝恶性肿瘤,安全性高、不良反应轻微、近期疗效较好,长期疗效有待长时间随访观察。
- 牛立志刘桂凤曾健滢蔡懿孔小锋梁冰周亮方刚李书英李忠海李蓉蓉徐克成
- 关键词:消融技术肝肿瘤
- 不可逆电穿孔消融兔肾研究
- 2015年
- 我们利用不可逆电穿孔(IRE)技术对小型实验动物肾脏进行消融,探讨IRE技术对肾肿瘤消融的安全性与有效性.一、材料与方法1.实验动物及麻醉方法:新西兰白兔9只,雄性,体质量为(2.5±0.2)kg.麻醉方法参照文献[1].2.IRE消融术:设定IRE设备(美国AngioDynamics公司)的电极探针暴露长度为1.0 cm、电压1 500 V、脉冲长度70μs及针间距为1 cm.进针方向与肾脏纵轴面垂直,从肾脏最厚径处插入探针1.5 cm后输出电脉冲,术程约1 min.
- 方刚曾健滢牛立志梁冰周亮周序珑汪媛姚飞李家亮
- 关键词:新西兰白兔电穿孔麻醉方法实验动物肿瘤消融进针方向
- 冷冻消融联合DC-CIK治疗伴转移的胰腺癌被引量:7
- 2013年
- 对于伴有转移的晚期胰腺癌,因肿瘤对放、化疗治疗不敏感,且不良反应较大,治疗后患者生存时间有限[1].有研究显示,氩氦刀冷冻联合碘离子植入治疗Ⅳ期胰腺癌术后患者不良反应少,耐受性好,中位生存时间为8个月[2],同时氩氦刀冷冻治疗还可缓解肿瘤侵袭神经引起的剧烈疼痛,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3].自体肿瘤抗原负载的树突状细胞联合自体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DC-CIK)的免疫治疗可在不损伤机体免疫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前提下直接杀伤肿瘤细胞,对预防肿瘤复发、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4-5].本研究回顾性分析化疗、DC-CK、氩氦刀冷冻消融以及冷冻联合DC-CIK4种治疗方式对伴转移的胰腺癌患者生存时间的影响.
- 姚飞陈继冰袁远英曾健滢王小花刘卫群李家亮穆峰牛立志左建生徐克成
- 关键词:氩氦刀冷冻治疗氩氦刀冷冻消融晚期胰腺癌肿瘤侵袭
- 胰头部氩氦刀冷冻手术动物实验的护理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以西藏小型猪为动物模型探讨胰头部氩氦刀冷冻手术的护理配合,以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方法]8头西藏小型猪胰头部采用美国氩氦刀冷冻,2头作为实验对照。所有参与实验的西藏小型猪术前、术中和术后均实施严格的整体护理。[结果]10头西藏小型猪顺利完成手术,均于术后第2天恢复,术后7d均存活。[结论]在西藏小型猪胰头部氩氦刀冷冻手术中实施严格的护理措施,有利于冷冻手术的顺利实施。
- 姚飞邓春娟李书英邓春梅曾健滢陈继冰李家亮牛立志徐克成
- 关键词:西藏小型猪氩氦刀护理
- 冷冻消融联合125碘粒子治疗恶性胸腺瘤疗效观察
- 目的:对冷冻联合125碘粒子治疗非可手术切除恶性胸腺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进行分析,以探讨该疗法在不可切除的恶性胸腺瘤的临床价值. 方法:对本院19例冷冻联合125碘粒子治疗非可手术切除恶性胸腺瘤的病例术后并发症和无进...
- 周亮曾健滢张志凯姚飞汪媛陈继冰李家亮牛立志徐克成
- 关键词:胸腺瘤冷冻消融临床疗效
- 不同循环冷冻消融术对西藏小型猪肝部冷冻消融效果的比较
- 2012年
- 目的以西藏小型猪为模型,比较肝部双循环冷冻复温与三循环冷冻一复温消融效果的差异。方法西藏小型猪9头,开腹后行肝冷冻消融术。每头猪分别实施两循环冷冻一复温(10-5-10-5,min)消融和三循环冷冻一复温(5-5-5-5-10-5,min)消融,两组总冷冻时间相同。冷冻过程中分别测量冷冻中心点温度、冷冻形成冰球最大直径。术后7d取肝组织解剖、测量冷冻引起的表面损伤区最大长径及内部坏死区最大长径,并观察冷冻区域病理变化情况。结果三循环冷冻组形成的冰球表面最大长径大于两循环组;7d后两冷冻组冷冻后形成表面和深度损伤区大小相近。两循环冷冻组与三循环组冷冻损伤区病理分区相同,但三循环冷冻组引起完全坏死区域更大。结论相同的冷冻时间内,三循环冷冻组对肝脏的冷冻消融效果更好。
- 姚飞曾健滢陈继冰周亮刘卫群吴炳辉方刚邓春娟陈志贤冷尹邓敏张波邓春梅李家亮何丽华牛立志左建生徐克成
- 关键词:肝脏冷冻消融西藏小型猪
- 经皮全面冷冻治疗Ⅳ期肺癌生存分析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全面冷冻治疗Ⅳ期肺癌的术后不良反应及疗效。方法对2004年8月至2011年11月广州复大医院收治的54例Ⅳ期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分为全面冷冻组31例(同时冷冻原发灶及转移灶),对照组23例(不冷冻或只冷冻转移灶),对术后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中位生存期。结果所有冷冻组患者手术都顺利进行,氩氦刀冷冻术中、术后未发现心搏骤停或呼吸衰竭等严重并发症。术后不良反应包括咯血、气胸、心动过缓、术后低血压、发热、血小板减少和咳嗽。全面冷冻组患者生存时间(中位生存期14个月)显著长于对照组(中位生存期7个月,P=0.0009)。全面冷冻组患者中接受多次冷冻的患者生存期(中位生存期18个月)长于接受单次冷冻的患者(中位生存期14个月,P=0.0376)。结论经皮全面冷冻术安全性较好并能显著延长Ⅳ期肺癌患者的生存期,多次全面冷冻对生存期的延长作用更加显著。
- 穆峰曾健滢陈继冰姚飞刘卫群李家亮牛立志左建生徐克成
- 关键词:生存期分析
- 冷冻联合光动力和腔内灌注化疗对恶性间皮瘤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冷冻联合光动力和腔内灌注化疗对恶性间皮瘤患者的疗效。方法对2003年9月至2012年6月广州复大医院收治的27例Ⅳ期恶性间皮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患者治疗前都接受过化疗,化疗失败后来我院寻求进一步治疗。18例接受冷冻外科联合光动力和腔内化疗的患者为综合治疗组,9例只接受腔内灌注化疗的患者为姑息治疗组,评价两组患者的生存期差异,及治疗时机选择和治疗次数对患者生存期的影响。结果综合治疗组患者(中位生存64个月)的总体生存期显著长于姑息治疗组(中位生存9个月,P<0.001)。无论是综合治疗(多次治疗患者中位生存81.5个月,单次治疗患者中位生存38个月,P=0.0403)还是姑息治疗(多次治疗患者中位生存26.5个月,单次治疗患者中位生存7个月,P=0.037),多次治疗患者的生存期显著长于单次治疗。结论冷冻联合光动力和腔内灌注化疗可明显延长恶性间皮瘤患者全身化疗失败后的生存时间,多次治疗后患者生存时间可进一步延长。
- 李海波姚飞曾健滢陈继冰李家亮穆峰牛立志左建生徐克成
- 关键词:间皮瘤恶性微创疗法腔内灌注化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