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俊伟
- 作品数:90 被引量:179H指数:8
- 供职机构:遵义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P2Y13受体激活促进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钙浓度升高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观察ADP对培养的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内Ca2+浓度([Ca2+]i)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培养纯化新生SD大鼠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免疫组化观察P2Y13受体表达,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ADP作用下,小胶质细胞[Ca2+]i的变化。结果:大鼠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表达P2Y13受体,ADP可导致培养的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Ca2+]i快速增高,且呈现剂量依赖性;P2Y13受体拮抗剂MRS2211(100μmol/L)能基本阻断ADP的作用,而P2Y1受体拮抗剂MRS2179(100μmol/L)、P2Y12受体拮抗剂MRS2395(100μmol/L)均不影响ADP致小胶质细胞[Ca2+]i升高的效应。结论:ADP可能通过P2Y13受体途径,导致培养的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Ca2+]快速升高。
- 王高霞朱萍黄晓丽田虹刘晓红曾俊伟
- 关键词:ADP脊髓小胶质细胞
- 地塞米松对大鼠背根神经节细胞ATP激活电流的快速抑制作用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对大鼠背根神经节(DRG)神经元ATP激活电流的快速调节作用及其相关信号机制。方法采用酶加机械法分离、培养大鼠DRG神经元,全细胞膜片钳法记录ATP激活电流及地塞米松对ATP激活电流的影响。结果细胞外给予ATP(100μmol/L)在大鼠DRG神经元可引起3种内向电流,即快速脱敏感反应电流(快反应电流)、慢速脱敏感反应电流(慢反应电流)及混合电流。预先给予地塞米松(0.01~10μmol/L)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ATP快反应电流及混合电流中的快反应电流成分,而对慢反应电流及混合电流中的慢反应电流成分无明显影响。地塞米松对ATP激活电流的快速抑制作用可被糖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RU38486(10μmol/L)、蛋白激酶A抑制剂H-89(10μmol/L)阻断,而G蛋白激活抑制剂GDP-β-S(0.2mmol/L)、蛋白激酶C抑制剂Chelerythrine chloride(10μmol/L)对地塞米松的快速抑制作用无明显影响。结论地塞米松通过糖皮质激素受体激活细胞内PKA信号途径可选择性地抑制大鼠DRG神经元中由P2X3受体介导的ATP快反应电流,提示糖皮质激素可能通过非基因组作用影响初级感觉神经元的ATP/P2X3受体功能而参与痛觉的调制。
- 刘晓红曾俊伟阮怀珍
- 关键词:地塞米松腺苷三磷酸膜片钳术
- 医学生理学教学方法改革探讨被引量:13
- 2015年
- 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及其各组成部分正常功能活动规律的一门学科,是一门有效联系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在医学教学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针对目前医学生理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革,将有助于提高医学生理学教学的效果,从而培养出更为优秀的医学人才。
- 孔德营秦伟韩勇刘晓红曾俊伟罗孝美陈远寿
- 关键词:生理学教学方法
- 大鼠脊髓角神经元钙浓度测定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鼠脊髓角神经元钙浓度测定方法,取SD乳鼠,消毒后处死,取出脊髓,分离出脊髓背角组织,剥除脊髓外膜,将组织剪成小块,转移至离心管中,加入胰蛋白酶消化;然后加入含10%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基终止其...
- 刘晓红曾俊伟
- 文献传递
-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医护人员职业倦怠及教育干预策略研究
- 目的: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及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化,医疗卫生问题日益突出,医患矛盾加剧,医疗事故频发,“医闹”现象盛行及暴力袭医事件屡屡发生,导致医护人员承受巨大的身心压力,医护人员因其高负荷、高风险、高压力的职业特...
