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君倩
- 作品数:6 被引量:104H指数:4
- 供职机构: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水葫芦对滇池底泥氮磷营养盐释放的影响被引量:7
- 2012年
- 为了探讨水葫芦对富营养湖泊底泥氮磷营养盐释放的影响,通过原位采集滇池柱状底泥,以蒸馏水为上覆水,进行了25 d的室内静态模拟实验。实验比较了水葫芦处理组和空白对照组底泥氨氮(NH4+-N)、硝态氮(NO3--N)、溶解性总氮(DTN)、正磷酸盐(PO34--P)等的释放特征。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水葫芦处理组上覆水溶解氧、pH显著性降低,而PO34--P浓度显著性升高;在实验前2 d,水葫芦处理组上覆水NH4+-N和DTN浓度显著性高于对照组,而在5~25 d时,其显著性低于对照组。根据上覆水营养盐浓度、水葫芦植株吸收营养盐总量,推算底泥氮磷营养盐释放的平均速率,表明水葫芦加速了滇池底泥氮、磷营养盐的释放速率,处理组氮、磷释放速率分别为对照组的5.3~170.2和1.5~21.6倍。
- 王智王岩张志勇张君倩严少华张迎颖刘海琴
- 关键词:水葫芦营养盐滇池
- 两种水生植物对滇池草海富营养化水体水质的影响被引量:34
- 2013年
- 通过模拟实验,比较了2种典型水生植物水葫芦和轮叶黑藻对滇池草海富营养化水体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过程中,水葫芦同化吸收的氮、磷量分别比轮叶黑藻所同化吸收的量高109%和17%.在水生植物采收前,水葫芦处理组水体DO和pH值显著性低于对照组,电导率(EC)和氧化还原电位(Eh)显著性高于对照组,与轮叶黑藻处理组结果相反.水葫芦和轮叶黑藻处理组水体TN和TP浓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相同初始种养量的情况下,试验初期轮叶黑藻处理组水体TN、TP及Chl-a浓度显著性低于水葫芦处理组,与试验后期结果相反.当水生植物采收后约50 d,水葫芦处理组水体TN、TP浓度均维持在采收前的低水平;轮叶黑藻处理组TN和TP浓度也维持在采收前水平,而Chl-a浓度较采收前有所上升.
- 王智张志勇张君倩闻学政王岩刘海琴严少华
- 关键词:水葫芦轮叶黑藻水体修复总氮总磷
- 凤眼莲有性繁殖与种子结构及其活力研究被引量:13
- 2012年
- 为了探讨凤眼莲(Eichhornia crassipes)种子扩散潜在的生态风险,开展了滇池大水面凤眼莲有性繁殖和种子结构及其活力的研究。结果表明:滇池外海白山湾水域凤眼莲克隆繁殖能力较弱,大面积开花可进行有性繁殖,但结实率极低,约为5%~10%。凤眼莲种子极其微小,千粒质量仅为(0.429±0.009)g。肉眼观察其表观性状,成熟的种子呈黄褐色,状似枣核;以扫描电镜观察其种胚结构,为单胚种子,状如骨头,外包胚乳和种皮。87%~95%的饱满种子具有生活力。
- 张迎颖吴富勤张志勇刘海琴王亚雷王智张君倩申仕康严少华
- 关键词:凤眼莲有性繁殖种子活力生态风险
- 基于凤眼莲(Eichhirnia crassipes)原位修复的养殖水体水质变化特征及氮磷平衡估算被引量:1
- 2021年
- 为研究凤眼莲(Eichhirnia crassipes)原位修复养殖水体的效能,在苏州市金庭镇大成现代农业园区选择了3个0.54 hm 2的池塘开展现场试验,设置3个处理,分别是0(对照)、5%和10%的植物覆盖度。4月初投放鱼种,5月初投放凤眼莲种苗。4—11月每月采集水样并监测水中总氮(TN)、氨氮(NH_(4)^(+)-N)、硝态氮(NO_(3)^(-)-N)、总磷(TP)与悬浮物(SS)浓度,监测凤眼莲的生物量和植株氮、磷含量;在投苗和捕捞时监测鱼类单体质量和氮、磷含量。结果显示:7—10月,种养凤眼莲的池塘水体TN、NH_(4)^(+)-N和NO_(3)^(-)-N浓度显著低于对照;随着饲料投喂和鱼类生长,水体TP与SS浓度均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当凤眼莲第1次采收时(7月),种养植物的池塘水体TP和SS浓度显著降低。