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俊俊

作品数:3 被引量:14H指数:1
供职机构:南华大学核科学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福建省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湖南省科技厅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锥形束CT
  • 1篇靶区
  • 1篇鼻咽
  • 1篇鼻咽癌
  • 1篇GAM

机构

  • 3篇福建省肿瘤医...
  • 3篇南华大学
  • 1篇中南大学

作者

  • 3篇李奇欣
  • 3篇柏朋刚
  • 3篇张俊俊
  • 2篇邱小平
  • 2篇陈开强
  • 2篇王玉
  • 1篇张秀春
  • 1篇杨振
  • 1篇李江山
  • 1篇吴君心
  • 1篇吕知平
  • 1篇张子健
  • 1篇程燕铭
  • 1篇陈惠琴
  • 1篇蔡勇君

传媒

  • 2篇中国医学物理...
  • 1篇中华放射肿瘤...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3DCT扫描模式与运动肿瘤靶体积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 研究3DCT在不同扫描速度下获取的运动肿瘤靶区体积及中心位置变化,并确定接近ITV的扫描速度.方法 利用QUASAR呼吸运动模体进行研究,模体内有3 cm×3 cm×3 cm立方体模拟肿瘤运动.以4DCT获得的靶体积为金标准.设置模拟肿瘤运动振幅为0.5、1.0、2.0cm,每一振幅设20、15、10次/min呼吸频率,在每种条件下行不同速度3DCT扫描,扫描12 cm径向长度用时分别为6.6、12.8、31.7 s.计算出3DCT上的靶体积及中心位置,与相应4DCT结果比较.3DCT扫描运动肿瘤靶体积的准确率用靶区长度(30±2) mm的次数/总扫描次数评价.结果 3DCT扫描的准确率为6.8%.扫描时间为6.6、12.8、31.7s时的准确率分别为13%、4%、2%.在振幅为0.5、1.0、2.0 cm下靶区中心位置分别为(318.9±2.75)、(683.2±3.22)、(682.9±4.83) mm;以31.7s扫描时所得靶体积落在ITV-10 mm范围内概率较大,分别占50%、78%、56%.结论 3DCT快速扫描是某一系列随机时相的融合,反映真实肿瘤体积的准确性低.获得的影像中心位置具有随机性,振幅越大或扫描速度越快中心位置变化随机性就越强.
吴君心王玉柏朋刚张俊俊李奇欣陈开强
ArcCheck系统在鼻咽癌容积旋转调强剂量验证中的应用被引量:13
2014年
目的:研究ArcCheck验证系统在鼻咽癌容积旋转调强剂量验证中的应用。在病人接受放射治疗之前,进行容积调强计划的验证,使其满足计划设计要求。保证患者实际照射中接受到准确的剂量,确保治疗的安全。方法:选择34例鼻咽癌病例用热塑型体部网罩固定,CT扫描定位,将计划CT传到Pinnacle计划系统(9.2版本)中进行容积旋转调强治疗计划设计,然后将设计好的计划传输至MOSAIQ网络系统上。同时把治疗计划导入ArcCheck模体中重新新型剂量计算。在验证之前,对Arccheck系统进行本底校准,矩阵校准,绝对剂量校准。分析方法采用的是Gamma方法在ArcCHECK自带软件中对治疗计划系统中计算的结果和实际测量的结果二者的差异,阈值标准选择3%,3mm,10%。采用微软Excel2003数据统计软件。结果:Gamma分析方法相对量通过率97.9%,绝对量通过率为95.9%;实测剂量分布图与理论计算剂量分布图在高低剂量点分布上重合很好;另外X方向和Y方向的平坦度,实测结果与计算结果很接近。结论:ArcCheck验证系统在鼻咽癌容积旋转剂量验证中是可行的。它是一种方便快捷准确的旋转调强剂量验证方法。
张俊俊邱小平李奇欣柏朋刚张秀春蔡勇君陈开强李江山程燕铭
关键词:鼻咽癌
运动模体中靶区长度与锥形束CT扫描速度的相关性
2015年
目的:研究锥形束CT扫描速度与动态模体中靶区长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用QUASAR(Modus,Germany)呼吸运动模体,模体内含运动插件,插件中心内嵌入一边长3 cm的立方体,用其来模拟运动靶区。设置模体振幅为0.5、1、2 cm,每一振幅分别设20、15、10次/min三种频率,在每振幅下分别行300°、180°、90°/min运动速度的CBCT扫描。计算CBCT图像靶区长度及靶区长度覆盖率与理论结果比较。结果:振幅为5 mm时,300、180、90°/min扫描时所得不同频率下靶区长度分别为(30.17,30.33,30.5)mm;(31.17,31.83,32)mm;(32.5,33.67,33.67)mm;振幅为10 mm时,300°、180°、90°/min扫描时所得靶区长度分别为(32.67,33.67,35.67)mm;(36,37.5,37.65)mm;(40.17,40.5,41.17)mm;振幅为15 mm时,300°、180°、90°/min扫描时所得靶区长度分别为(39.33,41,41.83)mm;(43,46,46.5)mm;(47.83,48.83,49.17)mm。结论 :CBCT扫描速度、模体振幅以及模体运动频率对靶区长度均有影响。扫描速度越慢,图像所得靶区长度越接近靶区长度真实值,但是各种速度下均小于理论靶区长度。振幅越小时所得靶区长度越接近于靶区理论值,靶区覆盖率越高。临床实践中使用CBCT对动态肿瘤监控时应使用患者平静呼吸的慢速扫描。
张俊俊杨振柏朋刚王玉李奇欣邱小平吕知平张子健陈惠琴
关键词:锥形束CT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