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栓塞
  • 4篇肝癌
  • 3篇动脉化疗
  • 3篇动脉化疗栓塞
  • 3篇原发性
  • 3篇原发性肝癌
  • 3篇凝固治疗
  • 3篇微波
  • 3篇微波凝固
  • 3篇微波凝固治疗
  • 3篇经皮微波凝固
  • 3篇经皮微波凝固...
  • 3篇化疗
  • 3篇化疗栓塞
  • 3篇肝动脉
  • 3篇肝动脉化疗
  • 3篇肝动脉化疗栓...
  • 2篇动脉
  • 2篇术后
  • 2篇静脉

机构

  • 9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广东省中医院

作者

  • 9篇张靖
  • 9篇许林锋
  • 8篇陈耀庭
  • 5篇骆江红
  • 5篇陈斌
  • 4篇马海清
  • 3篇任强
  • 3篇周经兴
  • 2篇江容坚
  • 1篇谭绮云
  • 1篇丁健慧
  • 1篇杨志刚
  • 1篇洪国斌
  • 1篇陆佩霞
  • 1篇邹华

传媒

  • 3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国外医学(临...
  • 1篇影像诊断与介...
  • 1篇中国介入影像...
  • 1篇临床耳鼻咽喉...

年份

  • 7篇2007
  • 2篇2006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腺病毒介导的p53基因治疗肝癌的给药途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07年
目前腺病毒介导的p53基因(rAd/p53)治疗肝癌主要的给药方式有选择性肝动脉给药、经门静脉给药、瘤内注射以及静脉给药等。就应用rAd/p53的安全性及不同给药途径进行综述。
张靖许林锋
关键词:腺病毒P53基因治疗肝癌给药途径
CT引导二步法穿刺经皮微波凝固治疗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原发性肝癌的临床应用被引量:8
2006年
目的评价CT引导微波凝固治疗(PMCT)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后原发性肝癌的临床应用。方法对33例确诊为原发性肝癌的患者,先行TACE治疗,2~4周后根据复查的AFP和影像学结果的情况决定再次行TACE或PMCT。行PMCT治疗的患者,应用“二步法”穿刺:定位后行穿刺道局部麻醉,首先以直径0.6mm、长8cm的腰穿针向肝内病灶穿刺;复查CT,根据骨穿针与病灶的角度和深度,再引入直径2.0mm、长13.5cm的微波天线引导针,针的头端超出病灶边缘约0.5cm,然后引入直径1.6mm的微波天线行微波治疗。所有的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5~48个月(平均25.5个月),随访的内容包括影像学资料以及并发症。结果CT引导下行PMCT治疗TACE后肝癌,穿刺成功率100%,患者1、2、3年的累积生存率和复发率分别是84.23%、72.29%、61.96%和9.09%、24.24%、33.33%,出现肝脓肿2例,没有其他严重并发症。PMCT对肝功能的损害轻。结论CT引导下行TACE后肝癌的PMCT操作方便、定位准确,无严重并发症,临床疗效明确,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陈耀庭许林锋马海清张靖陈斌骆江红江容坚周经兴
关键词:肝动脉化疗栓塞经皮微波凝固治疗
CT引导经皮微波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探讨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评价CT引导PMCT治疗TACE后原发性肝癌的临床应用。方法对33例确诊为原发性肝癌的病人,先行TACE治疗,2~4周后根据复查的AFP和影像学结果的情况决定再次行TACE或者PMCT。行PMCT治疗的病人,应用“二步法”穿刺:定位后行穿刺道局部麻醉,首先以直径0.6mm、长8cm的腰穿针向肝内病灶穿刺;复查CT,根据骨穿针与病灶的角度和深度,再引入直径2.0mm、长13.5cm的微波天线引导针,针的头端超出病灶边缘约0.5cm,然后引入直径1.6mm的微波天线行微波治疗。所有病人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5~48个月(平均25.5个月),随访的内容包括影像学资料以及并发症。结果33例病人的CT引导下行PMCT治疗TACE后肝癌穿刺成功率100%,病人1-、2-、3-年的累积生存率和复发率分别是84.85%、75.76%、72.73%和9.09%、24.24%、33.33%,出现肝脓肿2例,没有其他严重并发症。PMCT对肝功能的损害轻。结论CT引导下行TACE后肝癌的PMCT操作方便、定位准确,无严重并发症,临床疗效明确,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陈耀庭许林锋任强马海清张靖周经兴骆江红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经皮微波凝固治疗CT引导
超选择性颈外动脉分支栓塞术在难治性鼻出血中的应用被引量:14
2007年
目的:探讨经微导管超选择性颈外动脉分支栓塞术在治疗难治性鼻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46例难治性鼻出血患者,首选超选择性颈外动脉分支栓塞术者36例,首选颈外动脉结扎者10例。结果:36例首选颈外动脉分支栓塞术者1次性治愈32例(88.9%),10例首选颈外动脉结扎者1次性治愈4例(40.0%)。前者平均住院4.8d,后者平均住院10d。复发患者均经综合方法有效止血,并发症少。结论:经微导管超选择性颈外动脉分支栓塞术治疗难治性鼻出血简便、安全、有效,疗效明显优于颈外动脉结扎,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能有效治疗难治性鼻出血。