种养凤眼莲的池塘鱼类单体质量、总产量及氮、磷利用率均高于对照,表明利用凤眼莲修复养殖水体对鱼类生长无负面影响。饲料输入是养殖池塘水体氮、磷的主要输入方式;鱼类产出与沉积作用是养殖池塘水体磷的主要输出方式,在水体氮输出总量中占比较高;凤眼莲植株形式的氮、磷输出量约占总输出的7.41%~13.78%和5.81%~9.87%。利用低覆盖度的凤眼莲原位修复养殖水体,虽可控制水体氮、磷等污染物浓度在较低的水平,但修复后的养殖水仍然存在污染风险,因此有必要对养殖池塘排水作进一步深度净化。
- 张迎颖刘丽珠宋伟王岩张君倩刘海琴严少华郭俊尧张志勇
- 关键词:凤眼莲养殖水体原位修复水质变化
- 凤眼莲净化塘与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对养殖尾水的净化效能被引量:4
- 2015年
- 利用凤眼莲净化塘和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净化规模化池塘养殖尾水,以实现水体循环再利用和减少入太湖污染负荷。试验共设置6组"净化塘+人工湿地",每组由凤眼莲净化塘与茭草上行流湿地组成,净化塘内凤眼莲的覆盖度分别是0、45%、65%,初始凤眼莲放养量分别为0、40、60 kg,每个处理设2个重复,水力负荷为800 mm/d。结果证明,65%覆盖度净化塘与湿地共同作用下,进水时总氮(TN)、总磷(TP)浓度分别为9.92、0.06 mg/L,出水时分别降至4.12、0.02 mg/L,分别下降5.80、0.04 mg/L,去除率分别为55.6%、63.1%,与空白对照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覆盖度凤眼莲的出水TN浓度均达到了SC/T 9101—2007《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的二级标准;运用该循环模式不仅不会降低鱼塘的经济收益,而且可以实现水体的循环再利用,可有效缓解太湖的入湖污染负荷。
- 刘丽珠张志勇宋伟刘海琴王岩张君倩张迎颖
- 关键词:凤眼莲人工湿地覆盖度放养量水力负荷去除率
- 水葫芦修复富营养化湖泊水体区域内外底栖动物群落特征被引量:49
- 2012年
- 于2010年8~10月对滇池白山湾人工控制性种养的约70hm2的水葫芦区、近水葫芦区和远水葫芦区采样分析,探讨了水葫芦种养工程区域内外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在水葫芦区、近水葫芦区及远水葫芦区,底栖动物总密度分别为294.5,159,261ind/m2,其中寡毛类的霍甫水丝蚓(Limnodrilus hoffmeisteri)为绝对优势种,分别占各自区域总密度的68.3%,59.6%和86.0%.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水体总磷(TP)和底泥非稳定态磷(Labile-P)与霍甫水丝蚓密度呈显著性正相关(P〈0.01),表明霍甫水丝蚓对水体的富营养状况有很好的指示作用.水葫芦区物种组成及生物多样性指数均高于近水葫芦区和远水葫芦区(P〈0.05),在水葫芦区、近水葫芦区和远水葫芦区分别共采集到底栖动物14种、10种和6种;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分别为1.10,0.57和0.54.种植水葫芦后,在水葫芦区及近水葫芦区,10月份的Margalef、Shannon-Wiener、Simpson和Peilou指数较8月份和9月份有显著性增加(P〈0.05),而远水葫芦区,却未出现类似的结果.一定面积控制性种养水葫芦对大型富营养化湖湾水体无脊椎底栖动物群落结构未表现出不利影响.
- 王智张志勇张君倩张迎颖严少华
- 关键词:水葫芦富营养化水体修复底栖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