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鸣
- 作品数:116 被引量:634H指数:15
- 供职机构:成都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水利工程更多>>
- 高山峡谷区MPSIAC侵蚀模型适用性研究
- 2024年
- 地表侵蚀能够对环境产生巨大的影响,强烈的地表侵蚀是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诱发因素.高山峡谷地区地质地貌条件复杂、地表水动力高度发育,区内大范围存在高强度的地表侵蚀.以川西典型高山峡谷区松潘县为研究区,在详细调查区域侵蚀现状的基础上,基于MPSIAC模型建立了高山峡谷地表侵蚀能力评价体系,对松潘县全域进行地表侵蚀强度评价并利用InSAR技术对评价结果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松潘县地表侵蚀强度较高处主要分布于县域东南部岷江乡、镇江关乡等地,较低处主要分布于北部毛儿盖镇、川主寺镇等地.MPSIAC模型经过修正后可以对高山峡谷地区地表侵蚀能力做出准确的评价.
- 武彬彬常鸣唐亮亮刘沛源罗超鹏
- 关键词:INSAR技术工程地质学
- 喀斯特地区泥石流物源量分析和敏感性评价——以贵州省威宁县二塘河流域为例被引量:3
- 2018年
- 选取典型喀斯特区域为研究区,根据数字高程模型(DEM)并结合遥感影像和野外实地调查,将研究区进行小流域的划分。针对喀斯特地区有其特定的环境和对地质灾害的特殊成灾机理,分析了土壤侵蚀对喀斯特地区泥石流灾害的贡献作用,并提出了研究区泥石流物源量的计算方法。从泥石流形成条件出发,基于流域单元,选取土壤侵蚀、侵蚀物源量、相对高差、纵坡降、沟壑密度、形成区平均坡度、沟道弯曲系数等7个评价因子,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对研究区二塘河流域17条泥石流沟做了敏感性评价。结果表明,评价结果能够反映研究区二塘河流域泥石流灾害的空间分布与区域活动特征,为小流域泥石流灾害的防治和土地合理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 王飞龙唐川常鸣杨宇王毅
- 关键词: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层次分析法
- 四川月儿田滑坡变形监测分析及治理效果评价被引量:4
- 2018年
- 月儿田滑坡位于四川省邛崃市高何镇靖口村付溪沟右岸,由上下两个滑坡体构成,为地震诱发的推移式土质滑坡。首先利用GPS静态测量和全站仪对滑坡体变形进行监测,综合分析了变形监测曲线与降雨数据;再运用灰色关联法计算滑坡体各监测点位变形与降雨的关联度,选用GM(1,1)模型预测滑坡累计变形量进而评价治理工程效果。结果显示:月儿田滑坡变形与降雨相关性较好,但不同监测点位对降雨的响应程度存在差异,这与滑坡体的变形破坏现象相吻合;月儿田滑坡截排水工程治理效果有限,后续的抗滑桩工程则能有效控制滑坡变形,目前工程的综合治理效果初步实现。
- 杨宇钟华介常鸣蔡英桦宋文强李绪平石莉莉
- 关键词:灰色关联法滑坡治理工程
- 龙池地区“8.13”特大群发性泥石流堆积扇几何形态量化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为了解都江堰市龙池地区泥石流堆积扇的危害程度,实地测量了龙池地区36条已暴发的泥石流沟的堆积扇几何数据,分析了泥石流成因及堆积扇的特征,研究了泥石流堆积扇在堆积过程中的应力特征,得出了龙池地区泥石流堆积扇堆积长度、厚度和宽度等预测模型,并计算出龙池地区泥石流的屈服应力τ约为241Pa,沟口泥石流停淤深度hx0和hy0约为2.4m,与研究区野外观测数据相符,为强震区暴雨型泥石流灾害的防治提供了参考。
- 屈永平唐川杨永红唐宏旭刘洋常鸣
- 关键词:泥石流堆积扇应力分析
- 强震区泥石流堆积物的演化特征与方量估算模型被引量:10
- 2012年
- 2008年汶川地震以后,强震区北川县内地表被大量松散堆积物覆盖,在震后的4年时间里,历经几次暴雨过程,导致地表松散堆积物启动,从而诱发大量泥石流的暴发。为了在较短的时间内统计出泥石流堆积方量及分析4年来泥石流堆积体的演变规律,本文在北川地区选取安昌河流域沿老场口河的7条泥石流沟作为典型研究区,并在其下游选取了7条泥石流进行验证。利用野外调查及高精度的遥感影像统计了泥石流堆积区的前缘宽、中部宽、后缘宽、堆积角度、中部至前缘长、斜长、均厚共7个特征参数,以此作为泥石流堆积方量计算的参数,经过回归分析精简参数得到强震区泥石流的堆积量模型。通过两年来泥石流堆积区的变化进一步研究了泥石流堆积的演化规律。
