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惠英 作品数:72 被引量:239 H指数:8 供职机构: 唐山市第九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唐山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指导计划项目 河北省卫生厅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 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256层极速CT肾动脉血管成像图像质量影响分析 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研究256层极速CTA应用不同浓度对比剂及采取不同注药速率,对肾动脉及其分支成像质量的影响。方法观察本院行肾动脉CTA检查患者336例,按注药浓度和速率分组,每组112例。A组:注药速率5.0 m L/s(碘帕醇350);B组:注药速率4.0 m L/s(碘帕醇350);C组:注药速率5.0 m L/s(碘佛醇370),用药剂量均为50 m L。通过对肾动脉分支分级比较图像质量及血管显示率效果。结果在对比剂浓度相同情况下,肾动脉分支II、III、IV、V、VI级A组均优于B组,具有统计学差异。在注药速率相同情况下,肾动脉分支IV、V、VI级C组均优于A组,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对肾动脉细小分支CTA图像质量及血管成像的显示率,对比剂给药速率越快、浓度越高,效果越好。 华建东 陈伟斌 杨小兰 刘孜卓 张惠英关键词:多层螺旋CT 肾动脉成像 对比剂 速率 CT血管造影后处理技术诊断肺动脉吊带一例报告 被引量:1 2012年 患者女,27岁。主因发作性呼吸困难伴干咳,活动后加重6d,于2011年7月29日入院。患者6d前夜间无明显诱因出现呼吸困难,无粉红色泡沫痰、发热、咳血、胸痛、盗汗及乏力等症状。患者自幼即有活动后呼吸困难,常伴有阵发性咳嗽及喘息,症状反复发作,时轻时重,先后多次以肺炎收住院治疗,给予抗炎、平喘治疗后症状缓解出院。 陈伟彬 李盖 冯莉 张惠英 宫凤玲关键词:肺动脉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256层CT冠状动脉成像中优化对比剂注射技术对图像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比较依据患者体重选择对比剂用量和在前者用量基础上减少10ml的优化对比剂注射技术对冠状动脉造影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接受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95例患者随即分为A组和B组,对比剂为碘普罗胺(370mg/ml)。A组根据患者体重选择对比剂用量(1.0ml/kg),B组的对比剂用量在A组用量基础上减去10ml。选择冠状动脉不同节段处测量对比剂增强水平。统计分析二组的图像质量、对比剂用量和冠状动脉对比剂增强水平。结果 A组和B组条件下的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4.57±0.13和4.49±0.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右冠状动脉中段、左冠状动脉中段和左旋支中段对比剂平均增强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比剂用量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它们分别为(69.90±9.37)ml和(59.57±7.52)ml。结论与依据患者体重选择对比剂用量相比,在此基础上再减少10ml的优化对比剂注射技术可以获得令人满意的图像,减少对比剂用量。 马春梅 宫凤玲 陈伟彬 张惠英关键词:冠状动脉 对比剂 计算机体层成像 镍铬合金桩核冠模型在不同MR序列伪影的比较研究 2015年 目的探讨不同MR扫描序列中镍铬合金桩核冠模型的伪影大小。方法选取临床常用的镍铬合金制成左下6标准桩核冠模型,将其固定于水模中。应用西门子1.5 T MR扫描仪,采用头线圈对水模进行扫描,同时应用头部常用的扫描序列(SE T1WI、TSE T2WI、FLAIR、T2*WI、DWI)进行横断面扫描,观察每个成像序列中伪影面积最大的层面并测量其面积,每个数据均测量3次。应用SAS V8统计学软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镍铬合金在DWI序列产生的伪影最大,与其他序列的伪影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WI序列产生的伪影与其他序列的伪影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WI序列产生的伪影与其他序列的伪影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WI和FLAIR序列伪影最小,其与DWI、T2*WI、T2WI序列的伪影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WI和FLAIR序列的伪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序列金属伪影不同,DWI伪影最大,T2*WI次之,然后是T2WI,T1WI和FLAIR伪影最小。 王雅静 张惠英 李晖关键词:磁共振成像 镍铬合金 伪影 成像序列 256层螺旋CT主动脉成像中不同触发监测点对对比剂剂量的影响 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探讨256层螺旋CT主动脉成像中不同触发监测点对对比剂剂量的影响。方法将接受主动脉CTA的40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对比剂为碘佛醇(350 mgI/ml),注射速度为4.0 ml/s。A组监测点在主动脉弓降部,对比剂剂量为70 ml;B组监测点在肺动脉主干,对比剂剂量为55 ml。测定主动脉增强后平均CT值,统计分析两种监测点下的主动脉增强后平均CT值和图像质量。结果 40例均触发成功;A、B组主动脉增强后平均CT值分别为(267.4±21.6)HU、(257.7±27.0)HU,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5,P=0.22)。A组20例图像质量均为优;B组19例图像质量为优,1例为良;两组满足诊断率均达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结论以肺动脉主干为触发监测点行256层螺旋CT主动脉成像是可行的,可降低对比剂剂量,优越性明显。 