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传兰

作品数:7 被引量:24H指数:4
供职机构:江苏省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科委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肿瘤
  • 4篇端粒
  • 4篇端粒酶
  • 4篇端粒酶活性
  • 4篇细胞
  • 4篇活性
  • 3篇染色
  • 2篇染色体
  • 2篇脱落细胞
  • 2篇癌细胞
  • 2篇TRAP
  • 1篇端粒酶活性检...
  • 1篇胸腹
  • 1篇胸腹水
  • 1篇胸腹水脱落细...
  • 1篇胸水
  • 1篇咽肿瘤
  • 1篇预后
  • 1篇涂片
  • 1篇尿脱落细胞

机构

  • 4篇江苏省肿瘤医...
  • 3篇江苏省肿瘤防...

作者

  • 7篇张传兰
  • 4篇何晓松
  • 4篇高长明
  • 4篇戴美红
  • 3篇刘东利
  • 3篇刘东利
  • 2篇俞军
  • 2篇俞军
  • 1篇文旭
  • 1篇李琳
  • 1篇郑苏文
  • 1篇明学志
  • 1篇刘东莉
  • 1篇张庭卿
  • 1篇胡亦钦
  • 1篇陈环球
  • 1篇须霆

传媒

  • 3篇临床肿瘤学杂...
  • 1篇江苏医药
  • 1篇河南肿瘤学杂...
  • 1篇中华医学检验...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年份

  • 1篇2006
  • 1篇2001
  • 3篇1999
  • 1篇1997
  • 1篇199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AgNOR染色在转移性鼻咽癌涂片中的应用被引量:1
1995年
刘东利张传兰张慧
关键词:鼻咽肿瘤涂片
尿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检测在膀胱癌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探讨通过检测尿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早期诊断膀胱癌.方法:采用改进的银染~TRAP (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分别对45例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10例膀胱良性病变患者及8例正常人尿脱落细胞进行端粒酶活性检测.结果:24例G1级(分化良好)的膀胱癌患者,端粒酶活性强阳性12例,弱阳性6例(阳性率75.0%);21例G2、G3级膀胱癌患者,强阳性16例,弱阳性3例(阳性率94.5%);膀胱良性病变患者及正常人尿脱落细胞只有1例端粒酶活性呈弱阳性,其余全部阴性.结论:尿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检测特异性强、敏感性高,与病理分类,组织分级等无明显关系,提示有可能成为膀胱癌临床早期诊断指标之一.
俞军戴美红何晓松刘东利张传兰高长明
关键词:膀胱肿瘤端粒酶
301例恶性胸水细胞学检查分析被引量:6
1997年
李琳刘东利张传兰张庭卿
关键词:恶性胸水胸水细胞学检查
银染-TRAP法检测胸腹水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的研究被引量:4
1999年
目的:探讨检测胸腹水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对于鉴别良恶性肿瘤的临床意义.方法:用Kim法处理48例胸腹水细胞后,利用改进的银染—TRAP(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测其端粒酶活性.结果:24例临床及细胞涂片检查证实恶性胸腹水细胞端粒酶活性全部阳性;12例临床证实恶性而细胞检查未找到癌细胞的胸腹水细胞端粒酶活性阳性7例,阴性5例;12例良性胸腹水细胞端粒酶活性全部阴性.结论:端粒酶的激活与恶性胸腹水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并有可能成为一种鉴别良恶性胸腹水快速、灵敏的临床诊断指标.
俞军戴美红何晓松刘东利张传兰高长明
关键词:胸腹水端粒酶癌细胞染色体
银染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检测端粒酶活性及其临床应用被引量:3
1999年
目的 建立银染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TRAP)测定肿瘤细胞的端粒酶活性.方法:将银染与TRAP相结合,测定了人肿瘤细胞株及穿刺细胞标本的端粒酶活性.结果:人肿瘤细胞株端粒酶活性为阳性,35例病理诊断为恶性肿瘤的穿刺标本中,33例端粒酶活性阳性,12例良性病变均为阴性.结论:银染TRAP法是特异,敏感及快速的端粒酶活性的检测方法,提示该方法可成为恶性肿瘤的诊断指标之一.
何晓松俞军戴美红刘东利张传兰高长明
关键词:端粒酶肿瘤染色体TRAP
银染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检测端粒酶活性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6
1999年
何晓松俞军戴美红刘东利张传兰高长明
关键词:端粒端粒酶活性TRAP肿瘤
胃癌患者腹腔内游离癌细胞检测及其相关因素与预后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腹腔内游离癌细胞形成的相关因素。方法:对114例胃癌患者在手术中对肿瘤未行侵入性操作前予以腹腔冲洗液细胞学检测,分析腹腔游离癌细胞的产生与浆膜受侵、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及病理分型等因素的相关性并对所有患者进行3年的追踪回访。结果:114例胃癌腹腔冲洗液细胞学阳性率为39·47%(45/114),淋巴结转移、临床病理分期、肿瘤病理类型与腹腔冲洗液细胞学阳性显著相关,P<0·01,腹腔游离癌细胞阳性者预示术后不佳。3年内,腹腔游离癌细胞阳性组45例患者无1例生存。结论:腹腔脱落癌细胞形成微转移性,是胃癌术后腹腔复发及转移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与腹腔游离癌细胞呈正相关。术中检测游离癌细胞有助于评价病期、手术效果,并为辅助治疗提供依据。
胡亦钦陈环球明学志文旭郑苏文须霆刘东莉张传兰
关键词:淋巴转移预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