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林慧
- 作品数:7 被引量:31H指数:3
-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发热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探讨消化道黏膜或黏膜下病变经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后发热情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自2009年11月至2012年4月间270例因消化道黏膜或黏膜下病变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患者的相关临床、内镜及病理资料,统计分析以下相关因素:(1)患者相关因素:如性别、年龄、糖尿病史、呼吸系统等其他慢性病史,吸烟史、过敏史、术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情况、白细胞计数。(2)病变相关因素:病变位置、病变大小、浸润深度。(3)操作相关因素:麻醉方式、是否整块切除、术中出血量、操作时间、是否穿孔。结果纳入研究者总共有病例270例,病变275处。56例患者发生ESD术后发热,发生率为20.7%,其中31例(55.4%)在术后24h内发生,发热持续时间为1—8d,平均(1.7±1.4)d,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术中穿孔(OR值7.121,95% CI: 1.740~29.151)及病变位于食管(OR值0.181,95%CI:0.091—0.361)是ESD术后发热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术中穿孔及病变位于食管是ESD术后发热的危险因素,对于食管病变及术中出现穿孔的病例,应警惕术后发热,并予相应处理。
- 黄蕊张林慧张荣春罗辉王向平陶芹张筱茵潘阳林吴开春刘志国郭学刚
- 关键词:发热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 经内镜序贯植入双金属支架治疗胆道并十二指肠恶性梗阻9例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经内镜序贯植入双金属支架治疗胆道并十二指肠恶性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胆道并十二指肠恶性梗阻患者经内镜植入金属双支架,其中2例同时序贯植入十二指肠支架及胆道支架,2例先行植入胆道支架,出现十二指肠梗阻后再植入十二指肠支架,5例先行植入十二指肠支架,狭窄段扩张后再植入胆道支架,其中2例通过肠道支架网眼植入胆道支架。结果该组9例恶性胆道梗阻患者经内镜放置金属十二指肠支架及胆道支架均获成功,成功率100.0%,总有效率88.9%。结论经内镜植入金属胆道支架及金属肠道支架对胆道恶性梗阻并十二指肠恶性梗阻,引流减黄效果明确,解除消化道梗阻,能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但此类操作对术者操作技巧要求高,建议在大型内镜中心完成。
- 丁斌孙辉刘志国潘阳林张荣春张林慧黄蕊王向平郭学刚
- 关键词:金属支架胆道十二指肠恶性梗阻
- 免疫球蛋白G4相关硬化性胆管炎合并腹膜后纤维化一例被引量:3
- 2014年
- 患者男性,76岁.以渐进性皮肤巩膜黄染半年、加重4个月于2013年4月19日入院.患者半年前出现尿黄,当地医院检查提示肝功转氨酶升高,给予保肝治疗好转.4个月前开始出现逐渐加重之皮肤、巩膜发黄,伴有瘙痒、厌油腻.无发热、腹泻、腹痛.在当地经过保肝及口服熊去氧胆酸治疗效果不佳.近期出现体重轻微下降,大便呈陶土色,小便浓茶色.无吸烟史.既往体检有胆囊结石病史40年.有高血压病史16年,因房室传导阻滞置入心脏起搏器.有磺胺及青霉素过敏史.查体:生命体征无异常.精神状态一般,肝病面容,巩膜明显黄染.呼吸音清晰,心律整齐.全腹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腹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腹部超声提示:胆囊结石、胆囊炎,肝内外胆管扩张.入院诊断:肝门部胆管狭窄原因待查;胆囊结石伴胆囊炎.