- 常鸣唐川夏添黄勋
- 关键词:汶川地震泥石流
- 钢-混凝土组合梁的应力计算方法
- 本发明提供一种钢‑混凝土组合梁的应力计算方法,涉及桥梁施工领域,该方法包括将组合梁分为多个梁段单元,每个梁段单元包括至少两个节点;获取梁段单元上的每个所述节点上的包括轴向力和两个剪力滞单元节点力在内的全部广义力,并形成节...
- 刘洋周世军高艳芹郑光常鸣
- 文献传递
-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的震区泥石流危险度评价被引量:2
- 2011年
- "5.12"汶川地震导致震区泥石流沟的活动性增强,使得泥石流的危险性发生了变化。泥石流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一个复杂的"模糊"系统,选取7个因子作为泥石流危险性评判因子,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龙池的8条泥石流沟进行危险度评价。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表明将模糊综合评判法应用于泥石流危险度评价是科学的和可靠的。
- 程磊张建石常鸣崔晓飞
- 关键词:泥石流危险度评价模糊综合评判法震区
- 一种基于物源活动强度的震后泥石流危险性评价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物源活动强度的震后泥石流危险性评价方法,属于泥石流防治工程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进行活动强度分级;b、计算每种活动强度条件下评价因子不同分级条件的概率综合判别值F;c、确定每类因子的权重...
- 常鸣姚成周宇唐川窦向阳
- 文献传递
- 泥石流实验教学任务驱动模式的探究被引量:3
- 2023年
- 从室内理论教学、野外实验教学、教学后拓展反思3个环节出发,构建了基于任务驱动的泥石流实验教学模式。以解决传统泥石流教学中缺乏系统性学习,学生学习兴趣不强的问题。将该模式注入到实验教学中,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能够独立地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充分发挥主动性,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结果表明,任务驱动下的泥石流实验教学模式在实验教学中成功实践,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 常鸣向兰兰蔡国军刘洋
- 关键词:泥石流野外教学室内教学教学模式
- 汶川地震强震区映秀地区泥石流的危险性被引量:8
- 2012年
- 汶川地震震中四川省汶川县映秀镇及附近于2010-08-14暴发群发性泥石流(简称"8.14"泥石流),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地震灾区松散固体物源丰富,泥石流灾害相对活跃,估算未来不同降雨频率下泥石流的暴发规模并评价其危险性,是泥石流灾害风险管制的首要工作。在研究四川省部分地区的泥石流和对应降雨频率资料的基础上,得到泥石流规模和降雨频率之间的关系式。以映秀"8.14"泥石流的暴发规模和降雨频率为基础数据,通过泥石流规模和降雨频率之间的关系式推算得到映秀及附近岷江两岸13条泥石流沟在不同降雨频率下的泥石流规模。以泥石流在堆积扇上的平均堆积厚度(泥石流规模/堆积扇面积)、泥石流发生频率、流域面积、主沟长度、流域相对高度、流域切割密度和不稳定沟床比例为危险性判断因子,分别对映秀及邻近地区的13条泥石流沟在100 a、50 a、20 a、10 a和5 a一遇5种不同频率降雨条件下的泥石流危险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5种降雨频率下,8条沟的泥石流危险性为高度,4条沟的为中度到高度,1条沟的为中度。
- 刘清华唐川常鸣余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