宫凤玲 于鹏 张惠英 李盖 赵鹤亮 孙淑娟 刘志兰 齐志 孟昊天关键词:血管造影术 对比剂 肺撕裂伤的256层螺旋CT检查结果分析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对256层螺旋CT检查肺撕裂伤(PL)的结果进行分析。方法对我院73例PL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CT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3例患者,共累计112个病灶,其中肺周边区及胸膜下的病灶占78.57%(88个病灶),肺中心区域的病灶占21.43%(24个病灶),病灶位置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肺周边区及胸膜下病灶累及一个肺叶、二个肺叶的数量远远多于肺中心区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检查显示,气液囊组的人数与其他二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且气液囊组的病灶数也远远多于气囊组和血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血肿组患者的病灶大小明显小于其他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256层螺旋CT用于PL检查及诊断效果较佳,对于此病症的救治极具参考价值,值得被广泛应用。 赵鹤亮 洪波 赵新斌 张惠英关键词:肺撕裂伤 胸部外伤 肾移植患者术后特异性肺部感染的 CT 影像特点 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观察肾移植术后特异性肺部感染的CT影像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临床纳入2009年1月-2013年12月70例肾移植术后发生特异性肺部感染的患者,采用飞利浦256层螺旋CT机进行肺部扫描;此外,所有患者进行血液培养,查找感染病原体。结果细菌感染性肺炎、巨细胞病毒性肺炎、卡氏肺囊虫肺炎、肺结核、真菌性肺炎分别占42.86%、12.86%、5.71%、21.43%;其中,CT表现为弥漫性斑片与磨玻璃状斑点状或网状阴影患者17例,巨细胞病毒性肺炎18.57%、卡氏肺囊虫肺炎5.71%。结论肾移植术后特异性肺感染以细菌感染较为多见,而特异性肺感染根据感染类型不同,具有明显的CT特点;细菌性、真菌性肺炎以肺实质渗出为主,巨细胞病毒性肺炎与卡氏肺囊虫肺炎以肺间质增厚为主,肺结核以不均匀粟粒影为主。 赵鹤亮 陈昕 洪波 张惠英关键词:肾移植术 CT影像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影像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11年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随着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和计算机X线断层摄影技术(computer tomography,CT)的进展,TIA患者的评估有了更多可供选择的检查方法,对TIA的病因诊断具有很大帮助。 孙静华 刘海霞 张惠英关键词:影像学检查 弥散加权成像 256层螺旋CT在肺撕裂伤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总结肺撕裂伤的影像学特征及损伤机制、演变规律。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肺撕裂伤患者32位患者48处病灶的CT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圆形/类圆形组病灶与不规则形组病灶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不是所有的病例,都必须经过气囊、气液囊、血肿3个阶段;32处病灶靠近胸膜下,16处位于非胸膜下,比较不同演变形式肺撕裂伤病灶的分布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组织实变加重可使病灶缩小或消失;所有病灶复查中均未继续增大。结论肺撕裂伤的3个演变形式为气囊、气液囊、血肿,256层螺旋CT及其后处理技术可以较好的观察肺撕裂伤的形态分布等特征,对于及时正确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赵鹤亮 项昆 赵新斌 张惠英关键词: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肺撕裂伤 优化对比剂注射技术在CT血管造影中对肾段动脉图像质量的影响 2014年 目的探讨优化对比剂注射技术在256排螺旋CT血管造影(CTA)中对主肾动脉及肾段动脉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行肾动脉CTA检查的98例体质量相近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A组和B组,应用的对比剂为碘普罗胺(370mg/ml)。A组50例:根据患者体质量选择对比剂用量(1.0ml/kg);B组48例:对比剂用量在A组用量基础上减去10ml。以CT原始横断位图像为基础,结合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等重建图像对两组各级肾动脉图像质量及对比剂用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组50例患者:共显示肾动脉100条;B组48例患者:共显示肾动脉96条。两组主肾动脉及各肾段分支显示清晰,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4.937±0.177)分和(4.565±0.189)分,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剂用量分别为(68.76±8.17)ml和(58.27±6.48)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56排螺旋CT血管造影在肾动脉造影中,与依据患者体质量选择对比剂用量比较,在此基础上再减少10ml的优化对比剂注射技术亦能清晰显示肾段动脉,获得满足诊断要求的图像,从而为临床诊断肾段动脉狭窄和了解肾肿瘤分支血供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陈伟彬 冯莉 宫凤玲 张惠英关键词:肾动脉 血管造影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