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应凯

作品数:17 被引量:62H指数:6
供职机构: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骨折
  • 5篇关节
  • 4篇股骨
  • 4篇创伤
  • 3篇手术
  • 3篇髓内
  • 3篇髓内钉
  • 3篇疗效
  • 3篇内固定
  • 2篇置换术
  • 2篇伤骨科
  • 2篇全髋
  • 2篇全髋关节
  • 2篇全髋关节置换
  • 2篇全髋关节置换...
  • 2篇肿瘤
  • 2篇胫骨
  • 2篇髋关节
  • 2篇髋关节置换
  • 2篇髋关节置换术

机构

  • 17篇大连市第二人...
  • 4篇大连医科大学
  • 3篇大连医科大学...

作者

  • 17篇应凯
  • 7篇宗刚
  • 5篇方波
  • 5篇王文辉
  • 3篇张帆
  • 3篇丁晓蕾
  • 3篇付广宇
  • 2篇孙爱敏
  • 2篇王坤
  • 1篇马晓凯
  • 1篇迟晓飞
  • 1篇刘挺
  • 1篇刘绍壮
  • 1篇刘云蛟
  • 1篇阮文礼
  • 1篇陈要武
  • 1篇李志军
  • 1篇王齐敏
  • 1篇应福其
  • 1篇王立恒

传媒

  • 4篇中国实用医药
  • 3篇中国临床医生...
  • 2篇当代医学
  • 2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中国临床保健...
  • 1篇中国伤残医学