- 张荣春张林慧王向平黄蕊罗辉潘阳林郭学刚
- 关键词:腹膜后纤维化免疫球蛋白G4硬化性胆管炎肝门部胆管狭窄高血压病史青霉素过敏史
- 利用球囊导管环状射频消融治疗食管重度异型增生一例
- 2011年
- 患并男,60岁,凶吞咽不适3个月入院。胃镜检查示距门齿26cm处Ⅲc黏膜改变(图1),活检病理示黏膜慢性炎局灶伴上皮中-重度异到增生,腹部增强CT、胸片无明显异常,肿瘤标志物(CEA、AFP、CA-199、CA125)均阴性,超声内镜提示病变局限于黏膜层。
- 张林慧刘志国郭学刚吴开春
- 关键词:重度异型增生球囊导管食管环状CA-199黏膜层
- 中国西北地区胃粘膜肠上皮化生危险因素调查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明确中国西北地区人群胃粘膜肠上皮化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通过病例对照研究,采用问卷调查表的形式,纳入了从2014年8月到2015年4月西京医院门诊就诊的具有胃镜检查报告单和/或胃粘膜病理检查报告单的患者。幽门螺杆菌的检测采用13C-/14C-尿素呼气试验或者快速尿素酶试验。结果:本研究共纳入了1800例患者,其中胃粘膜肠上皮化生患者261例。胃粘膜肠上皮化生的危险因素为年龄艹60岁(OR,2.317;95%CI 1.668-3.220;P<0.001)、幽门螺杆菌感染(OR,2.911;95%CI2.339-3.623;P<0.001)、吸烟(OR,2.322;95%CI 1.553-3.470;P<0.001)、胃癌家族史(OR,2.229;95%CI 1.444-3.439;P<0.001)、高盐饮食(OR,1.557;95%CI 1.118-2.168;P=0.009)、辛辣刺激饮食(OR,1.551;95%CI 1.121-2.147;P=0.008)、胆汁反流(OR,1.851;95%CI 1.135-3.021;P=0.014)。结论:我国西北地区胃粘膜肠上皮化生的危险因素为年龄艹60岁、幽门螺杆菌感染、吸烟、胃癌家族史、高盐饮食、辛辣饮食和胆汁反流。
- 柯丽张迪陈瑜张林慧朱绍华王安辉尚磊时永全
- 关键词:肠上皮化生癌前病变胃癌幽门螺旋杆菌
- 内镜与外科手术治疗直肠小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回顾性对比研究被引量:11
- 2016年
- 目的探讨内镜切除与外科经腹腔镜辅助或经肛入路切除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至2013年11月问经内镜下或外科手术切除直径〈2cm、经术后病理证实为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结果内镜下治疗共纳入20例患者,其中17例ESD切除,3例EMR切除;外科治疗共纳入18例,其中12例经肛手术、6例经腹腔镜切除。内镜组病变大小为7mm(4-18mm),外科组为8mm(3~15mm)。术后病理提示除外科组2例分级为G2外,均为G1。内镜组切除均提示水平切缘阴性,无脉管侵犯,外科3例可见脉管及淋巴结侵犯。内镜组及外科组术后均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内镜组术后恢复饮食时间为2.0d(1-4d),外科2.4d(1-7d)(P=0.295);住院时间分别(6.80±2.12)d和(8.59±2.85)d(P=0.034);内镜组总住院费用平均10488(4128~15296)元,外科组住院花费平均15590(3024~40503)元(P=0.031)。术后随访时间25个月(2~48个月),复查均无复发。结论内镜下切除,特别是ESD,是治疗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新方法,较外科手术有住院时间短、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并发症少及节约费用等优点。
- 高东锋吕文浩张林慧黄蕊姚少维刘志国吴开春
- 关键词:直肠神经内分泌瘤外科手术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并发鼻出血一例被引量:1
- 2016年
- 患者女性,32岁,以“间断右上腹痛2月余,加重伴发热2d”入院。既往有胆囊结石手术史,入院前2d进食火锅后出现右上腹痛,伴寒战、发热,体温最高40℃,腹部CT提示“肝内外胆管扩张”,查腹部超声“胆总管扩张并结石”,急诊治疗期间出现血压下降,最低70/30mmHg(1mmHg=0.133kPa),遂以“胆总管结石合并化脓性胆管炎、感染性休克”收入院并给予急诊ERCP治疗。
- 张林慧黄蕊任贵罗辉郭学刚
- 关键词: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并发鼻出血化脓性胆管炎右上腹痛胆总管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