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CL25/CCR9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表达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研究趋化因子CCL25,CCL25的受体CCR9在溃疡性结肠炎(UC)中的表达情况以及与UC病变程度和范围的关系及相关性,探讨其在UC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32例活动期UC及22例正常对照石蜡包埋组织中CCL25及CCR9的表达情况。结果 UC组CCL25及CCR9均为阳性表达。对照组为阴性或弱阳性表达。CCL25及CCR9在UC组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UC病变范围越广、程度越重,CCL25及CCR9表达阳性率越高,CCL25和CCR9表达具有相关性(r=0.759,P〈0.01)。结论 CCL25/CCR9相互作用参与了UC的发生和发展。CCL25/CCR9高低反映了疾病的炎症程度,且可能作为药物治疗的潜在靶点。
- 钟万锷曹萍许晶飞
-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免疫组织化学
- 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呋喃唑酮/甲硝唑一周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疗效比较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探讨以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为基础加两种不同抗生素的一周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疗效。方法对82例经14碳尿素酶呼气试验(14CUBT)和HpIgG抗体检查均为阳性的门诊患者行胃镜检查,组织病理学诊断为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将患者随机分为A、B组,均给予奥美拉唑20mg2次/d加两种抗生素一周三联治疗,A组为呋喃唑酮100mg2次/d加阿莫西林1000mg2次/d口服,B组为甲硝唑400mg2次/d加阿莫西林1000mg2次/d口服,治疗1周后停药,4周后复查14CUBT。结果A组Hp根除率为84.21%(32/38),B组为63.64%(28/44),两组根除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根除Hp治疗后临床症状缓解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由奥美拉唑、呋喃唑酮和阿莫西林组成的一周三联疗法可获得较高的Hp根除率,且价廉安全实用,是适合我国国情的Hp根除方案。
- 张丽萍卢启明张岫兰姜瑞李淑兰李文凡曹萍石丽清
-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奥美拉唑呋喃唑酮阿莫西林甲硝唑
-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中核因子-κB与IL-8表达的意义及关系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ylori)感染时胃黏膜中核因子κB(NFκB)和白细胞介素8(IL8)mRNA及蛋白的表达关系和分布.方法:H.pylori阴性慢性胃炎18例和H.pylori阳性慢性胃炎患者38例,胃黏膜活检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和原位杂交法检测NFκBp65蛋白、IL8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H.pylori阳性慢性胃炎组胃黏膜中NFκBp65蛋白、IL8mRNA和蛋白的表达较H.pylori阴性组显著增强(5.7±3.3vs3.0±2.5,3.7±2.6vs1.1±1.3,4.0±3.0vs1.9±1.6,P<0.01),三者的表达均与胃黏膜慢性炎症程度密切相关(rs分别为0.536,0.474和0.537,P<0.01),与炎症活动性也呈正相关(rs分别为0.575,0.357和0.469,P<0.05),同时与H.pylori密度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rs分别为0.702,0.614和0.713,P<0.01);p65蛋白表达与IL8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呈正相关关系(rs分别为0.666,0.682,P<0.01).结论:H.pylori感染导致胃黏膜NFκBp65和IL8的表达增加,NFκB可能通过调控IL8基因转录,参与了H.pylori相关性胃炎的病理生理过程.
- 曹萍卢启明张岫兰
- 关键词:核因子-ΚB白细胞介素-8幽门螺杆菌
-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中核因子-κB与IL-8、COX-2表达的意义及关系的研究
-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时胃粘膜组织中核因子-κ B(NF-κ B)p65蛋白、白细胞介素-8(IL-8)及环氧合酶-2(COX-2)mRNA和蛋白的表达及细胞定位,并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探讨NF-κ...
