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宏宇 作品数:30 被引量:132 H指数:4 供职机构: 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农业科学 更多>>
专职化分层护理小组在急诊科心血管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实践 目的:探讨专职化分层护理小组模式在急诊科心血管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实践.
方法:改变传统抢救护理方法,由三级护士构成专职化分层护理小组(专职组)为中心的急救模式.比较专职组与传统护理小组(传统组)在急诊心功能Ⅳ... 黄亚娟 华静 张宏宇 陈兰 张朝梅关键词:抢救护理 急诊科 文献传递 专职化分层护理小组模式在急诊科心血管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2014年 目的:探讨专职化分层护理小组模式在急诊科心血管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实践。方法改变传统抢救护理方法,由三级护士构成专职化分层护理小组(专职组)为中心的急救模式。比较专职组与传统护理小组(传统组)在急诊心功能Ⅳ级、心绞痛Ⅳ级、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 STEMI)患者抢救中静脉通道开放时间、急诊室滞留时间,患者家属及医生对急救护理工作满意度情况。结果专职组静脉通道开放时间及抢救室滞留时间分别为(3.6±1.3),(55.6±25.7) min,较传统组的(4.4±1.3),(62.6±29.3)min明显缩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5.913,2.554;P<0.05);专职组患者家属及医生对专职组急救护理工作满意度分别为95.6%,98.9%,均优于传统组的88.7%,91.4%,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4.98,9.43;P<0.05)。结论专职化分层护理小组对急诊抢救室护理工作有一定促进作用,能有效提高急诊科护士核心能力,确保急救护理服务质量。 黄亚娟 华静 张宏宇 陈兰 张朝梅关键词:急诊 专职 护理 急诊胸痛护士在急性胸痛患者救治中的作用 目的:培训急诊胸痛护士组成急诊专业护理小组,探讨急诊胸痛护士在急性胸痛患者救治中的作用,提高急性胸痛患者的救治效果,缩短STMEI患者的总缺血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方法:(1) 2017年12月-2018年4... 陈兰 黄亚娟 张宏宇 张霞明关键词:急诊胸痛 急性胸痛 基于流程控制急诊溶栓时间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67 2017年 目的 探讨标准化急性脑卒中急救护理流程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治疗时间窗的影响.方法 采用历史对照的方法对我院急诊科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救治的91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患者进行研究,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急救护理方法救治36例,观察组按照标准化的急性脑卒中急救护理流程救治55例,比较2组的急救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急诊科静脉开通时间、CT完成时间、溶栓DNT、4.5 h溶栓率分别为9(5,16)min、(26.42±5.61)min、(45.96±12.05)min、48.2%;对照组分别为14(5,20)min、(32.26±8.16)min、(54.11±20.77)min、33.6%.2组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927,t=3.459、2.130,χ2=2.431,均P〈0.05).结论 标准化急性脑卒中急救护理流程的实施有利于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减少静脉溶栓的院内延迟,缩短溶栓患者的用药时间,提高了静脉溶栓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张宏宇 华静 杨雪芬 黄亚娟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急诊溶栓 时间窗 专职化预检护理小组在急诊预检中的应用 为了确保患者能够根据其病情的紧急程度得到及时和恰当的治疗,我科建立了专职化预检护理小组,对急诊预检进行干预并观察其效果.选取2014年1-3月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急诊内科患者22146例,作为干预组,建立专职化预检护理小... 陈兰 张霞明 张宏宇 匡世珍 黄亚娟关键词:急诊预检 分诊质量 心衰单元模式下专职化分层护理小组在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救治中的实践应用 2020年 探讨基于护理急性心衰单元模式下对急诊科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救治的实践效果。方法:(1)调整完善护理急性心衰单元布局、筹备设备设施;(2)成立专职化心衰分层护理小组,认真学习2012年、2015、2016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ESC)分别发布的急慢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5年10月,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Heart AssociationAHA)在官方网站及杂志(Circulation)上公布《2015心肺复苏指南(CPR)和心血管急救(ECC)指南更新》。