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瑛琳
- 作品数:13 被引量:165H指数:5
- 供职机构:山东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项目国家级教学团队建设项目教育部和山东省教育厅教学改革及教学研究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生物学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普通微生物学实验用菌种保藏方法的探讨被引量:5
- 2009年
- 普通微生物学实验是大学生物教学中一门非常重要的实验课程,菌种的保藏工作至关重要,此文介绍了普通微生物学实验用菌种的保藏方法,指出了影响菌种存活及长期保藏的主要因素。
- 宋瑛琳郭恒俊王芳田明
- 关键词:菌种保藏
- 中药“囊病宁”对鸡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被引量:3
- 2007年
- 本实验对中药免疫增强剂"囊病宁"对感染IBDV鸡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选择1日龄非免疫健康雏鸡,随机分为3组,5日龄用中药饮水,另外2组饮用自来水,连续饮用50d。15、20日龄免疫组和免疫对照组进行法氏囊弱毒苗免疫,空白对照组肌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观察其对接种法氏囊弱毒疫苗鸡的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结果显示,该组方剂对感染IBDV鸡的免疫器官的生长发育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 宋瑛琳王静王华
- 关键词:中药免疫器官指数
- 国外高校实验教学经验及启示被引量:55
- 2012年
- 积极借鉴国外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管理的先进经验,加强实验教学研究,建立适应国际化发展的实验室管理体系,更新实验教学理念,加强实验教师队伍建设,完善实验课程体系设置,探索高校实验教学改革的新思路。
- 王芳李滨宋瑛琳
- 关键词:实验室管理实验教学创新实验教学理念
- 微生物学实验中革兰氏染色两种方法的比较被引量:22
- 2007年
- 对革兰氏染色三步法和四步法进行了试验比较,发现三步法染色过程操作简单,脱色时间易于掌握,便于学生操作和控制,且染色效果较好,明显提高了实验效率,值得在教学中推广使用。
- 王芳叶宝兴宋瑛琳田明
- 关键词:革兰氏染色三步法四步法微生物
- 生物技术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与特色被引量:3
- 2022年
- 为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山东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从人才培养的实践性特色出发,搭建特色功能性实验教学平台、突出“四个结合”,开展特色创新实践活动。经过不断建设和完善,目前中心已经形成了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机制,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践环境,中心的整体实力得到了明显提升,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 王芳朱常香宋瑛琳田明李滨
- 关键词:实验教学中心
- 大学生实验创新能力培养的新途径被引量:52
- 2010年
- 实验教学作为我国实施科学素质教育的基本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从完善实验室开放机制、注重学科交叉融合、实验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以及在实验教学中运用PBL教学法等方面总结了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新途径。
- 李滨王芳宋瑛琳姚建
- 关键词:实验教学创新能力培养PBL教学法
- 革兰氏染色结果的影响因素及原因分析被引量:9
- 2009年
- 研究了菌龄、涂片厚度、媒染时间、乙醇脱色程度等对革兰氏染色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进行革兰氏染色时,大肠杆菌在营养琼脂培养基上的培养时间不宜超过25小时,涂片时应为均匀薄片,媒染时间以30~60s为宜。乙醇脱色程度是革兰氏染色的关键,脱色时间应严格控制在20~30s。而枯草芽孢杆菌的培养时间不宜超过16小时,媒染时间以30~90s为宜,脱色时间应严格控制在30s以内。
- 王芳宋瑛琳田明
- 关键词:革兰氏染色菌龄影响因素
- 加味玉屏风口服液对传染性法氏囊疫苗免疫增强作用的研究
- 选取300只1日龄健康雏鸡,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预防组、治疗组、以及免瘴对照组、空白对照组。空白对照组之外的各组于15,25日龄进行法氏囊中等毒力疫苗免疫,其中预防组在免疫前5天开始喂服加味玉屏风口服液,治疗组自免疫第一...
- 宋瑛琳
- 关键词:鸡传染病免疫增强作用
- 文献传递
- 基于创新创业的“三四三”实践育人体系的探索与实践被引量:5
- 2022年
- 探索创新创业实践育人体系,促进人才培养提质增效,满足社会对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是新时代下高校面临的重要课题。基于山东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构建了“三四三”创新创业实践育人新体系。该体系通过教学、科研和社会实践三结合形成共享资源环境,通过学校和学校、学校和企业、学校和政府,以及学校和科研院所形成四个协同培养方式,同时结合学生兴趣和职业发展方向将学生分为学术拔尖型、创业型、应用型三种类型进行培养,使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得到全面发展。
- 王芳朱常香李滨宋瑛琳田明
- 关键词:创新创业实践育人创新型
- 细菌鞭毛两种染色方法的比较研究
- 2010年
- 鞭毛是微生物的重要结构,对于微生物的分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在鞭毛染色上虽有不少方法,但在一般实验条件下观察起来仍有困难。文章对石炭酸复红鞭毛染色法和石炭酸结晶紫鞭毛染色法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石炭酸复红鞭毛染色法背景清晰,80%~90%的细菌有鞭毛,菌体红色,鞭毛淡红色,染色效果理想。而且,这种方法快速、有效、简便易行,更适于在实验教学中应用。
- 宋瑛琳王芳田明
- 关键词:细菌鞭毛染色