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跃进

作品数:15 被引量:89H指数:6
供职机构: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0篇种间
  • 9篇杂种
  • 7篇细胞
  • 7篇细胞学
  • 7篇间杂种
  • 6篇棉花
  • 5篇种间杂种
  • 5篇陆地棉
  • 3篇细胞学研究
  • 3篇棉属
  • 3篇海岛棉
  • 2篇蛋白
  • 2篇蛋白质
  • 2篇电泳
  • 2篇电泳图谱
  • 2篇杂交
  • 2篇染色体
  • 2篇染色体构型
  • 2篇种间关系
  • 2篇种间杂交

机构

  • 14篇江苏省农业科...

作者

  • 14篇彭跃进
  • 12篇钱思颖
  • 11篇黄骏麒
  • 10篇周宝良
  • 8篇徐英俊
  • 5篇沈新莲
  • 4篇陈松
  • 1篇黄骏麟
  • 1篇倪万潮
  • 1篇张震林

传媒

  • 6篇江苏农业学报
  • 4篇作物学报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棉花学报
  • 1篇浙江农业大学...
  • 1篇全国第一次中...

年份

  • 3篇1996
  • 2篇1995
  • 1篇1994
  • 1篇1993
  • 2篇1992
  • 1篇1991
  • 1篇1990
  • 3篇1989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海岛棉与旱地棉、雷蒙德氏棉和拟似棉的F_1杂种细胞学观察被引量:6
1991年
研究了海岛棉7124 [Gossypinm barbadense L.,(AD)2]与早地棉[G.aridum(Rose & Sland.)Skov.,D4]、雷蒙德氏棉[G.raimondii Ulbr.,D5]与拟似棉[G.gossypioides(Ulbr.)Stand.,D6]种间杂种三倍体F_1(2n=3x=39)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的染色体行为,结果表明:(1)这三个种间杂种F_1每一细胞染色体平均构型,分别是,13.80Ⅰ+12.10Ⅱ+0.01 Ⅳ,13.02Ⅰ+12.96Ⅱ+0.02Ⅲ和19.01Ⅰ+9.98Ⅱ+0.01Ⅲ;(2)雷蒙德氏棉可能也是海岛棉D染色体组的供体。讨论了这三个D组野生棉与海岛棉的亲缘关系。
周宝良彭跃进黄骏麒钱思颖
关键词:棉属细胞学
陆地棉86-1(G.hirsutum L.)与辣根棉(G. armourianum Kearn.)种间杂种及其利用的研究被引量:9
1995年
陆地棉品种86-1 G.hirsutum L.×辣根棉C.armourianum Kearn.F_1染色体2n=3x=39,平均染色体构型为14.051+12.45Ⅱ+0.01Ⅲ。F_1直接与陆地棉回交,得到的BC_1F_1是一株混倍体(mixploid),其染色体为54—67个,其中2n=65的整倍体(euploid)只占15.7%,非整倍体(aneuploid)占82.8%,平均2n=61,平均染色体构型为7.741+25.83Ⅱ+0.45Ⅲ+0.06Ⅳ+0V+0.01Ⅵ。又以BC_1F_1为母本,与陆地棉二次回交,BC_2F_1苗期夭折;而以陆地棉为母本、BC_1F_1为父本回交的BC_2F_1生长健壮,有些辣根棉性状继续传递。通过多年选育已获得一些结铃性强、中长绒纤维高品质、高衣分的新材料。
钱思颖周宝良黄骏麒彭跃进顾立美徐英俊沈新莲
关键词:陆地棉种间杂种染色体构型棉花
中棉与纳尔逊氏棉(G.nelsonii Fryx)种间杂种F_1的研究被引量:2
1994年
本文研究了中棉(Gossypium arboreum race sinense)与纳尔逊氏棉(G.nelsonii Fryx)种间杂种F_1的一些形态性状的遗传变异及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的染色体行为。杂种一代呈简形,全株密集如毡的绒毛,叶片缺刻浅,似纳尔逊氏棉。除第一朵花为闭花外,其余均为开放花,呈玫瑰红色。少数花药退化成托叶状。减数分裂中期Ⅰ的染色体平均构型为6.14Ⅰ+9.35Ⅱ+0.05Ⅲ+0.24Ⅳ,这一结果表明,中棉A_2染色体组与纳尔逊氏棉的染色体组存在结构上的差异。讨论了在育种中利用纳尔逊氏棉的途径及技术问题。
周宝良黄骏麒彭跃进徐英俊钱思颖
关键词:中棉细胞学
棉花高纤维品质新种质培育研究初报被引量:12
1992年
棉花是纺织工业的重要原料。据纺织部门研究,环绽纺纱最重要的是长度,其次为强度,再次为细度;而气流纺纱,以强度为最重要,细度次之,长度又次之。与化纤混纺,也需要高强度的棉纤维。为了改进我国的棉花纤维品质,我们于1980年起开展了高纤维品质新种质培育研究工作。
钱思颖黄骏麟彭跃进周宝良应苗成徐英俊顾立美倪万潮陈松张震林沈薪莲
关键词:棉花纤维品质育种
松散棉(Gossypium laxum)核型的研究被引量:2
1989年
