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曹卓

作品数:52 被引量:176H指数:8
供职机构:丽水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科技厅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期刊文章
  • 8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4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4篇细胞
  • 11篇肺癌
  • 10篇血清
  • 9篇蛋白
  • 8篇慢性
  • 7篇支气管
  • 7篇基因
  • 6篇气管
  • 6篇阻塞性
  • 6篇小细胞
  • 6篇肺疾病
  • 5篇非小细胞
  • 5篇COPD
  • 4篇器械
  • 4篇气管镜
  • 4篇细胞肺癌
  • 4篇小细胞肺癌
  • 3篇诊治
  • 3篇曲霉
  • 3篇曲霉菌

机构

  • 52篇丽水市人民医...
  • 5篇温州医科大学
  • 2篇丽水市中心医...
  • 1篇温州医学院

作者

  • 52篇曹卓
  • 26篇潘炯伟
  • 16篇叶再挺
  • 13篇金元虹
  • 7篇钱俊峰
  • 7篇李露
  • 6篇蔡晓平
  • 3篇考验
  • 3篇王欣
  • 3篇王欣
  • 2篇王洪源
  • 2篇张宁
  • 2篇刘惠芳
  • 2篇朱艳
  • 2篇徐芳
  • 2篇林菲菲
  • 2篇叶淑芳
  • 1篇吴功志
  • 1篇王良兴
  • 1篇王良兴

传媒

  • 9篇放射免疫学杂...
  • 4篇中国现代医生
  • 3篇中华医院感染...
  • 3篇浙江中西医结...
  • 3篇中国药物与临...
  • 2篇中国基层医药
  • 2篇浙江临床医学
  • 2篇临床肺科杂志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肿瘤学杂志
  • 1篇浙江医学
  • 1篇医药导报
  • 1篇浙江实用医学
  • 1篇现代实用医学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全科医学临床...
  • 1篇中国卫生产业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年份

