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康凌

作品数:64 被引量:486H指数:13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3篇天文地球
  • 23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机械工程
  • 2篇电气工程
  • 2篇农业科学
  • 1篇核科学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13篇大气扩散
  • 11篇湍流通量
  • 8篇数值模拟
  • 8篇湍流
  • 8篇边界层
  • 8篇值模拟
  • 7篇电厂
  • 7篇核电
  • 7篇核电厂
  • 6篇污染
  • 6篇风场
  • 5篇涡动
  • 5篇下垫面
  • 5篇观测法
  • 5篇大气边界层
  • 4篇地形
  • 4篇颗粒物
  • 4篇复杂地形
  • 3篇地表
  • 3篇示踪实验

机构

  • 64篇北京大学
  • 5篇中国气象科学...
  • 4篇中国科学院大...
  • 4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中国辐射防护...
  • 2篇中国电子科技...
  • 2篇天津市气象科...
  • 2篇北京城市气象...
  • 1篇福建省气象局
  • 1篇国家海洋环境...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兰州大学
  • 1篇山东科技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中国电子科技...
  • 1篇生态环境部核...

作者

  • 64篇康凌
  • 33篇蔡旭晖
  • 31篇张宏升
  • 22篇宋宇
  • 17篇陈家宜
  • 6篇张霭琛
  • 5篇朱彤
  • 5篇蔡旭辉
  • 5篇张宏昇
  • 3篇张振州
  • 3篇张祯玺
  • 3篇黄昕
  • 3篇彭艳
  • 3篇任燕
  • 3篇胡非
  • 3篇王鹏飞
  • 3篇朱好
  • 2篇宋星灼
  • 2篇陈重
  • 2篇张小曳