- 曹萍
- 关键词:核因子环氧合酶幽门螺杆菌
- 含伏诺拉生四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疗效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观察含伏诺拉生的四联14 d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Hp阳性患者,将其按治疗方案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口服伏诺拉生20 mg+枸橼酸铋钾220 mg+阿莫西林1000 mg+呋喃唑酮100 mg;对照组口服奥美拉唑20 mg+阿莫西林1000 mg+枸橼酸铋钾220 mg+呋喃唑酮100 mg,均每日2次,共14 d。患者均在疗程结束后4~6周内行^(14)C-尿素呼气试验,分别观察2组Hp根除情况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纳入的120例患者中,男性57例,女性63例,年龄20~69岁,平均(37.9±5.4)岁,Hp根除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97%vs.80%,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含伏诺拉生的四联14 d疗法治疗Hp感染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根除Hp治疗方法,可作为一线及二线治疗方案。
- 钟万锷曹萍
- 关键词:四联疗法幽门螺杆菌
-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核因子-κB与IL-8、COX-2表达的意义及关系的研究
- 曹萍
- 关键词:核因子-ΚB白细胞介素-8环氧合酶-2
- 甘肃省天祝县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分析被引量:14
- 2008年
- 目的调查甘肃省天祝县居民幽门螺杆菌(Hp)感染状况及其流行相关因素。方法采用血清幽门螺杆菌IgG抗体金标免疫斑点渗滤法和14C-UBT检测天祝县1 495名常住居民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结果天祝县幽门螺杆菌感染率74.0%,藏族、汉族及不同性别比较,其感染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山区感染率显著高于城区(P<0.01);随着年龄增长,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逐渐升高,到30岁左右达到最高值;干部感染率显著低于农民、工人和医护人员(P<0.05);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家庭聚集现象;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饮水源显著相关,饮用自来水者感染率显著低于饮用井水和池塘/沟渠/河水者(P<0.01)。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年人均收入、碗筷刷洗情况、便后洗手、上消化道症状显著相关(P<0.05)。结论天祝县居民幽门螺杆菌感染率较高,其感染率与经济状况、生活卫生习惯、饮用水源和上消化道症状等影响因素显著相关。
- 张丽萍卢启明张岫兰姜瑞曹萍
-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流行病学影响因素
- 天祝与兰州地区幽门螺杆菌感染流行病学对比研究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比较甘肃天祝县与兰州市两地区居民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并考察各种相关因素对其感染率的影响。方法采用血清Helicobacterpylori IgG抗体金标渗滤斑点法和14 C 尿素呼气试验检测1780例2 0岁以上居民的H .pylori感染情况。结果天祝县H .pylori感染率76.8% ,显著高于兰州市的5 8.4% (P <0 .0 1)。汉藏两族及男女两性相比,其感染率均无显著差异(P >0 0 5 )。Hp感染与饮水源显著相关,饮用自来水者感染率显著低于饮用池塘/沟渠/河水和井水者(P <0 .0 1。H .pylori感染与人均年收入、碗筷洗刷情况、便后洗手和上消化道症状相关(P <0 .0 5 )。结论天祝和兰州两地区的H .pylori感染率均较高,且前者显著高于后者。H .pylori感染与饮用水源、生活卫生习惯、经济状况和上消化道症状等流行因素显著相关。
- 曹萍卢启明张岫兰张丽萍姜瑞李淑兰陈翔马惠民石丽清马庆蓉杨钢
-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感染流行病学影响因素
-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黏膜中核因子-κB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对胃黏膜中核因子-κB(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NF-κB p65在21例Hp阴性慢性胃炎和48例Hp阳性慢性胃炎胃黏膜中的表达情况,用悉尼分类标准对胃黏膜慢性炎症、活动性和Hp密度进行半定量测定。结果NF-κB p65主要表达于胃黏膜上皮细胞,固有层炎性细胞也有不同程度的表达。Hp阳性慢性胃炎胃黏膜中NF-κB p65的表达明显高于Hp阴性组(P<0.01),且NF-κB p65的表达与胃黏膜慢性炎症及活动性的程度相关(P<0.05)。结论Hp感染导致胃黏膜NF-κB p65表达增加,提示NF-κB参与了Hp相关性胃炎的病理生理过程。
- 曹萍张岫兰卢启明
- 关键词:核因子-ΚB幽门螺杆菌慢性胃炎
- 核因子-κB与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被引量:8
- 2005年
- 核因子-κB是一类具有多向活性的转录调控因子,参与多种基因的表达和调控,在机体的免疫应答、炎症反应、细胞生长分化和凋亡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的研究显示核因子-κB在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介导作用。此文重点介绍核因子-κB的结构和激活机制,及其在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中的表达及可能的作用机制。
- 曹萍卢启明薛群基张岫兰
- 关键词:核因子-KB幽门螺杆菌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转录调控因子细胞生长分化介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