  • 3篇2024
  • 3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4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10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5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B)及血气分析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8
2008年
目的探讨慢性肺心病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B)水平及与血气分析相关性。方法对126例慢性肺心病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分析、血浆纤维蛋白原及30例对照组的血浆纤维蛋白原分别进行测定。结果血浆纤维白原水平在慢性肺心病加重期患者明显升高,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后血浆纤维蛋白原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血浆纤维蛋白原与动脉血氧分压(PaO2)呈负相关。血浆纤维蛋白原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呈正相关。结论慢性肺心病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增高,易导致肺小动脉血栓形成、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临床应改善缺氧、通气及适当的抗凝治疗对控制病情有益。
曹卓刘惠芳金元虹潘炯伟
关键词:慢性肺心病纤维蛋白原血气分析
早期肠内营养对肺癌患者肺部感染血清炎症因子与HMGB1的影响被引量:23
2019年
目的探索早期肠内营养对肺癌患者肺部感染血清炎症因子与高迁移率族蛋白1(High Mobility Group Box-1protein,HMGB1)的临床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于医院接受治疗的肺癌并发肺部感染患者28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接受早期肠内营养分为营养组132例和对照组15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肠内营养组接受早期肠内营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常规指标[包括:前白蛋白(PA)、血蛋白(ALB)、谷草转氨酶(AST)、尿素氮(BUN),肌酐(SCR)等]和HMGB1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PA、ALB、AST、BUN、SCR、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HMGB1、CE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营养组患者PA、ALB、AST和SCR分别为(228.43±21.55)g/L、(32.34±4.94)g/L、(41.38±7.04)IU/L和(83.44±12.18)μmol/L均高于对照组,BUN为(4.19±1.58)mmol/L低于对照组(P均<0.001)。治疗后营养组患者CRP、TNF-α、PCT、IL-6、分别为(33.72±12.55)g/L、(93.57±14.66)ng/ml、(6.13±4.68)ng/ml、(22.03±15.33)pg/ml低于对照组(P均<0.001)。治疗后营养组患者HMGB1、CEA分别为(8.03±2.06)ng/ml和(17.29±6.98)ng/ml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早期肠内营养能有效改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而血清HMGB1水平在肺癌合并肺部感染患者接受早期肠内营养中升高,可能在肺癌及肺部感染疾病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朱艳叶淑芳曹卓庄永卫徐芳考验
关键词:早期肠内营养肺癌肺部感染血清炎症因子高迁移率族蛋白1
松弛素水平在COPD患者血清中的表达与作用
目的:比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与对照组血清松弛素水平,探讨松弛素在COPD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及COPD发病机制. 方法:将60例COPD患者根据肺功能分为轻、中、重度各20例,均作为病例组,设20例健...
潘炯伟金元虹曹卓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机制松弛素基因表达
文献传递
血清前白蛋白在慢性肝病中的意义被引量:4
2005年
叶再挺曹卓
关键词:慢性肝病血清前白蛋白PA肝脏疾病
新“1+1+1+1”模式在医学留学生内科实习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为了同时提高留学实习生及规培生的双语医学知识,创新设计了留学实习生教育的新“1+1+1+1”模式并在内科推行。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在我院实习的临床医学专业留学实习生共20名及符合标准的结对同性别内科规培生共20名为研究对象。根据学号顺序将留学实习生分为A,B两组。A组为普通结对制,B组新“1+1+1+1”模式即1名留学生辅导员+1名留学生导师+1名结对规培生+1名留学生,成绩独立排名,禁止交流。结果B新“1+1+1+1”模式组的结对规培生及留学生双语医学基础考试成绩均显著高于A组普通结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新“1+1+1+1”模式组留学生的按时出勤率、学习及生活满意率均显著高于A普通结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1+1+1+1”模式能够同时提高内科留学实习生及规培生的双语医学知识,提升留学生出勤率及满意度。
徐存来曹卓倪莉莎倪莉莎考验龚易莎陈红燕陈红燕
关键词:留学生双语教学实习生导师制
P3H2在制备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P3H2在制备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的P3H2基因可以增强肺泡上皮细胞活性和新管形成能力、抑制凋亡,本发明还拓展了P3H2基因的一种新的医药用途,本发明还提供的P3H...
曹卓潘炯伟叶再挺蔡晓平尹章勇徐存来
长非编码RNALINC01963作为肺癌肿瘤标志物及治疗靶点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领域,具体属于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长非编码RNA LINC01963作为肺癌肿瘤标志物及治疗靶点的应用。本发明提供了长非编码RNA LINC01963作为肺癌肿瘤标志物及治疗靶点,长非编码RNA...
曹卓潘炯伟叶再挺蔡晓平尹章勇徐存来