许林锋张靖陈耀庭骆江红邹华丁健慧陈斌
关键词:鼻出血
T/Y型胆管支架治疗肝门部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8
2007年
目的探讨新型T/Y型胆管金属支架系统在肝门部恶性胆管梗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对15例临床确诊为肝门部恶性胆管梗阻的患者先行单侧或双侧经皮肝胆管穿刺引流术(PTCD),再根据双侧肝内胆管的夹角置入"T"型或"Y"型胆管金属支架。结果15例均成功置入支架,其中单侧置入呈"T"型12例,双侧置入呈"Y"型3例。术后患者黄疸指数、胆管扩张状况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实现了内引流,未出现与支架置入相关的严重并发症。术后3~5天复查,胆管造影示支架系统几乎完全展开。结论T/Y型胆管支架在肝门部恶性胆管梗阻治疗中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及内引流效果好的优点。
许林锋陈耀庭张靖陈斌崔斌杨志刚
关键词:恶性梗阻性黄疸肝门部
颈动脉造影及选择性栓塞术在颈部副神经节瘤诊治中的价值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评价颈动脉造影及介入栓塞在颈部副神经节瘤诊治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颈部副神经节瘤的诊治情况,其中5例行造影及栓塞术。结果6例颈动脉体瘤(CBT)中4例未行动脉造影均诊断不明确或误诊,2例行颈动脉造影明确诊断并行术前栓塞,术中出血平均140ml,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其中有一侧瘤体仅行栓塞术随访半年肿瘤未见增大。6例颈静脉球瘤(JP)中5例行外科全部或大部分切除,其中1例恶性者术中出血500ml,未完全切除后行介入栓塞残留瘤体,2例经造影明确诊断并行栓塞术,后行切除术中平均出血125ml,明显少于未行栓塞者。患者随访期间症状未见加重。结论颈部副神经节瘤诊断中常规行颈动脉造影,必要时予以血管内栓塞治疗,可以减少术中出血及降低手术的风险,同时也可作为一种姑息性治疗方式。
张靖许林锋陈耀庭任强洪国斌马海清
关键词:颈动脉体瘤颈静脉球瘤造影栓塞
TACE联合冷循环PMCT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3
2007年
目的:评价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冷循环经皮微波凝固治疗(PMCT)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71例确诊为原发性肝癌的患者,分期是Ⅰa~Ⅲa,随机分为治疗组(PMCT和TACE联合治疗组)33例,对照组(TACE组)38例。治疗组患者先行TACE治疗,2~4周后根据复查的AFP和CT/MR等的影像学检查决定再次行TACE或者PMCT。随访时间5~48个月(平均25.5个月),随访内容包括AFP、肝功能、影像学资料、并发症等。根据随访的生存时间、复发情况作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的肝癌患者的1、2、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是84.23%、72.29%、61.96%和55.84%、22.79%、11.40%,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的肝癌患者的6个月、12个月、24个月累积复发率分别6.06%、9.09%、24.24%和7.89%、31.57%、60.52%。TACE联合PMCT治疗肝癌没有严重并发症,对肝功能的损害轻。治疗组33例有5例合并动静脉瘘(AVF),经动脉栓塞治疗后2例AVF消失,3例治疗后效果不理想的患者行PMCT后AVF消失。结论:本组研究初步显示,TACE联合PMCT治疗原发性肝癌是安全、有效、可行的方法,在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应用近、中期的效果好。PMCT提供了治疗肝癌合并AVF新的方法。
许林锋陈耀庭任强马海清张靖陈斌陆佩霞谭绮云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经皮微波凝固治疗动静脉瘘
PTCD在胆道和胃肠道吻合术后梗阻性黄疸的临床应用
目的在于评价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TCD)在病人行胆道和胃肠道吻合术后出现梗阻性黄疸时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 2001年9月至2005年12月期间,我科共收治25例有胆道和胃肠吻合手术病史并出现梗阻性黄疽症状的病人,...
许林锋陈耀庭马海青张靖周经兴骆江红江容坚
关键词:PTCD胃肠吻合术梗阻性黄疸
超选择性栓塞在鼻咽纤维血管瘤术前治疗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探讨鼻咽纤维血管瘤(JNA)术前栓塞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病理证实的JNA患者的诊治情况,其中6例术前行供血动脉栓塞术。结果JNA栓塞后再行切除者,平均出血量、输血量均少于未行栓塞者,其中对于Ⅰ-Ⅲ期者先栓塞后行内镜切除者出血、输血量及手术时间明显减少。结论JNA术前栓塞疗效确切,对于Ⅰ-Ⅲ期者行栓塞术后再行内镜直视下切除效果好。
许林锋张靖陈耀庭骆江红陈斌
关键词:选择性栓塞鼻咽纤维血管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