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姗姗
- 作品数:96 被引量:357H指数:11
- 供职机构: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2011年肺腺癌新分类在评估组织学类型与分子学改变相关性中的意义被引量:20
- 2012年
- 目的根据2011年国际肺癌研究学会、美国胸科学会和欧洲呼吸学会公布的肺腺癌国际多学科分类方案(简称新分类)评估不同组织学类型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KRAS、EML4-ALK突变的相关性。方法检测212例手术切除肺腺癌标本中EGFR第18~21号外显子(E18~21)、KRAS第12和13位密码子和EML4-ALK突变,并结合新分类与2004年WHO分类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按照新分类标准,EGFR突变常见于贴壁为主型、乳头为主型和微乳头为主型腺癌,不同组织学类型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KRAS突变最常见于浸润性黏液腺癌(1/2),其次为胶样腺癌(3/7),在不同组织学类型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EML4-ALK融合突变最常见于实体为主型腺癌伴黏液产生(6/39,15.4%),其次为胶样腺癌(1/7),在不同组织学类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1)。EGFR突变的腺癌伴有甲状腺转录因子(TTF)-1高表达(P=0.008),KRAS突变的腺癌伴有TTF-1低表达(P=0.000),而EML4-ALK融合与TTF-1表达无相关性(P=0.274)。按照2004年WHO分类,KRAS和EMIA—ALK突变在不同组织学类型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P=0.000),而EGFR突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02)。结论新分类结合TTF—1免疫标记有助于判断肺腺癌的分子学改变,TTF-1阳性的贴壁为主型、乳头为主型和微乳头为主型腺癌提示可能存在EGFR突变;而TTF-1阴性的浸润性黏液腺癌和胶样腺癌则可能存在KRAS突变,但对于判断EMIA—ALK融合突变无明显优势。
- 刘标时姗姗王璇徐艳张新华余波陆珍凤王建东周晓军
- 关键词:肺肿瘤腺癌受体表皮生长因子
- 甲状腺显示胸腺样分化的癌9例免疫组化与超微病理研究被引量:10
- 2016年
- 目的探讨甲状腺显示胸腺样分化的癌(CASTLE)临床病理、免疫表型、超微结构特征及生物学行为。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CASTLE的临床病理资料,行免疫组化标记和电镜观察,并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EBER表达情况。结果CASTLE多发生于甲状腺下极,以膨胀性生长为主。肿瘤排列方式和细胞特点与发生于胸腺的鳞状细胞癌或淋巴上皮瘤样癌相似。免疫组化示9例肿瘤细胞CD5、CDll7、p63、HMWK、GLUT-1、Pax8、E—cadherin、bcl-2和p53均(+),5例CAⅨ(+),6例CEA(+),3例神经内分泌标记(+)。超微结构显示肿瘤细胞含较多的线粒体及张力原纤维,细胞间桥粒丰富,其中1例胞质内见神经内分泌颗粒。随访4—65个月(平均31月),9例均健在,其中2例分别于首次术后18.5个月和22个月发生局部复发。结论CASTLE是一种低度恶性的甲状腺癌,其组织学和免疫组化与胸腺癌相似。GLUT-1可作为CASTLE新的免疫标记物,与CD5、CD117联合检测有助于该肿瘤的确诊与鉴别。
- 王艳芬刘标时姗姗余波周晓军
-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免疫表型葡萄糖转运蛋白-1超微病理
- BRA FV600E突变特异性抗体在胃肠道间质瘤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BRAF V600E特异性抗体在胃肠道间质瘤(GIST)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方法使用BRAF V600E突变特异性抗体(VE1)检测14例KIT或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A(PDGFRA)突变及10例KIT/PDGFRA野生的GIST病例,并与Sanger测序结果进行验证。结果24例GIST患者中11例男性,13例女性,中位年龄54岁(29~75岁);发生于胃16例、小肠7例、腹腔1例。BRAF V600E胞质弥漫强阳性表达4例(16.7%,4/24),弱阳性1例(4.2%,1/24),阴性19例(79.2%,19/24)。其中强阳性病例经测序验证为BRAF基因V600E突变,其发病部位3例位于胃,1例位于小肠,组织学形态均为梭形细胞型。除1例小肠的病例危险度分级为高危险度外,其余病例均为极低或低危险度。测序检测BRAF V600E弱阳性或阴性表达的病例没有发现BRAF V600E突变。结论BRAF V600E特异性抗体(VE1)是GIST中检测BRAF突变一种高敏感性及特异性的方法,可以大范围应用于临床检测。
- 时姗姗王璇夏秋媛陆珍凤叶胜兵杨万瑞李锐马恒辉饶秋周晓军
-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肿瘤免疫组织化学
- 大鼠睾丸间质细胞中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调控睾酮合成的机制被引量:10
- 2009年
- 目的:研究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激动剂(GnRHa)对大鼠睾丸间质细胞睾酮合成的调控机制。方法:原代培养大鼠睾丸间质细胞,GnRHa(10-7 mol/L)分别处理间质细胞6、12、24、36、48 h后,Western blot方法分析3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3β-HSD)蛋白的变化;MEK1/2抑制剂PD98059(50μmol/L)和GnRHa共作用于间质细胞后,分析3β-HSD蛋白表达和睾酮水平的变化。结果:GnRHa处理间质细胞不同时间后,结果显示3β-HSD蛋白的表达对GnRHa的刺激具有时间依赖性。GnRHa处理12 h后,3β-HSD蛋白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显著上升45%(P<0.05),24 h达到最高水平,升高1.0倍(P<0.05);48 h后3β-HSD恢复至正常水平。加入PD98059后,显著抑制了GnRHa对3β-HSD的刺激作用,3β-HSD水平下降了61%(与GnRHa组相比,P<0.05),睾酮水平也随之显著下降45%(与GnRHa组相比,P<0.05)。结论:GnRHa可能通过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途径调控大鼠睾丸间质细胞3β-HSD的表达,进而促进睾酮的合成。
- 柳海燕陶晓倩时姗姗张艳梅卢坤刚韩雪峰崔英霞戈一峰黄宇烽李晓军姚兵
- 关键词: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ERK1/2间质细胞
- 结直肠癌中K-ras基因突变的检测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
- 目的:通过焦磷酸测序法(Pyrosequencing)检测结直肠癌中K-ras基因突变,并分析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从67例结直肠癌石蜡标本中提取基因组DNA,设计一对PCR引物和一条测序引物,采用焦磷酸测序法分析结直...