用数量分析的方法对松散棉(G.laxum)的核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松散棉具一个中部着丝点染色体,10个近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2个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13对染色体中最长的为2.5微米,最短的为1.67微米,单倍染色体的长度总和为27.38微米。第4号和第6号染色体具随体。
应苗成彭跃进陈松钱思颖黄骏麒徐英俊
关键词:核型
海岛棉与瑟伯氏棉、辣根棉、裂片棉、松散棉的杂种F_1细胞学研究被引量:5
1993年
本文报道了海岛棉(Gossypium barbadense,(AD)_2)、与瑟伯氏棉(C.thurberi,D_1)、辣根棉(G.armourianum,D_(2-1))、裂片棉(C.lobatum,D_7)和松散棉(C.laxum,D_8)等4个D染色体组的杂种三倍体F_1主要形态遗传变异及其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染色体配对的研究结果。这4个种间杂种F_1,有的表型象海岛棉,有的象野生二倍体棉,有的表现为中间型。每细胞染色体平均构型依次为:12.83Ⅱ+13.27Ⅰ+0.024Ⅲ;12.10Ⅱ+14.84Ⅰ;12.44Ⅱ+14.24Ⅰ+0.02Ⅲ和12.70Ⅱ+13.40Ⅰ+0.025Ⅲ+0.033Ⅳ;完全配对成13Ⅱ和13Ⅰ的细胞,其比例分别为60.3%、19.9%、42.2%和45.9%。这表明:在这4个D染色体组棉种中,以瑟伯氏棉与海岛棉的关系最为密切,其次为松散棉、裂片棉,而辣根棉的关系最远。本文还讨论了这4个D染色体组种与海岛棉的亲缘关系。
周宝良彭跃进黄骏麒钱思颖
关键词:细胞学棉花杂种细胞学
陆地棉(G.hirsutumL.)×克劳茨基棉(G.klotzschianumAn─derss)的研究和利用被引量:26
1996年
以陆地棉泗棉2号×克劳茨基棉,得到5粒种子,获F11株,其他4粒种子都是空的。以陆地棉52-128×克劳茨基棉,得到3粒种子,子叶平展后,抽不出顶芽,苗期夭折。泗棉2号×克劳茨基棉,其F1短日照性很强,叶枝多,果枝少,第一果枝着生节位高。花冠黄色,花瓣基部有淡红色斑点,花药不开裂,无花粉。以F1及其宿根为母本,直接与陆地棉回交,很容易得到种子,1铃最多结7粒,纤维棕色。BC1F1的株型基本上与陆地棉相似,经52-128回交的,花瓣基部有淡红色斑点;泗棉2号回交的则无斑点,育性比F1显著提高,自交也能收到种子,絮色洁白。BC1F4已获得纤维高品质株系,2.5%跨距长度达30.9~31.6mm,比强度为25.3~26.8(gf/tex),麦克隆值为4.3~4.8。作者认为克劳茨基棉具有纤维高品质潜力基因,与陆地棉的亲缘关系比较密切。文中分析了F1苗期致死的原因。
钱思颖黄骏麒周宝良彭跃进徐英俊顾立美沈新莲
关键词:陆地棉克劳茨基棉种间杂交棉花
棉属种(GossypiumSpecies)种子蛋白质电泳图谱与种间关系的研究
陈松应苗成彭跃进
关键词:种子蛋白质水溶性蛋白质种间电泳
陆地棉与旱地棉、裂片棉、松散棉、特尼氏棉种间杂种F1的形态学和细胞学研究被引量:1
1996年
研究了陆地棉[G.hirsutumL.,(AD)1]与旱地棉[G.airsudum(Rose&standley)skovsted,D4]、裂片棉(G.lobatumGentry,D7)、松散棉(G.laxumphilips,D9)和特尼氏棉(G.tumerFryxel,染色体组未定)种间杂种三倍体F1(2n=3x=39)的形态学和细胞学。从形态学看,很多性状偏向野生种,以花器官的颜色尤为突出;有的性状系中间型,如叶枝数、第一果枝着生节位和高度;少数性状趋向陆地棉,如株型、果枝数。观察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MI的染色体行为,可见每一细胞染色体平均构型,分别为13.72Ⅰ+12.61Ⅱ+0Ⅲ+0.01Ⅳ、13.11Ⅰ+12.88Ⅱ+0.04Ⅲ、14.43Ⅰ+12.30Ⅱ和13.43Ⅰ+12.74Ⅱ+0.03Ⅲ。根据特尼氏棉的地理分布、叶形、花瓣颜色、苞叶早落,及其与(AD)1杂交得到的F1细胞学分析结果,建议将特尼氏棉染色体组定为D2-3。
钱思颖黄骏麒周宝良彭跃进徐英俊顾立美沈新莲
关键词:陆地棉旱地棉种间杂种
棉属(Gossypium)种子蛋白质电泳图谱与种间关系被引量:15
1990年
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法对棉属23个野生种及4个栽培种的10个品种进行了种子水溶性蛋白质分析。结果表明,种内的蛋白质电泳图谱基本一致,各染色体组则具有其特征的蛋白质图谱模式。B染色体组最接近棉属二倍休原始祖先。A染色体组及D染色体组的部分种起源于B染色体组。G.arboreum race sinense可能起源于G.herbaceum raced africanum。D染色体组具有两种不同的图谱模式,即D_β和D_ε模式,但D与B染色体组更接近。AD染色体组的(AD)_1,(AD)_2及(AD)_5图谱相似,推测它们具有共同的祖先,起源于A和D_β组的种间杂种的染色体加倍。G.australe和G.nelsonii具有同G.sturtianum和G.robinsonii相近的蛋白质图谱模式,其亲缘关系较近。
陈松应苗成彭跃进黄骏麒钱思颖徐英俊
关键词:棉属蛋白质电泳种间关系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