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婕
- 作品数:14 被引量:28H指数:3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持续变应原暴露对致敏小鼠体内Th17细胞定向分化的影响
- 李和权王晴姚一楠曹婕高润娣陆国华周建英
- 在头戴式放大镜直视下小鼠气管插管方法的建立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建立并评价一种新的小鼠气管插管方法。方法30只NIH小鼠分设A、B、C组(n=10),麻醉后特殊体位固定,在头戴式放大镜直视下施行气管插管。A组小鼠经套管注射美蓝,死后解剖判断插管成功与否;B组插管后即拔管,隔天1次,连续2周。C组仅麻醉但不插管,方法同B组。在实验的最后1天,B、C组小鼠的处理同A组。结果所有小鼠死后解剖可见气管下端至肺部均有蓝色物质浸染,插管成功率为100%,B组小鼠经多次插管操作仍能健康存活,与C组比较未发现生长迟缓、体重明显减低等情况。结论我们建立的小鼠气管插管方法操作简单、易学、可重复性强,值得推广。
- 曹婕高润娣李和权周建英
- 关键词:小鼠气管内插管法
- HB-EGF参与Th17细胞诱导的哮喘气道重塑进程的实验研究
- 目的一般认为,Th17细胞通过特异性分泌IL-17而参与哮喘气道重塑的发生发展,在该过程中,IL-17作为一个上游分子而发挥作用,但其下游效应分子至今尚未明确。HB-EGF是EGF家族成员之一,与EGFR结合后能够启动相...
- 李和权王晴姚一楠高润娣曹婕陆国华周建英
- 文献传递
- Th17细胞在哮喘模型小鼠气道周围血管再生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 目的哮喘气道周围血管再生是哮喘气道重塑的关键病理改变之一。本文旨在探讨Th17细胞及其细胞因子在该事件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我们以"OVA致敏+雾化攻击"的方法建立小鼠哮喘模型,结合抗体拮抗、细胞过继回输、活性蛋白气道...
- 李和权高润娣曹婕姚一楠王晴陆国华周建英
- 文献传递
- 左下肺动脉发育不全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 目的单侧肺动脉发育不全(unilateral pulmon aryartery agenesis,UPAA)是一种罕见的肺血管畸形,本文旨在总结UPAA的临床表现及疾病特点,提高临床医师对其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通过报道...
- 曹婕沈毅弘周建英
- 文献传递
- HB-EGF在Th17细胞诱导的哮喘气道重塑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 研究目的:一般认为,Th17细胞通过特异性分泌IL-17而参与哮喘气道重塑的发生发展,在该过程中,IL-17作为一个上游分子而发挥作用,但其下游效应分子至今尚未明确。HB-EGF是EGF家族成员之一,与EGFR结合后能够...
- 李和权王晴姚一楠高润娣曹婕陆国华周建英
- 文献传递
- 一种新的香烟烟雾暴露装置的建立
- 张知远姚一楠曹婕高润娣李和权周建英
- Th17细胞在哮喘模型小鼠气道周围血管再生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 哮喘气道周围血管再生是哮喘气道重塑的关键病理改变之一。本文旨在探讨Th17细胞及其细胞因子在该事件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我们以"OVA致敏+雾化攻击"的方法建立小鼠哮喘模型,结合抗体拮抗、细胞过继回输、活性蛋白气道内滴注以...
- 李和权高润娣曹婕姚一楠王晴陆国华周建英
- 文献传递
- 小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原代培养、鉴定及其体外血管形成功能的研究
- 为了建立一种简单有效的小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MVECs)的原代培养方法,鉴定PMVECs表型,并对其体外血管形成功能进行研究。我们选取出生1周内的C57BL/6小鼠的肺组织边缘,采用组织贴块法原代培养PMVECs。通过...
- 曹婕高润娣姚一楠王晴陆国华李和权周建英
- 文献传递
- HB-EGF参与Th17细胞诱导的哮喘气道重塑进程的实验研究
- 李和权王晴姚一楠高润娣曹婕陆国华周建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