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翔
- 作品数:26 被引量:115H指数:6
- 供职机构:沈阳化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金属学及工艺冶金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环形区充气喷动床的传热性能被引量:2
- 1998年
- 在100mm×4mm耐热玻璃制喷动床内,采用环形区充气的方法改善环形区传热及流动,测定了床壁与固体颗粒床层间的对流传热系数,并与普通喷动床进行了对比,探讨了影响这种充气喷动床对流传热系数的因素.由实验结果进行数值计算,得出了经验准数关联式,计算结果与实验数值相关良好.
- 薛惠芳王国胜王红心张翔
- 关键词:喷动床传热
- 复合硅酸盐保温涂料的研制被引量:5
- 2001年
- 对构成复合硅酸盐涂料的十几种原料用正交实验设计选出合理的配方 ,并用自制装置测试试样的相对热导率 ,为固体材料导热性能测试方面提供了简便易行的技术。经权威部门检测 ,最佳配方试样的实际热导率为 0 .0 5 19W (m·K)
- 裴世红马连伟张兵张翔
- 关键词:复合硅酸盐保温涂料涂敷海泡石保温材料
- 无氧铜接触线加工工艺及产品性能研究被引量:2
- 2005年
- 通过对引进上引法无氧铜杆生产线的技术改造,试制了无氧铜接触线,并研究了无氧铜接触线加工工艺及产品性能。结果表明:Fe含量对无氧铜接触线电阻率影响较大,对于85mm2 无氧铜接触线,在w(Fe)超过2 0×1 0 -6时,电阻率超标;S、O、H含量对其强度及电阻率影响不大,但对其塑性影响较大,当w(S)超过3 8×1 0 -6、w(O)超过8×1 0 -6、w(H )超过0 .6×1 0 -6时,无氧铜接触线塑性显著下降。S含量取决于电解铜原料,Fe、O、H含量取决于上引法连铸的生产工艺过程。
- 刘强张翔崔建忠刘晓涛许光时
- 关键词:上引法力学性能电阻率吸气
- 皮江法炼镁节能技术探讨被引量:5
- 2010年
- 针对我国皮江法炼镁生产工艺现状,提出优化原料质量、改进煅烧炉窑设备、开发高效还原装置、应用经济型清洁能源、系统能量分级利用等措施来降低皮江法炼镁过程中的能量损耗,以提高单位吨镁的经济效益,促进我国由镁生产大国向镁生产强国迈进。
- 高枫冯乃祥徐向光王红心张翔
- 关键词:金属镁皮江法节能
- 加工工艺及时效处理对Cu-Cr-Zr合金性能的影响被引量:4
- 2006年
- 研究了不同的加工工艺及不同温度、不同时间的时效处理对Cu-Cr-Zr合金的机械性能及导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u-Cr-Zr合金经固溶处理+冷变形+480℃×1 h时效处理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其抗拉强度≥599 MPa,导电率≥80%IACS(国际退火铜标准),可满足350 km/h高速电气化铁路用接触线要求.
- 张翔葛研李新刘强
- 关键词:CU-CR-ZR合金机械性能导电率时效处理
- 工频感应电炉熔沟工作状态的分析被引量:1
- 2004年
- 分析了熔沟式感应电炉感应器内熔沟的蚀损机理,提出了监测感应器内熔沟蚀损状况的R X曲线图法及控制措施,以确定感应器的最佳更换时机,最大限度地延长熔沟式感应电炉的使用寿命,防止恶性设备事故的发生.
- 刘强张翔孟庆尧崔建忠
- 关键词:熔沟感应器
- 氨基磺酸催化合成乙酸正丁酯被引量:5
- 2000年
- 介绍了以氨基磺酸为固体催化剂,由乙酸、正丁醇为原料催化合成乙酸正丁酯的方法,根据正交试验结果确定了工艺指标,选定的优化条件为:催化剂用量为乙酸用量的5%,反应时间2h,酸醇摩尔比1:1.4,反应温度为回流温度。在最佳反应条件下,乙酸正丁酯的转化率达98.88%。
- 丁琳仇兴华张翔吴耀东
- 关键词:乙酸正丁酯催化剂酯化氨基磺酸
- 新型阻燃剂聚磷酸铵的合成被引量:18
- 2004年
- 试验研究了以尿素和磷酸为原料生产聚磷酸铵 (简称APP)的工艺过程及工艺条件 ,讨论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配样比、引发剂的加入量对聚磷酸铵聚合度的影响 ,得到了在此实验范围内最佳工艺条件 :T =2 2 0℃ ,反应时间τ =3h ,配样比为 :H3 PO4(85 % )∶CO(NH2 ) 2 =1∶1.8。
- 李茂林高枫王帮贺张翔
- 关键词:阻燃剂聚磷酸铵APP反应温度聚合度
- 感应电炉熔沟断沟的预防与控制被引量:5
- 2004年
- 熔沟式感应电炉在开炉过程中,若熔沟样板的铸造质量,熔沟周围打结料的紧实度,水冷套冷却水流量,炉膛温度,熔沟温度和输入功率等工艺因素控制不当,都可能造成断沟。生产应采取熔炼→保温→熔炼的方式交替进行,以防止停炉时断沟。正常熔炼过程中应加强对熔沟运行状态的监测与控制,当状态点超出允许的偏移界限时应尽快更换感应体。
- 刘强张翔崔建忠刘晓涛
- 关键词:上引法
- 湿法(化学浸出法)炼铜的近况及展望被引量:6
- 2003年
- 随着技术经济的进步,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传统的火法炼铜逐渐暴露出一些不合时宜的缺点:一次性投资大,生产成本高,SO2对环境的污染严重。随着铜矿的大量开采,富矿越来越少,能满足火法炼铜要求的精矿来源越来越少,这就阻碍了火法炼铜的发展,湿法炼铜克服了火法炼铜的若干缺点,近20年来获得长足发展。本文介绍了化学浸出法中的氯化铜、三价铁及其它氧化浸出方法。
- 裴世红王红心张翔王邦贺谭学富
- 关键词:湿法炼铜氧化浸出炼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