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鹏程
- 作品数:55 被引量:208H指数:9
- 供职机构:南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医药卫生更多>>
- 大学生情绪复杂性对情绪信息注意偏向的影响被引量:3
- 2019年
- 为考察大学生情绪复杂性对情绪信息注意偏向的影响,通过情绪体验范围和区分性量表(RDEES)筛选出高低情绪复杂性被试各30名,采用2(情绪复杂性:高、低)×3(效价:正性、中性和负性)×4(呈现条件:0/300/600/900ms)的三因素混合设计要求被试完成视觉搜索任务。结果显示:(1)高、低情绪复杂性组在情绪条件(正性、负性)下的正确率显著低于中性图片、反应时显著高于中性图片,均表现出对情绪图片的注意偏向;(2)高分组在正性图片0ms呈现的条件下的正确率显著高于低分组,在负性图片300ms和900ms呈现和正性图片900ms呈现条件下的反应时显著低于低分组。
- 张鹏程汪海彬范苗苗姜士成卢家楣
- 关键词:情绪信息
- 睡眠不足对中小学生负性情绪的影响:一个链式中介模型被引量:7
- 2023年
- 睡眠不足已然成为当代中小学生普遍面临的问题。为考察社会支持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睡眠不足与中小学生负性情绪关系间的中介作用,研究采用睡眠不足问卷、抑郁-焦虑-压力量表简体中文版、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以整群抽样法抽取江苏、安徽1103名中小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睡眠不足显著正向预测中小学生负性情绪;(2)社会支持与管理消极情绪自我效能感在睡眠不足与中小学生负性情绪间发挥单独中介作用;表达积极情绪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不显著;(3)社会支持与管理消极情绪自我效能感在睡眠不足与中小学生负性情绪间发挥链式中介作用。可见,睡眠不足对中小学生负性情绪有显著预测作用,社会支持、管理消极情绪自我效能感在其中具有单独及链式中介效应。
- 张鹏程李喜韩午阳沈永江
- 关键词:睡眠不足负性情绪社会支持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
- 一种基于深度相机的速度与力量反馈系统
- 本发明涉及电子信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深度相机的速度与力量反馈系统,包括图像采集模块、人体捕捉模块、运动监测模块和速度与力量计算模块;所述图像采集模块运用内置视觉传感器分别对运动员和运动员外部环境监测,图像采集模块...
- 张堃涂鑫涛张鹏程刘志诚徐沛霞林鹏程
- 学生课堂体验的四层递进及教学策略
- 2023年
- 体验教学是基于学生生命,以注重学生内在“体验”为核心,主“知—情—行”协调统一的教学方式。课堂体验由始而终主要历经四个层次,即体验目标层次、体验生成层次、体验内化层次和体验外化层次。不同的体验层次需要使用与其相应的教学策略才能使学生体验的价值得以彰显。与四个层次相匹配的四种基本体验教学策略,即背景建构策略、对象关系策略、内化调节策略和体验表达策略。课堂体验的层次结构及教学策略研究可以成为教师操作学生课堂体验的行动指南,对教师的体验教学实践具有最直接的指导意义。
- 张鹏程
- 关键词:体验教学体验教学模式
- 一种高位视频下的车牌检测识别改进方法
- 本发明涉及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位视频下的车牌检测识别改进方法,包括:首先,采用高清智慧摄像头获取停车路段的图像信息,利用LPD‑YOLOv8算法对图像信息进行处理,初步检测并框选出车牌区域;其次,对提取到的车...
- 张堃 欧阳鹏 皮雨菲 刘帅 邵睿张鹏程 吴承刚 钱佳杰 白浚哲
- 教师情绪表达的内涵、影响因素及策略研究被引量:10
- 2014年
- 在情感教育研究的大力推动下,尤其是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课程三维目标的直接引领下,教师情绪表达越来越成为教育界时髦的话题。所谓教师情绪表达,皆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将内在情绪体验不经过调节直接表达出来或经过调节再表达出来的外部反应,它具有目的性、表层性,以及多样性等特征,其主要受教学情境、学生情绪、人格等因素影响。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常用的情绪表达策略有四种:夸大策略、弱化策略、掩饰策略、平静化策略。
- 虞亚君张鹏程
- 关键词:影响因素
- 高中生学业情绪、成就动机对学业成绩的预测模型
- 已有高中生学业情绪与成就动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两者各自对学业成绩的影响上,鲜有涉及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尤其是关于学业情绪、成就动机对学业成绩的预测效果研究。
- 虞亚君卢家楣张鹏程
- 关键词:高中生学业情绪成就动机学业成绩
- 体验的心理机制研究被引量:28
- 2013年
- 体验是个体以身体为中介,以"行或思"为手段,以知情相互作用为典型特征,作用于人的对象对人产生意义时而引发的不断生成的居身状态。体验的心理机制研究一般包括对象的呈现、意义的建构、身体的变化、体验的形成,以及体验的延展五个环节。从存在的基本形态看,体验可分为外显体验和内隐体验两种。体验及其心理机制的深入研究,对未来的情绪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文化心理学,以及本土心理学的进一步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 张鹏程卢家楣
- 关键词:心理机制
- 高中教师情感能力现状调查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情感能力是指以情感或情绪为操作对象表现出来的一种智力,即在智力层面上表现出来的情感特色。在理论推演和实践探索的基础上,本研究编制了富有原创性且可测查教师6个维度情感能力(情绪觉察、情绪理解、情绪体验、情绪表达、情绪预测、情绪调控)的调查工具《教师情感能力问卷》,并以此对我国高中教师进行首次情感能力水平测查。结果发现:高中教师的情感能力总体属于正向状态但尚有提升空间;高中教师的情感能力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其中女教师比男教师更善于情绪的觉察、体验、表达和预测;所教不同学科高中教师的情感能力在情绪理解、情绪体验、情绪调控方面差异显著;高中教师的情感能力与其配偶的情感能力呈正相关。
- 梁慧敏郭梦鑫张鹏程
- 关键词:高中教师情感能力问卷编制
- 体验概念的界定与辨析被引量:35
- 2012年
- 体验是情绪的核心成份之一。然而,由于体验的复杂性,长期以来情绪心理学家乃至整个心理学界却一直鲜有研究。为弥补情绪心理学研究的缺失,更为了进一步完善心理学中基本概念的研究,该文首先从散见于相关学科对体验概念的零星论述中,提炼出建构体验概念所需的思想质料与方法。随后对其进行系统化的理论分析,指出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通过相关概念辨析的方法揭示出心理学意义上体验的内涵,即体验,是个体以身体为中介,以"行或思"为手段,以知情相互作用为典型特征,作用于人的对象对人产生意义时而引发的不断生成的居身状态。
- 张鹏程卢家楣
- 关键词:情绪身体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