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邢

作品数:7 被引量:37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6篇天文地球

主题

  • 4篇数值模拟
  • 4篇值模拟
  • 3篇对流云
  • 3篇数值模拟研究
  • 3篇催化
  • 2篇降水
  • 1篇地物
  • 1篇动力场
  • 1篇对流云降水
  • 1篇雨滴
  • 1篇云微物理
  • 1篇气象
  • 1篇微物理
  • 1篇夏季
  • 1篇夏季降水
  • 1篇廓线
  • 1篇雷达
  • 1篇雷达观测
  • 1篇回波
  • 1篇过冷

机构

  • 5篇中国气象科学...
  • 4篇北京市人工影...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南京大学
  • 1篇中国气象局

作者

  • 7篇张邢
  • 3篇楼小凤
  • 2篇何晖
  • 2篇陈羿辰
  • 2篇郭学良
  • 2篇马新成
  • 2篇胡志晋
  • 1篇金永利
  • 1篇秦睿
  • 1篇马建立
  • 1篇周嵬
  • 1篇张蔷
  • 1篇郭欣
  • 1篇何观芳
  • 1篇王广河
  • 1篇黄钰
  • 1篇史月琴
  • 1篇孙晶
  • 1篇陈宝君
  • 1篇丁德平

传媒

  • 1篇气象
  • 1篇大气科学
  • 1篇高原气象
  • 1篇应用气象学报
  • 1篇气象学报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4
  • 3篇201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一次大冰雹形成机制的数值模拟被引量:15
2019年
利用可模拟冰雹尺度的三维冰雹分档对流云模式,研究了2014年7月16日北京一次大冰雹的形成过程。此次冰雹天气过程的地面降雹最大尺度为7 cm,对流有效位能为1785.3 J·kg^-1,具有上干下湿的大气层结条件。数值模拟的冰雹云顶高度达13 km,与雷达观测比较一致,模拟的最大上升气流达30 m·s^-1。由于风切变较大,冰雹云出现明显倾斜垂直结构,使冰雹云持续时间较长。此次大冰雹形成的微物理过程具有明显特点,冰雹云中-35~^-10℃层存在含量达12~16 g·kg^-1的高过冷雨水累积区,冰雹胚胎主要通过受到冰晶接触扰动的过冷雨滴冻结产生,其产生率量级达10-2 g·kg^-1·s^-1,冰雹增长过程主要依靠雹胚撞冻过冷云水,其增长率的量级与冰雹胚胎产生率的量级一致。
郭欣郭欣郭学良陈宝君何晖马新成田平
对流云盐粉催化的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利用三维对流云盐粉催化模式对一次对流云降水进行了盐粉催化模拟试验。模式中考虑了盐粉与云雨滴和冰相粒子间的相互作用。模拟结果显示,当采用20μm粒径的盐粉进行单次催化时,催化效果较好,地面总雨量可增加20%,催化次数的增多会导致降水的减少。霰融化成雨是雨滴增长的主要机制,霰碰并过冷云水是霰增长的主要机制,催化后霰融化成雨和霰碰并过冷云水的速率均有提高。催化会引起水成物云滴、冰晶、霰和雨滴的比质量变化。霰和云滴的粒径也在催化后出现了明显的增大。催化后短时间内动力过程出现了变化。
张邢王广河楼小凤胡志晋
对流云盐粉催化数值模拟研究
本文利用三维对流云盐粉催化模式,对对流云降水过程进行了盐粉催化模拟研究。模式考虑了盐粉与云中水成物的相互作用。得出了以下结论: 对青海个例的模拟研究发现,采用合适的催化方法,可以有效增加降水。在本试验中,当盐粉粒径大小为...
张邢
文献传递
