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博
- 作品数:37 被引量:159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制冷与低温工程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电气工程建筑科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 立体视觉空间圆检测及其在曲轴红套中的应用实验研究
- 立体视觉检测具有速度快、非接触、精度高、操作简单以及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作为一种新的测量手段在工业检测领域发挥巨大作用。本文以双目立体视觉技术对空间圆孔几何参数检测为研究对象,从曲轴红套过程中轴孔参数检测实验环境出发,研...
- 徐博
- 关键词:立体视觉双目视觉传感器空间三维坐标
- 文献传递
- 积液型两相流分配器的性能与优化被引量:3
- 2015年
- 试验研究了带有复杂入口管的积液型两相流分液器在不同干度和质量流量条件下的分液均匀性.结果表明:当干度增大时,分液器的分液均匀性下降;当质量流量增大时,分液器的分液均匀性得到改善;各工况下分液器分液的流体质量流量标准偏差(STD)的平均值为2.80%.同时,对复杂入口管进行了计算流体动力学模拟,提出了一种能够有效降低入口管形式影响的新型双筒体型分液器,并通过试验加以验证.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在各工况下,双筒体型分液器分液的STD的平均值为2.36%,比积液型分液器的分液均匀性提高了15.7%.
- 徐博张驰陈江平孙西辉马小魁
- 关键词:分液器计算流体动力学模拟
- 一种有利于冷凝水排水的微通道换热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利于冷凝水排水的微通道换热器,属于换热器技术领域,包括上集流管、下集流管、微通道扁管以及翅片,所述的上集流管、下集流管呈大体水平放置;所述微通道扁管设于上集流管和下集流管之间,且微通道扁管大体垂直于所述...
- 潘晓勇汪年结李冬徐博李峰杨涛蒲春华
- 文献传递
- 微通道换热器翅片参数研究
- 2011年
- 本文基于ε-NTU方法,建立了百叶窗翅片微通道换热器的数值模型。模型计算值与实验结果一致性较好,偏差在7%以内。本文研究了翅片参数对于换热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翅片间距对于换热量的影响较大,减小翅片间距可增加17%的换热量;在相同的迎风面积和翅化比下,增大翅片高度对于换热器性能影响不大,但可以降低20%的换热器成本。
- 徐博祁照岗陈江平汪年结李冬李峰潘晓勇钟明
- 关键词:微通道换热器百叶窗翅片翅片参数
- 颗粒物污染室外换热器对家用空调系统性能影响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分别配置了采用传统铜管铝翅片换热器与采用全铝微通道换热器的1.5匹分体式家用空调,将其置于相同的大气环境中长期连续运行,测试了大气颗粒物污染的两台家用空调换热器的堵塞率和空调系统的长效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换热器的堵塞率呈指数性增长趋势,采用管片式换热器的原机被大气颗粒物污染后制冷量衰减2.1%,功耗上升了6.2%,能效比下降了7.8%;采用微通道换热器的机组性能衰减明显高于原机,制冷量衰减了23.2%,功耗增加了34.6%,能效衰减了43.1%。相比之下微通道换热器更易受颗粒物污染的影响。
- 施骏业陈晓宁陆冰清蔡博伟徐博陈江平
- 关键词:空调换热器大气颗粒物
- 智能饮水机出水温度控制方法
- 本发明涉及饮水机,特别涉及饮水机的出水温度控制,目的是为了解决目前的饮水机无法为不同的用户智能提供不同的饮水温度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饮水机出水温度控制方法,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首先,饮水机的指纹识别器采集用户指纹信息,...
- 徐博张科
- 文献传递
- 微通道换热器制造方法和装置
- 一种换热装置技术领域的微通道换热器制造方法和装置,首先采用冷挤压工艺对微通道换热器框架进行成型,然后通过装配机构将翅片紧密固定于微通道换热器框架内,最后向翅片扁管接触处涂胶,制成微通道换热器;该微通道换热器包括:集流管和...
- 陈江平刘鹿鸣徐博
- 文献传递
- 微通道换热器制造方法和装置
- 一种换热装置技术领域的微通道换热器制造方法和装置,首先采用冷挤压工艺对微通道换热器框架进行成型,然后通过装配机构将翅片紧密固定于微通道换热器框架内,最后向翅片扁管接触处涂胶,制成微通道换热器;该微通道换热器包括:集流管和...
- 陈江平刘鹿鸣徐博
- 文献传递
- 具有优化排水的微通道换热器
- 一种热交换器技术领域的具有优化排水的微通道换热器,包括:左集流管、右集流管、若干扁管和翅片,其中:扁管水平设置,其两端分别与左集流管和右集流管相连通,相邻的扁管之间设有翅片,翅片于迎风侧和/或背风侧方向凸出于扁管平面设置...
- 陈江平徐博王颖
- 文献传递
- 基于亚像素的圆孔几何参数立体视觉高精度测量被引量:11
- 2008年
- 针对工业现场当中圆孔尺寸测量的问题,提出了基于亚像素边界提取和圆拟合的圆孔几何参数双目立体视觉高精度非接触测量方法。该方法包含了经过Canny算法的一次边界定位后的基于灰度矩的亚像素边界二次高精度提取算法,以及采用基于空间三维圆最优拟合求取空间圆的几何中心和半径等参数的算法。实验证明,该方法对于工件上圆孔的测量不仅提高了测量精度,并且减小了空间圆透视投影畸变引起的测量误差,从而满足了现场实验环境要求,保证了圆孔几何参数测量的高精度和高速度。
- 徐博习俊通陈晓波
- 关键词:亚像素立体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