双重介入治疗肺癌合并肝转移患者的效果和安全性探讨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对癌症合并肝转移患者予以双重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择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原发性肺癌合并肝转移患者240例,将其通过随机摸球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通过静脉给药的方式进行化疗,试验组则进行双重介入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试验组的肝、肺肿瘤体积改善率以及6个月的生存率分别为62.50%、56.67%、65.8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7.50%、30.83%、37.50%;而症状指数以及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肝功能异常率、肾功能异常率、WBC异常率、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2.50%、15.83%、46.67%、11.67%,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5.83%、37.50%、66.67%、29.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癌症合并肝转移患者予以双重介入治疗能够改善预后效果,同时治疗的安全性较高,应当将这一治疗方法进行推广。
朱艳曹卓叶再挺叶淑芳施旭红考验
关键词:双重介入治疗肺癌肝转移安全性
三种不同机械通气模式在经支气管镜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中的应用比较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比较容量控制通气(VCV)、压力控制通气(PCV)、压力控制容量保证通气(PCV-VG)模式对经支气管镜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EBUS-TBNA)中患者呼吸力学及呼吸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丽水市人民医院2019年2-12月收治的在全身麻醉下行EBUS-TBNA的患者7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VCV组(V组)、PCV组(P组)和PCV-VG组(G组),各25例。经排除/剔除后,V组25例,P组24例,G组24例。在EBUS-TBNA术中分别采用VCV、PCV、PCV-VG通气模式对患者进行机械通气。分别记录和计算超声支气管镜(EBUS)进入气管前(T0)、操作30 min时(T1)、操作60 min时(T2)、操作结束即刻(T3)患者气道峰压(Ppeak)及肺动态顺应性(Cdyn)、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合指数(OI)。结果 P组与V组比较,P组在T2、T3时刻Ppeak分别为(22.5±5.2)cmH2O、(16.2±2.8)cmH2O,低于V组的(25.8±3.5)cmH2O、(18.2±3.2)cmH2O(q=3.672、3.454,P=0.031、0.045);T1-T3时刻Cdyn分别为(26.4±5.0)mL/cmH2O、(24.1±4.5)mL/cmH2O、(32.5±4.2) mL/cmH2O,高于V组的(23.0±2.7)mL/cmH2O、(19.9±2.1)mL/cmH2O、(28.5±3.7)mL/cmH2O(q=3.732、4.795、4.118,P=0.027、0.004、0.013)。G组与V组比较,G组在T2、T3时刻Ppeak分别为(21.7±4.3)cmH2O、(15.6±2.6)cmH2O,低于V组的(25.8±3.5)cmH2O、(18.2±3.2)cmH2O(q=4.493、4.332,P=0.006、0.009);T1-T3时刻Cdyn分别为(26.6±5.6)mL/cmH2O、(24.3±5.6)mL/cmH2O、(33.2±6.3)mL/cmH2O,高于V组的(23.0±2.7)mL/cmH2O、(19.9±2.1)mL/cmH2O、(28.5±3.7)mL/cmH2O(q=3.852、4.936、4.791,P=0.022、0.002、0.003);T2、T3时刻PaCO2分别为(41.1±3.8)mmHg、(38.4±3.4)mmHg,低于V组的(45.7±3.4)mmHg、(41.0±3.0)mmHg(q=5.969、3.682,P=0.000、0.030);T2时刻OI为(358.0±32.8)mmHg,高于V组的(326.6±29.7)mmHg(q=4.782,P=0.003);P组和G组的各项指标各时刻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操作时间>60 min的EBUS-TBNA术中,采用PCV-VG模式进行机械通气,不仅能降低气道压,提高肺顺应性,而且能预防呼吸性酸中毒,改善氧合�
吕袁凯曹卓王发兴王洪源韩新代虹
关键词:针吸气道峰压肺顺应性容量控制通气
CPAP治疗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前后患者血清IL-6和TNF-α的动态变化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通过研究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血浆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及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前后的变化,探讨IL-6和TNF-α在OSAS患者发病机制及病理生理中的作用。方法:①选择我院OSAS患者60例及正常人30例,详细询问病史,对所有观察对象于晨起采集静脉血标本,采用放射免疫分析集中检测血浆IL-6、TNF-α水平。比较OSAS组与对照组间血浆IL-6、TNF-α水平的差异;分析OSAS患者血浆IL-6、TNF-α水平与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和最低血氧饱和度的相关性。②OSAS组患者进行CPAP治疗并随访,3个月后复查上述各项指标,比较OSAS患者经CPAP治疗前后血浆IL-6、TNF-α水平等指标变化。结果:OSAS组患者血浆IL-6和TNF-α水平分别为(25.92±4.48)pg/ml,(11.27±2.60)pg/ml。较对照组升高(13.21±1.97)pg/ml,(5.83±0.99)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OSAS患者血浆IL-6和TNF-α水平与其AHI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56(P<0.05),0.464(P<0.05)。OSAS患者血浆IL-6和TNF-α水平与其最低血氧饱和度均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95(P<0.05),-0.483(P<0.05)。③OSAS患者进行CPAP治疗并随访,3个月后回访20例,再次测定血浆IL-6、TNF-α水平,分别为(15.37±1.78)pg/ml,(6.79±0.87)pg/ml较治疗前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PAP治疗能有效地降低OSAS患者的血浆IL-6及TNF-α水平。
曹卓王良兴
关键词: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