一次基于风廓线雷达观测的北京夏季降水的垂直观测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本文利用风廓线雷达数据反演了降水云体的大气垂直速度、雨滴下落末速度等云动力特征和云水混合比、雨水混合比等云微物理参数,并结合天气雷达、探空、自动站、雨滴谱仪和微波辐射计等数据对2020年5月7~8日发生在北京市海淀区的一次夏季降水过程进行垂直综合观测。结果表明:垂直探测仪器观测及其反演的数据可以获得降水云体的详细动力参数和微物理特征。站点位于主体降水回波边缘,降水为层状云类型,整体回波较弱(主要在0~20 dBZ),4 km高度的水平风垂直切变贯穿整个降水过程,降水分为两个阶段:前期7日20时(北京时,下同)至8日02时低层存在浅对流结构,云顶较高(平均高度8207 m),低层水平风切变促进了对流发展,10~20 dBZ的回波比重较大,粒子谱较窄,直径<1 mm,雨强较弱,但粒子数浓度值大,最大值26305 m;,2~3 km处存在暖平流,水汽和液水值大,雨水混合比0.02~0.15 g/kg,云水混合比0.5~2 g/kg,且强值区域大,雨滴下落末速度3.2~4.2 m/s,大气垂直速度在±0.6 m/s之间,上升气流和下沉气流变换明显;后期8日02~10时转为典型层状云降水,云顶较低(平均高度7831 m),<10 dBZ的回波比重较大,3100 m处形成亮带的强值中心,粒子谱展宽,最大直径接近1.5 mm,粒子数浓度值减小,最大值<3000 m;,雨水和云水值比对流期小了一个量级,且强值范围变窄,雨滴下落末速度减小为2.8~3.6 m/s,大气垂直速度也比对流时期小了一个量级,并且在亮带高度以下(2.5~2.8 km)范围内出现明显横向带状的上升和下沉气流区。
黄钰郭学良郭学良陈羿辰陈羿辰杜远谋张邢
关键词:风廓线雷达夏季降水
减弱对流云降水的AgI催化原理的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14
2014年
在对流云模式中增加了AgI两个预报量,耦合了考虑受水汽过饱度和温度影响的4种核化机制的AgI催化模块,使其具备了对AgI类催化剂的模拟能力,能够研究AgI类催化剂对对流云系统的影响。利用该模式对一次华南对流云降水过程进行了AgI催化数值模拟试验,对人工减缓对流云降水的可能性及原理进行了研究。模拟结果表明,在适当的时机对适当的部位进行大剂量的催化,可以减少总降水量,也可以减少最大降水中心的雨强。当催化浓度达到2×10~8 kg^(-1)时,可以减少32%的降水量,具备有效减缓对流云降水的可能性。大剂量催化后,大量的AgI粒子在冷区核化后,消耗了大量的过冷水。催化后霰粒子的落速和雨水的落速减小。催化阶段由于霰融化成雨水减少而使降水减弱。催化结束后在霰融化成雨水增多的情况下,雨水的蒸发大幅增加,从而导致了降水量的持续减少。AgI在模拟的强对流云中主要以受过饱和度影响的凝结冻结和催化剂长时间作用的浸没冻结这两种方式成核。研究所用催化方法在外场作业中具有技术可行性。
楼小凤孙晶史月琴张邢
关键词:对流云降水数值模拟
一种地物检测方法及装置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地物检测方法及装置,包括:获取探测点回波对应的参数集合,获取预先设定约束条件集合;在参数集合中的参数符合预先设定的约束条件集合中的约束条件的情况下,确定探测点回波为地物回波,该探测点为地物,在探测点回波对...
陈羿辰丁德平马建立金永利秦睿张蔷何晖马新成周嵬张邢
文献传递
三维对流云盐粉催化模式的发展和催化模拟试验被引量:8
2013年
在三维混合相对流云模式中发展了盐粉催化方案,该方案考虑了盐粒与云雨滴和冰相粒子间的相互作用,模式中增加了盐溶滴的质量Qn和浓度Nn两个预报量。利用盐粉催化模式进行了个例模拟试验,并对催化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当采用30个.L-1剂量的盐粉两次催化时,催化效果较好,地面总降水量可增加10%;当催化剂量减少时,增雨效果不明显。同时催化剂量超过1 000个.L-1,可导致降水总量减少。催化时间提前或延后都会影响增雨效果。模拟第70min后出现了少量的减雨,并持续到降水结束。通过分析催化后云中水成物,发现盐粉催化不仅影响了暖雨过程,而且云雨滴通过冻结形成霰等过程也影响了冷雨过程。
楼小凤何观芳胡志晋张邢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