传媒

  • 19篇北京大学学报...
  • 6篇气象水文海洋...
  • 5篇环境科学学报
  • 3篇辐射防护
  • 3篇气象科学
  • 3篇气候与环境研...
  • 3篇中国科学:地...
  • 2篇地球物理学报
  • 2篇环境科学研究
  • 2篇热带气象学报
  • 2篇气象学报
  • 2篇安全与环境学...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环境科学
  • 1篇大气科学
  • 1篇第八届全国大...
  • 1篇第34届中国...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3
  • 3篇2022
  • 4篇2021
  • 5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5篇2013
  • 1篇2012
  • 6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4
6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丘陵地区大气边界层风廓线雷达适用性分析被引量:11
2011年
本文利用2010年夏季福建省三明市开展的大气扩散实验资料,研究了大气边界层风廓线雷达在福建丘陵地区的适用性,并探讨了风廓线雷达探测的误差特征和修正方法。结果表明:大气边界层风廓线雷达水平风场的探测结果在300~2 000 m高度范围的偏差与高度和风速具有一定统计关系;通过与100 m气象铁塔水平风场资料对比,说明风廓线雷达对丘陵地区低层大气风场的探测具有一定局限性。经过修正的风廓线雷达探测结果可以较好地反映实验区域大气边界层水平风场的垂直结构。
叶鑫欣张宏升霍庆康凌
关键词:风廓线雷达大气边界层
复杂地形低风速气象特征分析被引量:15
2011年
利用13个地面站和1个100 m气象塔的全年实测资料分析湖南中北部丘陵地区中尺度范围的低风速气象特征。结果表明:(1)该区域低风速出现频率高,小于1.5 m/s的风速出现频率年均达41.6%;(2)低风速与地形情况密切相关,区域内西部山地的低风速出现频率明显高于东部平原地区;(3)低风速的出现具有日变化特点,典型出现时间段是夜间至次日上午;(4)低风速条件下10 m in平均风向多出现大角度变化的情况,60°以上的风向变化频率可达20%~30%。(5)水平风向标准差在低风速情况下明显增大,但观测仪器性能会对小风结果产生影响。
唐敬蔡旭晖康凌张宏升王雷
关键词:统计特征复杂地形
内陆丘陵河谷地区小风条件下的大气扩散模拟研究被引量:16
2011年
针对湖南中部丘陵河谷地区的气象特点,开展了小风条件下大气扩散的数值模拟研究,并与示踪实验结果进行比较.模拟采用美国EPA推荐的非稳态拉格朗日高斯烟团模式CALPUFF,以加密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边界层垂直廓线观测资料和铁塔多层湍流观测资料作为模拟气象场的输入.中等风速和小风条件下的模拟结果表明:模式对地表类型及资料的分辨率敏感;模式默认的地表参数不能准确地反映当地的实际情况;默认的微气象学法模拟方案给出的近场扩散浓度明显偏低,采用实测湍流资料可明显改善模拟结果.根据实际下垫面情况和塔层湍流实测资料,对模式的土地利用类型和对应的地表参数、近地层湍流速度参数化方案进行了修正,修正后方案的模拟结果与实测值吻合较好,与使用实测湍流廓线观测资料的模拟效果接近,表明模式参数的本地化和优化是必要的.
朱好蔡旭晖张宏升康凌陈家宜
关键词:大气扩散示踪实验
日本福岛核电站泄漏事故污染物扩散的数值模拟与事故释放源项评估被引量:13
2013年
采用WRF-CALPUFF数值模式和NCEP Reanalysis资料,对日本福岛核电站2011年3月12日核素泄漏事故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及源项评估。模拟结果可以较好地反映核物质扩散情况,尤其是关键时间节点的模拟结果与实际一致。在西风盛行的春季,日本福岛核电站核泄漏事件不会对我国造成主要影响。同时,选择2010年7月21—27日开展虚拟模拟试验。结果表明,东风盛行条件下的日本福岛核电站核泄露事故会将对我国,尤其是东部沿海和东北地区有影响,需要提前准备应急预案。源项评估结果表明,2011年3月12—31日,131I和137Cs气载释放量分别为9.9×1016Bq和1.1×1016Bq。
李航张宏升蔡旭晖宋宇康凌李冰陈晓秋
关键词:大气科学核扩散CALPUFF
海岸带边界层流动的研究
康凌
关键词:海岸线边界层流动海陆风
白洋淀湿地夏末大气边界层温湿廓线特征对比分析被引量:8
2007年
2005年9月北京大学与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联合在白洋淀湿地地区开展非均匀下垫面的大气边界层综合野外观测实验,利用新型高精度温湿度探空系统分别在陆地和水面两种下垫面进行连续观测。实验结果显示水陆两种下垫面的大气边界层结构具有明显特征不同时刻、不同高度出现多层逆湿、逆温现象及清晰的边界层顶位置。同时发现该地区的陆地下垫面上空湿度较水面大、温度较低;水面上空湿度较小,温度较高,且水面上空边界层厚度要大于陆地。作者从盛行风向、局地能量平衡、陆气相互作用等方面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有助于研究和了解夏秋季节白洋淀湿地地区大气边界层特性和演变规律,为进一步认识白洋淀湿地的水循环及能量平衡提供了参考。观测结果也检验了北京大学自行研制的新型高精度温湿度探空系统的性能。
刘新建张宏升宋星灼康凌陈家宜李爱国胡非
关键词:白洋淀湿地大气边界层
内蒙古流动沙丘下垫面水热交换研究
2009年
利用2001年夏季的内蒙古东部流动沙丘地区大气边界层试验资料,采用空气动力学方法和涡动相关法计算动量通量、感热通量等湍流通量;分析了非平坦下垫面风速、温度廓线结构对湍流通量获取结果的影响和通量廓线关系的适用性;对比了空气动力学方法和涡动相关法获取湍流通量结果。同时,结合流动沙丘可移动、含水量多等地形和气候特征,讨论了非均匀下垫面下湍流通量获取方法。
陈敏艳张宏升朱好康凌杜金林
关键词:湍流通量非均匀流动沙丘
淮河地区水稻田下垫面整体输送系数的确定与讨论被引量:8
2001年
利用1999年夏季淮河流域能量和水循环试验(HUBEX)补充加强观测期间寿县观测站探测资料,计算分析了水稻田下垫表面上的整体输送系数CD、CH;和CE,并与能量平衡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尽管水稻田下垫面上的稳定度集中在一狭小区间内,但整体输送系数CD、CH和CE仍取决于稳定度参数z/L、观测高度z和地表粗糙长度z0。
张宏升杜金林康凌
关键词:水稻田观测法下垫面
一种沙尘气溶胶湍流通量测量系统及其测量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沙尘气溶胶湍流通量测量系统及其测量方法。本发明在消光系数测量仪的发射器中采用白光光源,提高仪器的信噪比;并在光源前设置周期性转动的遮光器,相邻采样点的散射消光系数做差,从而消除外界噪声的散射消光系数;通过...
鞠婷婷张宏昇任燕康凌蔡旭辉宋宇高迎鹏王鹏飞
华中丘陵地带塔层湍流通量的观测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利用2006年湖南小墨山地区的塔层数据和湍流数据,分析了该地区风速风向的年变化以及冬夏两季风温廓线的日变化规律,利用传统近地层通量廓线关系得出了感热通量计算值,并将其与感热通量测量值进行了对比,对经典近地层相似性理论在非均匀下垫面上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发现小墨山地区的复杂地形对粗糙度、感热通量的计算有重要影响,需要将来流分成不同方向分别讨论。由于北部平原南部山地的影响,偏南风时粗糙度z0大于偏北风。而对夏季感热通量的分析表明,感热通量的计算主要受到山体的影响。北风时测点位于迎风坡,计算值系统偏大,东南风时对应背风坡的情况,计算值系统偏小,西南风与山体走向大体平行,计算值与测量值近似相等;将有偏差的计算值进行修正后,结果得到了明显改善。
王雪蔡旭晖康凌张宏升宋宇陈家宜
关键词:湍流通量廓线复杂地形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