年份

  • 3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4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3
  • 1篇2008
  • 1篇2006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外固定架在创伤骨科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探析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探讨外固定架在创伤骨科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接收在我院创伤骨科的患者一共有8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对照组对患者采取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进行治疗,研究组对患者采取外固定架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创伤骨科患者采取外固定架治疗的效果可靠,使出血量明显减少,使手术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缩短,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付广宇张帆应凯
关键词:外固定架创伤骨科
全髋关节置换术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疗效观察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探讨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应用全髋关节置换术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其对血清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BMP-2)及胰岛素生长因子(insulin like growth factor,IGF-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在辽宁省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98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49例与观察组49例。两组均行SuperPATH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给予碳酸钙D3抗骨质疏松治疗,观察组给予阿仑膦酸钠抗骨质疏松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假体周围骨密度、BMP-2及IGF-1水平、术后并发症及再骨折率。结果两组治疗前关节功能障碍评分、关节肿瘤评分、关节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关节功能障碍评分、关节肿瘤评分、关节疼痛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观察组各临床症状治疗前后差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3个月后,患侧股骨颈区、股骨粗隆间区骨密度水平略低于健侧,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1周后,两组血清BMP-2、IGF-1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血清BMP-2、IGF-1水平明显高于治疗1周后及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及再骨折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应用全髋关节置换术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可提高骨密度水平,防止骨质流失,有助于上调BMP-2、IGF-1水平。
应凯李志军慈元李威丁晓蕾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阿仑膦酸钠骨形态发生蛋白2胰岛素生长因子
中西医结合治疗创伤性膝关节滑膜炎近期疗效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创伤性膝关节滑膜炎近期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3月本院收治的患有创伤性膝关节滑膜炎的患者7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实验组患者实施中药联合西药治疗,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关节积液评分和日常活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创伤性膝关节滑膜炎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显著,其相关症状得到显著好转,使患者预后得到保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王建章孙爱敏应凯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治疗创伤性膝关节滑膜炎近期疗效
足肌的肌纤维型分布特征及构成比例研究
2008年
[目的]探讨足肌的肌纤维型分布特征和构成比例,对足肌功能和病理学研究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取4例25-30岁(均死于非神经肌性疾病)死后12 h内的人尸两侧足肌共160块,用肌球蛋白ATP酶法,系统地研究了足部各肌的肌纤维分型、测定和统计各肌Ⅰ型(慢缩)、Ⅱ型(快缩)肌纤维的构成比例。[结果](1)足肌Ⅰ型纤维的平均百分率为43%-59%(总平均为50.1%)。其中足背肌Ⅰ型纤维的平均百分率为48.6%,足底肌为51.5%。足底肌分三群,内侧群Ⅰ型纤维的平均百分率为55.1%,外侧群为51.5%,中间群为50.3%。在中间群内,浅层肌的Ⅰ型纤维平均百分率为56.8%,深层肌为45.4%。(2)足背肌与足底肌间Ⅰ型纤维的平均百分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和趾的短屈肌与短伸肌之间的Ⅰ型纤维的平均百分率短屈肌均高于短伸肌,两者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3)足底肌中,内侧肌群的Ⅰ型纤维平均百分率高于中间群,两者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中间群内,浅层肌的Ⅰ型纤维平均百分率高于深层肌,在统计学上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4)左、右侧比较,Ⅰ型纤维的平均百分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为国人肌纤维型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
应凯陈要武刘绍壮应福其马晓凯宫瑾
关键词:肌纤维型分布形态学
探讨交锁髓内钉早期动力化在创伤性骨折治疗中的有效性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分析创伤性骨折患者采用交锁髓内钉早期动力化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创伤性骨折患者,采取计算机单双数配号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比组,各30例。对比组采取常规交锁髓内钉复位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常规交锁髓内钉复位基础上进行交锁髓内钉早期动力化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骨折恢复程度、疼痛评分、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骨密度(0.99±0.17)g/cm^(2)、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22.66±2.12)分、Cobb角(11.20±1.36)°、骨折愈合时间(7.42±0.63)d,均优于对比组的(0.91±0.12)g/cm^(2)、(36.23±4.23)分、(16.59±2.36)°、(11.36±0.84)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疼痛评分(2.63±0.32)分低于对比组的(4.63±1.02)分,生活质量评分(90.36±2.63)分高于对比组的(82.36±2.0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低于对比组的2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创伤性骨折患者采用交锁髓内钉早期动力化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果,提高患者的骨折恢复程度和生活质量,降低患者的疼痛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价值。
方波应凯宗刚
关键词:创伤性骨折
颈椎动态稳定器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
2013年
目的:探讨应用颈椎动态稳定器(DCI)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对18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行经前路颈椎间盘切除、椎管减压后DCI植入术,对患者手术情况及术后3天及3个月疗效情况进行记录及分析。结果:患者手术时间85~155分钟,术中出血量30~230ml;术中C臂透视证实DCI位置良好,手术成功率100%;3个月后治疗改善显著(优良率100%)。结论:应用颈椎动态稳定器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较好。
应凯姜泳王文辉王坤
关键词:颈椎动态稳定器颈椎前路手术颈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关节镜下成形联合缝合术治疗不稳定型外侧盘状半月板临床效果探讨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分析研究关节镜下成形联合缝合术治疗不稳定型外侧盘状半月板的临床效果。方法 86例不稳定型外侧盘状半月板患者,均采取关节镜下成形联合缝合术治疗。对比手术前后的Lysholm评分和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结果手术前,患者的Lysholm评分为(47.9±7.8)分,HSS评分为(45.5±6.6)分;手术后,患者的Lysholm评分为(90.4±12.6)分,HSS评分为(82.8±7.9)分;手术后,患者的Lysholm评分和HSS评分明显高于手术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不稳定型外侧盘状半月板采取关节镜下成形联合缝合术治疗,可以使患者的关节功能得到明显改善,然而仍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以及不确定性。
王守赟应凯阮文礼
关键词:缝合术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外侧壁骨折的股骨粗隆间骨折过程中重建与未重建外侧壁的疗效比较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 分析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外侧壁骨折的股骨粗隆间骨折过程中重建与未重建外侧壁的疗效。方法 60例外侧壁骨折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按照奇偶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治疗过程中,对照组患者未重建外侧壁,观察组患者重建外侧壁。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术前及术后3个月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163.92±44.67)ml少于对照组的(234.16±62.04)ml,卧床时间(10.68±4.63)d、骨折愈合时间(76.34±7.14)d、完全负重时间(116.37±10.45)d短于对照组的(22.67±5.21)、(89.54±11.33)、(131.16±11.27)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本组术前,且观察组患者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86.12±7.49)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93±6.6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2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侧壁骨折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接受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效果较好,同时治疗过程中重建外侧壁能够加速患者术后康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宗刚方波于燕王文辉应凯丁晓蕾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
射频消融联合帕米膦酸二钠治疗不宜行根治术的四肢骨肿瘤的临床研究
2022年
目的探讨针对不宜行根治术治疗的四肢骨肿瘤患者,应用射频消融术联合帕米膦酸二钠治疗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其对关节疼痛及生存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辽宁省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不宜行根治术治疗的四肢骨肿瘤患者15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73例(实施单纯帕米膦酸二钠治疗)和观察组85例(实施射频消融术联合帕米膦酸二钠治疗)。评估临床疗效,于治疗前以及治疗1周、1个月、3个月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患者的疼痛情况,依据WHO疼痛缓解标准评估患者疼痛缓解情况,检测两组P物质、β-内啡肽、神经肽及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蛋白(parathyroid hormone-related peptide gene,PTHrP)、底板反应蛋白(F-spondin,SPON1)水平,随访并绘制5年的生存曲线图。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前VA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治疗1周、1个月、3个月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不同治疗方法的VAS评分与时间存在交互效应(P<0.05)。组间不良反应率差异无显著性(χ^(2)=0.372,P=0.542)。治疗前两组患者PTHrP、SPON1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1周、治疗1个月、治疗3个月,两组PTHrP、SPON1阳性率各时间点均呈下降趋势,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上述指标水平各时间点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生存率高于对照组(χ^(2)=4.407,P=0.036),复发率低于对照组(χ^(2)=4.518,P=0.034)。结论对于放化疗不敏感、耐药而导致的转移性四肢骨肿瘤患者,采用射频消融术联合帕米膦酸二钠治疗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及应激反应,提高5年生存率,并可下调血清PTHrP、SPON1的阳性表达。
宗刚刘挺应凯王文辉王齐敏
关键词:四肢骨肿瘤射频消融术帕米膦酸二钠疼痛生存率
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治疗骨科创伤感染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13
2018年
目的探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治疗骨科创伤感染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创伤感染患者共9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对患者实施常规治疗,实验组对患者实施封闭式负压引流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平均创面愈合时间、患者的并发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骨科创伤感染采取封闭式负压引流术治疗的效果显著,同时并发症较少,具有安全有效性。
付广宇张帆应凯
关键词: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