- 王璇王建东马恒辉时姗姗周晓军
- 关键词:结直肠癌肿瘤诊断基因突变
- 光照应激对雄性大鼠生殖相关参数的影响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观察比较光照应激状态下不同应激时间段SD大鼠生殖相关参数的变化。方法建立SD大鼠的光照应激模型分为光照应激短期(2d、3d、4d、7d)和光照应激长期(14d、21d、28d),并分别取应激状态下SD大鼠睾丸、附睾称重,对附睾尾精子计数,HE染色观察睾丸结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blot分析3β-HSD表达,比较各实验组和对照组间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短期光照应激组(2d、3d、4d、7d)与对照组相比,大鼠体重、睾丸重量、附睾重量、精子数量没有明显变化(P>0.05),HE染色显示睾丸结构无明显变化,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显示3β-HSD表达无明显变化。长期光照应激组与对照组相比,大鼠重量、睾丸和附睾重量都有明显增加。与对照组相比,14 d实验组的附睾重量有显著性差异(P<0.05);21 d、28 d实验组的睾丸重量有显著差异(P<0.05),21 d、28 d实验组的体重、附睾重量和精子相对计数都有极显著差异(P<0.01)。HE染色显示睾丸内生精小管变粗,管腔内生精细胞增多,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显示长期应激组14 d的3β-HSD相对表达量增加20.3%,有显著性差异(P<0.05);21d和28d实验组3β-HSD的相对含量分别增加30.4%和43.3%,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短期光照应激不能破坏大鼠机体内稳态的调节机制,对生殖的影响并不明显;而长期处于光照应激状态下的雄性大鼠,超出机体内稳态的调节能力,对生殖的影响不仅表现在体重、睾丸、附睾和附睾尾的重量增加,而且精子相对计数及睾丸结构都发生相应变化,3β-HSD表达量也明显增加。提示光照是影响大鼠生殖功能的一个因素。
- 时姗姗柳海燕陶晓倩韩雪峰卢坤刚张艳梅姚兵
- 关键词:光照应激生殖
- 窖蛋白-1表达与肺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
- 目的 探讨窖蛋白-1(Caveolin-1)在肺腺癌中表达的临床病理意义和预后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85例肺腺癌中Caveolin-1、TTF-1的表达,分析Caveolin-1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参数和预后...
- 王艳芬周晓军刘标徐艳张锦夏秋媛余波章如松时姗姗陆珍凤
- 关键词:肺肿瘤腺癌窖蛋白-1预后
- 透明细胞乳头状肾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学分析
- 目的:探讨透明细胞乳头状肾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对11例透明细胞乳头状肾细胞癌进行光镜观察,行免疫组织化学研究、分子病理检测及随访.结果:11例患者中女性3例,男性8例.年龄33~72岁,平均52....
- 饶秋沈勤时姗姗夏秋媛陆珍凤余波章如松何燕王璇马恒辉周晓军
- 野生型胃肠道间质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和分子病理学研究
- 目的: 胃肠道间质肿瘤是消化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其发病率逐年递增。其中约90%的GIST有KIT或PDGFRA突变,均属于酪氨酸激酶受体家族。可在缺少自然配体的状态下导致激酶持续性激活,并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分子靶向...
- 时姗姗
-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肿瘤临床病理
- 原发性组织细胞肉瘤2例临床病理观察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探讨原发性组织细胞肉瘤(HS)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以及治疗与预后。方法对2012—2016年2例原发性HS患者标本进行临床病理学观察,并结合国内外文献进行复习。结果例1,男,38岁,反复低热3月余。检查发现双侧颈前及锁骨上区多枚淋巴结肿大。入院后行淋巴结活检。例2,女,21岁,因右上肢疼痛1月余伴病理性骨折入院。入院后行"右肱骨近端肿瘤刮除植骨内固定术"。镜下大量单核组织样细胞弥漫分布。瘤细胞体积大,胞质嗜酸或空泡状,核呈圆形、卵圆形,异型明显,病理性核分裂象多见。免疫组化:肿瘤细胞CD68、CD163、lysozyme均(+),SMA、desmin、CD3、S-100、CD30、CD20、CD43、EMA、HMB45、CD21/35、Clusterin、Langerin、CD1a均(-)。例2,BRAF V600E(+)。病理诊断:2例均确诊为组织细胞肉瘤,其中1例存在BRAF V600E基因突变。结论组织细胞肉瘤是一种高度恶性的肿瘤,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诊断有赖于病理组织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并应与淋巴造血系统其他恶性肿瘤进行鉴别。针对BRAF V600E基因突变的患者使用靶向药物威罗菲尼治疗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仍需进一步大规模临床验证。
- 管瑜吴春王璇时姗姗叶胜兵马恒辉石群立周晓军饶秋谭洋
- 关键词:组织细胞肉瘤免疫组化基因突变BRA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