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月霞

作品数:4 被引量:49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小麦
  • 3篇秸秆
  • 3篇秸秆覆盖
  • 2篇冬小麦
  • 2篇施氮
  • 2篇土壤
  • 1篇氮量
  • 1篇氮水平
  • 1篇氮素
  • 1篇氮素吸收
  • 1篇有机碳
  • 1篇有机碳库
  • 1篇施氮量
  • 1篇施氮水平
  • 1篇水氮供应
  • 1篇水分
  • 1篇水分生产
  • 1篇水分生产效率
  • 1篇碳库
  • 1篇土壤硝态氮

机构

  • 4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甘肃省农业科...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宝鸡市农业局

作者

  • 4篇张月霞
  • 2篇杨君林
  • 2篇高亚军
  • 1篇董明蕾
  • 1篇李世清
  • 1篇刘炜
  • 1篇李文龙
  • 1篇翟丙年
  • 1篇邵明安
  • 1篇毛宁
  • 1篇芦俊俊
  • 1篇王仁杰
  • 1篇刘毅
  • 1篇田莲桂
  • 1篇肖玲玲

传媒

  • 2篇干旱地区农业...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黄土高原不同土壤结构体有机碳库的分布被引量:25
2006年
根据不同植被类型和土壤类型,分别从黄土高原不同地域分层(0~20 cm、20~40 cm和40~60 cm)采集22个土壤剖面样品,研究土壤有机碳库在不同结构体中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所有结构体,从表层向下有机碳含量和贮量皆呈递减趋势;而各土层,从>5 mm、2~5 mm、1~2 mm到0.25~1 mm结构体有机碳含量呈递增趋势,而从0.25~1 mm到<0.25 mm呈下降趋势,以0.25~1 mm结构体中有机碳含量最高.由于不同大小结构体所占比例不同,因此不同结构体中的有机碳贮量与含量并不完全一致:从>5 mm、2~5 mm到1~2 mm结构体中有机碳贮量呈递减趋势,而从1~2 mm、0.25~1 mm到<0.25 mm呈递增趋势,以1~2 mm结构体有机碳贮量最低.有机碳含量除土垫旱耕人为土在<0.25 mm结构体中最大外,干湿砂质新成土、黄土正常新成土和简育干润均腐土在0.25~1 mm结构体中最高;但有机碳贮量在干湿砂质新成土和黄土正常新成土中以<0.25 mm结构体所占比例最大,在简育干润均腐土和土垫旱耕人为土中以>5 mm结构体所占比例最大.在不同植被下有机碳含量、贮量不同,表现为自然林地>裸地>人工林地>农地.
刘毅李世清邵明安张月霞
关键词:有机碳碳库
水氮供应对旱地小麦秸秆覆盖效果的影响
秸秆覆盖是我国北方旱地农业的一项重要栽培措施,在提高土壤蓄水、保水和供水能力方面具有显著的作用,同时在许多地区能够显著提高作物产量。然而,一些研究发现,秸秆覆盖条件下作物无法获得与不覆盖时相当的产量,有时甚至显著减产。本...
张月霞
关键词:水氮供应旱地秸秆覆盖水分生产效率灌浆期拔节期
文献传递
长期秸秆覆盖条件下施氮对冬小麦生长的影响被引量:9
2016年
通过9年定位试验,研究了秸秆覆盖(不覆盖和秸秆覆盖4 500 kg·hm^(-2))和施氮量(0、75、150、225、300 kg·hm^(-2))对冬小麦群体动态、产量三要素和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覆盖显著降低冬小麦越冬期分蘖数和春季总茎数,越冬期分蘖数最多降低24%,春季总茎数最大降幅为40.7%;秸秆覆盖导致单位面积穗数减少,平均降幅5.6%,但穗粒数有增加趋势,对千粒重无显著影响;与无覆盖相比,秸秆覆盖的冬小麦籽粒产量略有降低。无论秸秆覆盖与否,小麦越冬期分蘖数、春季总茎数以及单位面积穗数均与施氮量呈抛物线的关系,穗粒数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千粒重则随施氮量增加而降低;施用氮肥使小麦籽粒产量最高增幅接近70%;在供试条件下,秸秆覆盖无增产效应。相比秸秆覆盖,同样小麦产量水平下,常规栽培需氮肥较少。
王仁杰芦俊俊刘炜杨君林张月霞董明蕾李文龙翟丙年高亚军
关键词:秸秆覆盖冬小麦施氮量
秸秆覆盖条件下不同施氮水平冬小麦氮素吸收及土壤硝态氮残留被引量:13
2009年
通过田间定位试验研究秸秆覆盖条件下施氮量对小麦氮素吸收利用及土壤硝态氮残留的影响。试验包括覆盖(不覆盖和秸秆覆盖4500 kg/hm^2)和施氮量(0,75,150,225和300 kg N/hm^2)两个因素,共10个处理,重复3次。3年结果表明:秸秆覆盖对冬小麦吸氮量没有显著影响,但在偏旱年份,秸秆覆盖有利于提高氮肥利用效率。与不覆盖类似,秸秆覆盖冬小麦吸氮量在3年间呈持续增加趋势。不论秸秆覆盖还是不覆盖,施氮量小于等于150 kg/hm2时,对土壤硝态氮残留量均没有显著影响;施氮量高于150 kg/hm^2时,土壤残留硝态氮量则显著增加,0-200 cm剖面出现明显的累积峰,秸秆覆盖土壤残留硝态氮累积峰较不覆盖处理深40 cm左右。
张月霞杨君林刘炜李龙高亚军肖玲玲毛宁田莲桂
关键词:秸秆覆盖土壤硝态氮冬小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