《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4版》。“2016中国心脏大会”(CHC)我国首都心血管护理实践指南-《成人急性心力衰竭护理实践指南》;(3)组织专职化心衰分层护理小组人员理论学习、急救技能培训及考核;(4)专职化心衰分层护理小组模式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实践体会。结果:本组17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经急诊医疗服务护理心衰单元救治,全部顺利度过危险期,其中,9例收治急诊监护室EICU,7例收治急诊观察室,1例护理急性心衰单元2天直接平稳好转出院。本组17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急诊科心衰单元平均住留时间27±5.7h、平均抢救费用2677.25元。急诊监护室EICU平均住院8.11d,急诊观察室平均住院时间6.75h。结论:基于专职化心衰分层护理小组模式下,提高了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抢救成功率,缩短了急诊科心衰单元住留时间,减少了抢救费用,收到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张宏宇 陈兰 张霞明 华静 黄亚娟关键词:急性心衰 护理小组 心力衰竭 暴发性心肌炎合并反复心跳骤停患儿的急救护理 被引量:2 2017年 暴发性心肌炎是指各种病毒感染导致的严重的、广泛的心肌细胞损害,因其起病急,发展快,病情危重,常导致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阿斯综合征甚至猝死等。2015年10月我科抢救了1例暴发性心肌炎合并心律失常、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心跳骤停患儿,现将急救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张宏宇关键词:暴发性心肌炎 心跳骤停 急救护理 阶梯性思维联合流程优化护理对老年急诊胸痛患者抢救成功率的改善评价 2024年 于老年急诊胸痛患者抢救中引入阶梯性思维结合流程优化护理效果的观察。方法 选择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老年胸痛患者(2022年1月-2023年12月)为研究主体,归纳病例数80例,视2022年1月-12月为对照组(未实施阶梯性思维联合流程优化护理,40例),视2023年1月-12月为观察组(实施阶梯性思维联合流程优化护理,40例)。比较两组分诊效果和急救各时间节点的把控,比较两组自测健康评定量表和满意度的评分,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基于分诊正确率、应急处理率及抢救成功率,观察组较对照组高(P<0.05);基于分诊评估、心电图、检验及救治时间,观察组较对照组缩短(P<0.05);基于生理、心理及社会健康评分,观察组较对照组高(P<0.05);基于满意度(抢救及时性、分诊接诊合理性等),观察组较对照组高(P<0.05);基于不良事件(再发心梗、心衰等),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老年急诊胸痛患者抢救中引入阶梯性思维结合流程优化护理效果可观,可有效提升预检分诊效率及抢救成功率,规避相关不良事件,维持患者身心状况良好,值得借鉴。 杨颖 张宏宇关键词:抢救成功率 标准化急救护理流程应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4.5h内静脉溶栓治疗的评价 被引量:15 2018年 [目的]评价并探讨实施标准化急性脑卒中急救护理流程对4.5h内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的影响。[方法]将医院急诊科2015年7月—2016年6月救治的91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病人进行从入抢救室至出院全时间区间内的追踪研究。将采用传统急救护理方法救治的36例病人作设定为对照组,将2016年1月实行标准化的急性脑卒中急救护理流程后救治的55例病人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病人静脉溶栓的门药时间(DNT)、住院时间及溶栓30d后Barthel(BI)指数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静脉溶栓的DNT为45.96min±12.05min,短于对照组的54.11min±20.77min,住院时间为10.07d±2.39d,短于对照组的12.75d±3.45d,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溶栓30d后BI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化急性脑卒中急救护理流程的实施可提高护士的逻辑性和执行力,缩短静脉溶栓的DNT,可提高救治效率,而且一定程度上缩短静脉溶栓病人后期治疗住院时间,然而对4.5h内静脉溶栓治疗病人30d后的BI指数影响不大。 赵亚东 张宏宇 黄亚娟 华静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 急性 急救 分层小组护理模式在急诊抢救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12年 为改善急救护理的工作效率,提高危重病人的抢救成功率,通过将护士分层,建立责任制小组护理模式,缩短了危重病人抢救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抢救成功率,最大程度满足了病人需要。 张宏宇 黄亚娟关键词:急诊 抢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