- 曾俊伟
- 关键词:基层医护人员职业倦怠教育干预少数民族地区
- 文献传递
- AM1241抑制ADPβS诱发培养大鼠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P2Y_(12)和P2Y_(13)受体表达及炎症因子释放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离体条件下,观察大麻素CB2受体激动剂AM1241对嘌呤P2Y受体激动剂ADPβS诱发的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P2Y_(12)和P2Y_(13)受体mRNA表达以及炎症因子IL-1β、IL-6和TNF-α释放的影响。方法:培养纯化新生SD大鼠(<3 d)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AM1241(10^(-5)mol/L,1 h)对ADPβS(10^(-5)mol/L,3 h)诱发的背角小胶质细胞P2Y_(12)和P2Y_(13)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ELISA技术检测AM1241(10^(-5)mol/L,1 h)对ADPβS(10^(-5)mol/L,3 h)诱发的小胶质细胞IL-1β、IL-6和TNF-α释放的影响。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DPβS(10^(-5)mol/L,3 h)可以刺激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P2Y_(12)和P2Y_(13)受体在mRNA水平表达上调(P<0.05),IL-1β、IL-6和TNF-α释放相应增加(P<0.05)。AM1241(10^(-5)mol/L,1 h)几乎完全阻断ADPβS刺激小胶质细胞P2Y_(12)和P2Y_(13)受体mRNA表达上调以及IL-1β、IL-6和TNF-α释放的效应(P<0.05);AM1241的这种抑制效应可以被CB2受体拮抗剂AM630(10^(-5)mol/L,1 h)反转(P<0.05)。结论:大麻素CB2受体激活可以抑制ADPβS诱发的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P2Y_(12)和P2Y_(13)受体mRNA水平表达上调以及IL-1β、IL-6和TNF-α释放。
- 乐明霞徐陶周瑞黄杜娟杨俊娜何丽刘晓红曾俊伟
- 关键词:小胶质细胞IL-1Β
- 适用于冰冻切片免疫组化的捞钩
- 本申请公开了实验器材领域中的适用于冰冻切片免疫组化的捞钩包括连接杆,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包括套杆和伸缩杆,套杆与伸缩杆相套接,伸缩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环,连接环的内部设有斜板,斜板与所述连接环之间连接有铰接器,所述斜...
- 杨俊娜曾俊伟徐陶何丽黄杜娟周瑞乐明霞
- 文献传递
- 脊髓背角CB_1受体参与CP55940对病理性神经痛大鼠的镇痛作用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观察脊髓背角大麻素受体1(cannabinoid receptor 1,CB1R)在大麻素类药物CP55940对慢性坐骨神经结扎(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CCI)所致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镇痛效应中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 8周龄雄性SD大鼠56只分为7组:1假手术组,2CCI组(鞘内注射DMSO生理盐水),3AM251+CCI组(鞘内注射10^-8mol/L AM251),4~6CP55940(0.01、0.05、0.20 mg/kg)+CCI组(鞘内注射0.01、0.05、0.20 mg/kg CP55940),7AM251+CP55940+CCI组(预先鞘内注射10^-8mol/L AM251,10 min后给予0.05 mg/kg CP55940);每组8只。假手术组大鼠不进行鞘内置管,仅游离坐骨神经不结扎;其余各组大鼠在鞘内置管5 d后行CCI术,术后分别鞘内给予各种药物。分别在CCI术前1 d,术后1、3、5、7、10、14 d鞘内给药1 h后测定热缩足潜伏期(thermal withdrawal latency,TWL);术后第7、14 d处死大鼠,取术侧L4~L6脊髓背角,采用免疫印迹技术检测脊髓背角CB1R及蛋白激酶A(protein kinase A,PKA)表达的变化。结果大鼠CCI术后即形成稳定的热痛敏,TWL明显缩短;与CCI组相比,鞘内给予非选择性CB受体激动剂CP55940 0.05 mg/kg可明显延长CCI大鼠TWL(P〈0.05);选择性CB1R拮抗剂AM251(10^-8mol/L)可部分阻断CP55940的镇痛效果(P〈0.05)。免疫印迹实验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CCI组大鼠在术后7、14 d术侧脊髓背角CB1R、PKA表达明显增加(P〈0.05);鞘内给予CP55940可显著降低CCI大鼠的PKA表达(P〈0.05);CB1R拮抗剂AM251显著降低了CCI大鼠的CB1R表达(P〈0.05),同时阻断了CP55940降低CCI大鼠PKA表达的效应(P〈0.05)。结论鞘内注射大麻素类药物CP55940对CCI所致的神经痛具有良好的镇痛效应,CB1受体可能通过抑制PKA的活性参与了CP55940的镇痛作用。
- 龙景东黄华杨舒蕾曾俊伟陈远寿田虹刘晓红
- 关键词:神经病理性疼痛脊髓
- 糖皮质激素受体参与病理性疼痛调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12年
- 人们早已熟知外周的糖皮质激素受体(glucocorticoidreccptor,GR)在抗炎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近些年的研究发现GR广泛表达于中枢神经系统[1-3],在脊髓背角GR与神经元标记物NeuN(神经元特异核蛋白)、星形胶质细胞标记物GFAP(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共表达[3-4];并且发现,在受到外周伤害性刺激时,
- 李敏曾俊伟肖智刘晓红
- 关键词:糖皮质激素受体病理性疼痛神经元胶质细胞
- 一种痛阈测量组合箱
- 本申请公开了实验器材领域中的一种痛阈测量组合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包括盖板和前面板,前面板上开设有观察窗,所述箱体内壁上垂直连接有隔板,隔板上开设有供大鼠通行的通口,通口上连接有可上下滑动的隔离门;所述隔板将箱体分割为观...
- 周瑞曾俊伟徐陶乐明霞黄杜娟何丽杨俊娜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